这是罗杰?弗莱对塞尚艺术的经典研究,初版于1927年,它清晰,敏锐,具有高度的原创性,现在已被公认为这一领域的典范之作。弗莱本人就是一位画家,他拒绝当时流行的批评模式,提出形式而非内容才是艺术最基本的表达元素。塞尚的作品最切合弗莱的理想——对自然的一切方面赋予形式的表达。在此书中,弗莱既努力探究塞尚艺术风格的发展进程,同时也精密细致地推敲个别作品的内在构造机制。其结果是一部文采斐然、生动活泼的书,对画家和学习绘画的学生而言它拥有技法方面的价值,它还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种充满真知灼见的洞察,展示了塞尚艺术不可思议的魅力。弗莱的生前至友弗吉妮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认为此书是弗莱最伟大的作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艺术家生涯、矛盾的集合体、风格与技巧、追求崭新解答、名作特写、西里伯岛之象、作品选解、在三个目击者面前、掴打年幼耶稣的圣母、都市全景、雨后欧洲、圣安东尼的诱惑、如父的莱茵河、世界著名美术馆、路德维美术馆等详细内容。马克思·恩斯特由于从小接受严格的管教方式,加上很早就接触弗洛伊德的思想,使他产生透过艺术去探究、征服潜意识的世界之念头,最后不但超越达达与超现实主义且更跨越一步。
《东方美术论》为日本东洋美术史家和美术批评家金原省吾的著作。分四个章节来论述中国和日本的美术。其中东洋的美一章中具体介绍了深简、线条、寂寞、画类、清气、用笔、气韵、正形、立意、粗密、墨法等。
画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画家立于天地之间,万象在旁。神思融趣,忽然划然,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所闻所感;绝叫一声,纵横万状,以成精品。吾国绘画渊源有自,自晋顾恺之,千数百年来,流派林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风格迥异,自成风范;浩浩长江,巍巍昆仑,不足以道其高远。后人欲知其详窥其妙,亦难矣。 予生不能为画,而纵观古今名家之作,与其一时不得不然之变,始知法后能知无法。前辈有言,此道中尽可寄兴,其然欤?展读历代名迹,更觉其法如镜花水月,宛然有之,不可把捉;而其无法,如长天清水,茫宕无际。 吾社襄今古,选历代名家之尤者,道其生平事迹、画论理念、技法特色、前传后承,使览者窥一斑而见全豹,知一画师而晓一代之画,读数十名画家之集,而知吾国数千年绘画文明之概况。
《黑白画理》文字近十万,图例超千余,它从美学的角度概述了绘画的艺术形式、形式的深刻意义、形式美的价值、形式的规律及原则,形式美的诸多表现形式及内构因素等。它包容了绘画艺术的画理。在这里也凝结着几十年间,作为画家的王弘力先生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实践中,最真切、最实在、最丰硕的经验。这一千余图例全面地向我们展示了作为黑白画的艺术语言的魅力,它的容量和表现力,并以它的丰富多采而大大地扩展了*艺术视野和艺术的想象力。
《二十世纪中国西画文献》所整理的是中国西画(素描、速写、水彩、水粉、油画)在20世纪产生与发展的史料,以艺术家、艺术社团、艺术院校、艺术现象为题分册进行叙述。所选取的内容大都为艺术家本人和相关事件亲历者的文字和作品。王骁主编的《林风眠》以西画家林风眠为专题进行论述,分为“大事记”、“文献”、“作品”三部分。
有关石涛《画语录》的版本和注释不少,本人对此并无研究,有待专家指导,今惟一目的是阐明《画语录》中画家石涛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心态,尤其重视其吻合现代造型规律的观点。石涛的杰出成就必有其独特体会,但由于时代及古汉语本身的局限,他的内心体会有时表达得不够明白贴切,如“一画之法”单从字面上看,就太笼统含糊,如不吃透他的创作观,必将引起曲解、误解、误导。本书所选插页有限,故较着重选其更具现代形式美感的作品,同时选了几幅现代西方大师的作品与石涛的宏观思维作参照,其间是否有通感?
《芥子园画传》通称《芥子园画谱》,是一部风行海内三百余年、“丹青家罔不家置一编”(何镛《序》)的中国画技法入门教程。在清代以来流传的诸多画传、昼谱中,此书的影响尤其是此书在民间的影响,可以说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