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三卷,另音释三,晋郭璞注,宋刻本,顾广跋.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写尽了人生百态、世间真情、人生真谛。全书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12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此书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集,共收录三百首词作,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是今存*早的版本。
《五服图解》不分卷,元龚端礼撰,采用元泰定元年杭州路儒学刻本为底本。书中按五服的顺序,分别列出男、女以及已成年、未成年等类别,每类又分正、加、降、义四个等级。这部书在说明丧服制度时,既有图表的展示,又有文字的解释。书中的图示简明而实用,将复杂的礼制变为一望而知的使用指南,方便今人直接而形象地了解古代丧服制度。
《兰亭续考》,二卷,续《兰亭考》而作,作者俞松。所录内容均为两宋人物就《兰亭》诸本所作题跋,其书卷录俞松自藏及他人所藏《兰亭序》本,多为名人题跋本,并逐本具各家跋语,间或加按语;第二卷则全录俞氏自藏而经李心传题跋者。所录题跋与《兰亭考》基本不重出,特别是李心傅跋语多及史事,可补史缺。
《桐城耆旧传》,清马其昶撰。本书专门记述明清两代桐城(含今安徽省桐城市和枞阳县)乡邑的先正遗事。全书十二卷,正编十一卷,立目一百二十三,为专篇二百八十人、附见六百五十人;附编列女一卷,立目十三,为专篇
《霞笺记》,全称《镌新编全相霞笺记》,共二卷三十出。未署撰人,仅题 秦淮墨客校,唐氏振吾刊行 。内有二联式版画八幅,是典型的明代金陵派风格。《霞笺记》出于小说《心坚金石传》,但情节改动较大。在原作中,书生李彦直与同窗就读于书院,诗词被隔壁院内张丽容捡到,张氏看到诗稿,恋慕李生的才华,就次韵和诗,写在白绫手帕上,等候书楼上只有李生一人,抛了过去。李生知张氏有情,就站在墙边的太湖石上隔墙相望,彼此相见,言语不尽。张氏问李生: 彦卿何以不婚? 李生回答说: 欲得才貌如卿者乃可。 由此演绎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近世为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古文观止》,由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定,选目独到,取材广泛。选编了上自先秦下至明朝的二百二十篇古文精品,分十二卷,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经典,大体反映了古代散文发展的主要面貌。篇幅适中,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便于诵读。《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古文观止》以底本核校原文,进行明白晓畅的翻译,每个对开页的左边排文言、右边排译文,是方便读者阅读的《古文观止》版本。
《黄裳集》整理了黄裳先生毕生著作,展示黄裳毕生辛勤笔耕的多方面实绩,《黄裳集》分创作卷、古籍研究卷、译文卷和书信卷四大部分,将作者生前已出版各书,大致按出版时间先后分门别类编入各卷,是目前黄裳先生*全面的作品集。 本卷包括黄裳先生创作的散文集《锦帆集》《锦帆集外》《关于美国兵》。 《锦帆集》是著名散文作家黄裳先生的处女作,该书记其蜀中游历,文笔优美,是中国新文学晚期散文著作精品图书之一。《锦帆集外》同样为为其行旅游踪记录。《关于美国兵》则为其抗战时期随美军作翻译的观感评议。 书中精选了黄裳先生旧照与三本书初版本封面书影,以飨读者。
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淡、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看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突出的成就,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它涉及各类重要人物有数百人,包括帝王、将相、隐士、僧侣等。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言谈举止写出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女红艺术是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手工艺是农耕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大变革和快速发展,女红艺术与其它农耕文明的产物一样,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淡化,但是它作为商品、礼品的功能和艺术价值却在不断强化,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意识和文化价值。以潜移默化的深植于大多数人的生活形态和意识轨迹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