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小刚主编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理论与实践》总结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从背景、理论、小流域调查、规划布局及措施配置、主要治理措施、关键技术研究、政策与管理、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到大流域的水源保护等方面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为全国类似地区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事业。 《生态清洁小流域理论与实践》可作为各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供从事水土保持、水源保护、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阅。
本书通过外近百例河道治理工程的图例及各种堤坝结构的剖面图,分“河道断面”、“生态河道”和“景观河道”三个方面,向人们展示: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注重人与水和谐相处和强化回归自然的治水新理念。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本书既适合于从事河道治理的水利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城乡建设部门和各行业的环保工作者参考。
《河流生态修复》融入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借鉴和应用了国际上生态修复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既具理论系统性,又具技术实用性,可供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园林、地理和国土规划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
《河流生态修复》融入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借鉴和应用了国际上生态修复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既具理论系统性,又具技术实用性,可供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园林、地理和国土规划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
《珠江河口治理研究文献指引》主要收录了1949—2014年间珠江河口有关治理开发研究的文献目录,主要分四部分:1949—1979年、1980—2000年、2001—2014年以及附录。各章分别简述了阶段治理规划及实施概况,按河床演变、泥沙运动、河流模拟、水环境、遥感技术、治理开发等进行分类,以文献刊印时间为序编列文献目录。在附录中,编列了部分民国时期相关文献目录,并简述秦汉至1949年间珠江河口有关治理开发状况。
本书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在长江三峡、葛洲坝两大水利枢纽工程大江截流及围堰设计、施工、运行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外已建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围堰以及在河道流水中直接修筑土石坝设计、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全面介绍有关设计施工方案比选、设计计算、科学试验、原型监测及施工技术措施等内容。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实例丰富、资料翔实,适合于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工程项目业主单位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是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科研人员、教师及研究生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