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理论研究篇、区域发展篇、实践与案例篇四部分。 总报告部分以中国生态旅游发展与展望为题对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对九三学社中央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理论研究篇分为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理论研究进展、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理论研究进展、中国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中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国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研究、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对生态旅游发展影响研究和生态旅游的国民教育功能理论研究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研究,涉及有关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方方面面;区域发展篇以地理区域为单元,对全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的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总结;实践与案例篇涉及国内在社区参与和扶贫、环境解说、非政府组织、自然体验与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既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市场的核心吸引物,也是旅游就业的重要渠道、旅游创收的重要来源和我国旅游业形象的重要体现。2013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A级旅游景区规模不断壮大,精品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新兴旅游景区不断涌现,在带动就业、引导投资、拉动消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综合效益日益显著,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编制中国西北地质图(1:1000000)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的任务之一。目的是集成海量的西北地区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科学研究成果,提升西北地区基础地质研究水平,为区
《西北地区重要矿产概论》反映国家地质矿产调查专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及综合”计划项目所属“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2006-2013)工作项目成矿规律课题研究的单矿种汇总研究内容。《西北地
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重要矿种区域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 ,陶平,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陶平 原价 ¥398.00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12-01
《2014中国国际旅游研讨会文集》分为上篇致辞、中篇演讲、下篇论文三部分。主要包括美丽中国旅游梦、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发展的推广方案、德国游客对中国的认知变化与散客化趋势下的游客新诉求等内容。
本书作者是当今世界的旅游社会学家,实际上,他也是世界上位数不多的专门从事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在本书中,作者对旅游社会学作了深入的研究。本书既有深奥的理论探索、推理、阐述、辨析,又有详尽的田野调查、土人、岛民、娼妓。本书可供旅游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也可供旅游科研教学人员、旅游开发规划设计人员、旅游管理人士参考使用。
本书主要阐述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常识,在搞清地质灾害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灾前怎么防,临灾怎么办,遇灾怎么救,灾害怎么治,灾后怎么处置等常识性问题,旨在提高识灾、辨灾、防灾、避灾意识,
SUMMARY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国重器 中国超级水电工程·锦屏卷》分册之一,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坝高305.0m的世界第一高混凝土双曲拱坝和高地应力区大型地下洞室群极其复杂的地质环境,对影响工程勘察和建设的复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开展矿产远景调查和综合研究,科学评估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为科学部署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依据”的要求和精神,自然资源部部署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中国西南地区雄踞青藏造山系南部和扬子陆块西部。青藏造山系是年轻的造山系,扬子陆块是古老的陆块之一。从地质年代来讲,古老到年轻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其间经历过多期复杂的地质作用和丰富多彩的成矿过程。
本书基于湖北省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及综合研究的成果,对湖北省成矿构造环境、地层、岩浆岩、变质岩等成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各成矿因素与成矿作用的对应关系,逐一剖析了东秦岭成矿带、桐柏-大别成矿带、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英文版)》内容简介:在看到中国政府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一道为国民旅游权利而努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醒海外旅游目的地的政府和旅游业界:随着国民旅游经历的增加和消费经验的成熟,他们不再满足走马观花的常规线路,而转向对目的地生活方式的深度体验。从消费结构上看,购物依然是主要的消费选项,但是消费已经明显趋于理性,冲动性购买和炫耀性消费则明显减少了。借助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社交媒体,游客也在积极主动地表达他们的评价。这就要求海外目的地除了市场宣传推广以外,还要从公共服务基础平台和商业服务体系两个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2015年4月10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正式发布了《2015年季度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满意度调查报告》。调查表明,出境游客对海外目的地的评价虽然还维持在76.77分的“基本满意”
本书充分收集查阅国内外深厚冰水堆积物地质勘察、钻探、试验、水文地质测试等理论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资料,依托多年来有关单位在青藏高原深厚冰水堆积物建坝工程实例,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深厚冰水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