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破产法典》的体例十分庞大,其总计有九个章节,二百七十多条。 章为“总则”,主要规定了法典中重要术语的定义、解释规则、章节的适用、适格债务人等基本内容。第三章为“案件的管理”,主要规定了有关自愿破产、强制破产案件的启动,案件进行过程中参与的破产从业人员,破产财产、自动冻结、财产处置以及待履行合同等制度。第五章为“债权人、债务人与破产实体”,规定有债权人、债务人以及破产实体的权利和义务,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有豁免、撤销权、倾向性行为、抵销等有关制度。第七章为“清算”,规定了破产清算案件中的有关制度,包括托管人、债权人委员会的任命,案件的驳回与转换、免责等重要内容,也规定了适用于特殊主体(证券经纪人、商品经纪商和结算银行)的清算制度。第九章为“市政机构的债务调整”,即规定有适用
宪法生长于历史之中,不同文化与传统孕育着不同模式的宪法形态。宪法的历史浓缩着一个民族追求正义与自由的精神,记载着民众的欢喜、痛苦与艰辛。作为 独立与尊严的象征,拥有一部令人自豪的宪法乃是现代 理性的标志。一部宪法的诞生伴随着文化、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博弈,讲述着制宪者们的智慧与民众的生活。对待制宪史,我们需要以理性与客观的立场探求制宪背后的价值与事实,以宽容的哲学评价历 的宪法和制宪者们付出的努力。本书以1954年宪法诞生的档案资料的实证分析为基础,以宪法社会学的方法,力求客观地展现宪法诞生的背景与制宪的具体过程,探求1954年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梳理中国宪法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为客观地解释中国宪法的历史正当性提供事实与分析框架。
陈清秀教授是台湾地区知名学者。《税法总论》在台湾地区已发行10版,主要参酌德国、日本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税收法学理论,并就台湾地区税收法规以及实务见解加以分析探讨;将税法总论的各项重要问题,作一综合性分析探讨,内容包括税法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税捐债务法律关系、税捐稽征程序关系、税捐罚则以及税捐行政救济等税法一般共通性问题,内容丰富。《税法总论》可供大学研习税法课程之使用,也可作为实务上处理税务案件之参考。如能熟读本书,可具备财税法基础知识而具有处理财税法问题之基本能力。
作者深耕建设工程纠纷裁判领域逾二十年。本书是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在民事裁判中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的成果。内容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判断规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工期认定规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质量责任规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造价结算规则,工程造价款外其他款项的确定规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转让与解除规则,建设工程“黑白合同”裁判规则,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裁判规则,实际施工人的权利行使与责任承担规则,建设工程挂靠施工的裁判规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主管与管辖规则,共11个专题。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问题的实务解决路径。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领域存在的争议问题,全书共总结出456个裁判规则,并辅之以26份 的指导意见、456个典型案例、501个参考
本书以现行有效的306个执行类“批复”为研究对象。在编写特色上,注重以司法解释、批复等规范性文件为经,以民法典、公司法等实体法为纬,聚焦执行实践中的难点、热点和争点等前沿问题,参酌 指导性案例和 判例,辅以适度理论阐释,在深入梳理、提炼执行法律规范和实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铺陈扩展,条分缕析,擘肌分理,以期发现问题之源,弥补空白之点,探求应对之策。 本书作者力求对全部有关执行的法律、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加以整合与解析,密织一张辐射整个执行领域的法律适用规则之网,为广大读者打造一部执行领域的“小百科全书”。希冀本书可以成为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公司企业、法学科研院校等单位办理执行案件、研究执行业务的案头 工具。
本书内容包括纪念专稿、飞行风险防控与争议解决、航空运输与反垄断法、航空法实务热点研判、域外航空法和书评等;秉承弘扬学术、探究法理、注重 立法与司法实践的特色,力求展示海内外与航空法律、航空政策相关的前沿研究成果,并特别针对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探索航空法方面的因应对策;对我国航空法学的进步和外交政策的调整都有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
......
《刑法研究》共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期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在研究犯罪和刑罚之前,首先要对刑法本身进行反思,这是刑法绪论的主要功能。本卷为刑法绪论Ⅱ,内容包括刑事法治、刑事政策、刑法立法三个部分,体现了陈兴良教授的基本学术观点。
清代法制核心特征之一是律例并行、律例合编。在此体制下,律文160年不变,而例文则历经近30次修纂。了解清代法制自当熟悉律例,尤其是例文的演化。 《大清律例(同治九年)》以道光二十七年(1847)递修本为底版,将咸丰二年(1852)、同治九年(1870)刑部刊刻的两版《大清律纂修条例》所载条例分门别类附刊于原本各条之后,并于各卷相应律目下方盖咸丰二年(1852)、同治九年(1870)的戳记,在各相应条例页眉盖咸丰二年(1852)改、并、删、续,同治九年(1870)改、并、删、续的戳记,即为本书所用底本。为免烦冗,本书将所有修改、修并、续纂条例补入相应位置,删去原条例,并以脚注注明;咸丰二年(1852)、同治九年(1870)删除的条例,不予录入。条例次序仍依原书,续纂条例按咸丰二年(1852)、同治九年(1870)原书次序附入相应律例之后
本书作者经过3年时间的修订整合,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相关的指导、参阅案例网罗殆尽。本书以主体案件作为裁判分析主线,列举近百种房屋买卖合同中常见的疑难现象,提出百余种法律问题,并且在每个问题后还归纳出每个法律问题的核心价值主题。为广大司法实务者、公众解决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方面所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性实务用书。
《刑法研究》共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刑法各论以刑法分则规定的个罪为研究对象,刑法学者研究的重点是常见多发且疑难复杂的罪名。本卷为刑法各论Ⅲ,内容包括社会秩序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两个部分。陈兴良教授对该类犯罪的重点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刑法研究》共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刑法总论是关于犯罪论和刑罚论的理论叙述。犯罪概念论和犯罪构成论是犯罪论的基本内容,刑罚论是关于刑罚概念和刑罚制度的理论叙述。本卷为刑法总论Ⅱ,内容包括构成要件、违法性两个部分,体现了陈兴良教授犯罪论的基本学术观点。
本书建构以保险合同法为核心,向其他法域和学科辐射的开放性理论体系。本书对保险制度、保险合同法渊源、保险合同当事人、保险合同成立以及保险责任开始、保险合同内容、保险合同效果以及保险合同终止等进行了权威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法务印记》收录北京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领导班子及部门成员、部分参与冬奥法律事务的实习生、志愿者、律师、挂职干部、一线执法人员的研讨文章,包括工作综述、专题研讨、工作纪实、媒体报道、工作随想、大事记等板块,有以下特色:一是注重奥林匹克规则解释和本土化适用相结合。涉奥规则体系复杂严密,以奥林匹克知识产权规则、市场开发规则颇具代表性,具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文集注重相关 规则在中国法律体系框架下的具体适用,突出奥林匹克规则主要特点和中国经验,可以对我国今后举办大中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提供有益借鉴。二是注重工作体系梳理和重难点前沿问题深入研究相结合。面对体系庞大、纷繁复杂的冬奥法律事务,通过综述类文章、媒体报道、大事记等内容展开的提纲挈领式重点解读,便于读
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丛书共23个分册,所选案例均是 法官学院从各地2021年上报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涵盖该领域常见纠纷内容。不再有繁杂的案情,高度提炼案情和裁判要旨,突出争议焦点问题。不再有冗长的分析,主审法官撰写“法官后语”,展现裁判思路方法。可读性、适用性强,能帮助读者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为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法律顾问办理相关案件以及案件当事人处理纠纷参考书。
正确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思考和解决公司法律师实务问题公司是各种要素的集合,要素的背后反映利益关系。与公司相关的利益主体众多,包括公司及其股东、债权人、董事、监事、 管理人员、普通职工等。这些主体的经济地位不同,利益追求各异,相互之间形成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利益平衡于是成为公司法的目的和任务,也是贯穿整个公司法制度体系的核心理念。由此,利益平衡成为思考和解决公司法律师实务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指导原则。 在2012年 的《关于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保障法律统一适用的指导意见》中正式确认了利益衡量作为司法方法的地位,明确要求要“正确运用利益衡量方法”。本书来源于经验,又 经验,是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 委员律师们共同执笔的公司法律师实务的 “教程”,具有以下特色:(1)
新时代新征程上,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工作肩负着法治护航共建“ ”实现 高质量、 高水平的新发展、实质高效化解跨境商事纠纷的职责使命,必须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深化司法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审判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