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翔实的从地理学角度来研究中国中药资源分布的著作。本书依据我国辽阔的地域,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中药资原的特点,应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水平地带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山地中药资源的垂直地带分布以及我国各省(区)主要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品种的分布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中药资源分布与地理环境特征。本书对我国中药资源的保护、中药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基础分析,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本书是从地理学角度来研究中国中药资源分布的著作,书中的主要观点将对人文地理、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有显著贡献。
药物设计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 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艺术。众所周知,发明是一种创造性行为的产物,而发现则是对已知世界的探索。药物设计紧紧围绕发明和发现两个过程,旨在建立一套来源于现有知识和技术但又高于现有知识和技术的方法。此外,从事药物设计的科学家的创造性和直觉也时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药物是一种能通过引起某种生理作用从而影响生命系统的物质,本书重点剖析了药物设计方法及药物在有机体内的作用模式,在结构设置和出发点上与传统的药物化学书籍不同。《BR》 全书重点介绍了药物研究的基础、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常用的实验和理论、构效关系和设计方法、药物的作用方式,以及基于结构设计的诸多经典案例。
《眼科临床指南(第3版)(精)》是美国眼科学会称之为临床指南的2002~2005年系列出版物的中译本。本书反映了美国眼科学会 初出版本书以来直至当前在美国的眼科实践,其中一些修改反映了中国眼科医师的实践。美国眼科学会本身并没有将临床指南翻译为本书所用的语言,因此声明对本书的任何修改、错误、遗漏和其他可能的错误不承担任何责任。美国眼科学会提供本书的 目的是用于教学。出版本书并不是推出在任何情况下 的和 的诊治方法和步骤,或者用于代替医师自己的判断,或者对病例的处理提供特殊的意见。美国眼科学会特别声明,不承担由于疏漏或其他原因,或者由于应用本书中任何建议或其他信息所导致的任何形式的损伤的责任。
本书涵盖了临床预防、治疗药物相关的内容,包括别名、药理作用、适应证、体内过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注意事项、规格和贮藏条件,内容全面可有效的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和规范化管理。本书结构较完整,按照药品的药理作用按类编排,思路清晰、明了,内容全面、新颖、结合临床所需、实用性较强;涵盖了药典中药品的重要信息,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可供从事医药、卫生、监管人员及广大患者学习、借鉴。
《文小叔有药说药:中医药文化传承心录:上下册》由文泉杰著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了武汉中药的发展历史、彭银亭的生平及学术特色、彭银亭中药炮制特色技术等。各论分十二章,介绍了数百种中药的来源、炮制、成品性状等。 本书适合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使用。
韩培主编的《中国新药注册与审评技术双年鉴(2016-2017)(精)》的大多数作者来自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还有一部分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及大学、科研单位、临床试验机构等。全书分三个主题,注册与审评管理、临床前研究审评技术、临床研究审评技术。本书附录列有2016—2017年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新药注册审评相关文件目录,2016—2017年度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药品审评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