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剧《只此青绿》登上2022春晚舞台爆火全国,至今已演出超过600场,并走出国门,数次进行国际巡演,同名电影也于2024年10月上映,好评如潮。在专业领域,舞剧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青绿 已成为中式美学的代表之一。 本书收录舞剧《只此青绿》全部定妆棚拍照、舞台剧照、幕后设计手稿图,展示舞剧全部文学剧本,分享书法音乐设计师、非遗顾问、灯光舞美服化道等分工总设计师创作历程。 记录现象级舞剧的诞生,解读专业舞剧背后的文化创意,珍藏演员妆造和舞台精彩瞬间。
这是一本快速浏览世界经典音乐剧的指南,涵盖了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奥、俄罗斯等多个音乐剧原创大国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常演不衰的音乐剧经典(如《剧院魅影》《伊丽莎白》),也有近年来引领潮流的新作(如《汉密尔顿》《摇滚莫扎特》),可谓风格各异,品类繁多。 作者费元洪有二十余年的音乐剧从业经验,以通俗的语言,从创作背景、剧情内容、音乐构思、舞美设计、演唱表演、文化内涵等方面,展现丰富多元的世界音乐剧图景,带领读者领略音乐剧这门当代最综合的舞台艺术的魅力。
本书是一本以全新的视角解读儿童舞台化妆,以完美的舞台效果呈现为目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结合各种自制模版的实用化妆造型教程。内容分为基础篇、演出篇和礼仪篇三个部分。基础篇中详细介绍了儿童舞台演出中常使用到的各类产品和工具,具体分析了化妆和发型的基础技法。演出篇又分为戏剧表演、舞蹈表演和其他表演三部分,为大家呈现了一批经典角色形象的详细化妆步骤,后的礼仪篇是来自一线培训老师们提供的关于儿童演出的注意事项和礼仪方面的建议。 读者可以没有任何化妆基础经验,通过阅读基础篇内容先掌握基础化妆手法并选择合适的化妆工具后,再选择演出篇中适合自己角色的妆容,根据实操步骤图进行临摹学习,直到熟练掌握。
《音乐剧基础教程》的内容可一学期学完,也可分两个学期来学习。全书共16章,分别为:音乐剧的定义与特征、西方音乐剧的诞生、音乐剧的黄金时代、摇滚音乐剧与概念音乐剧、英国音乐剧、21世纪西方音乐剧、日韩音乐剧概况、中国音乐剧概况、音乐剧的剧作、音乐剧的音乐和演唱、音乐剧的舞蹈、音乐剧的视听、音乐剧导演、音乐剧表演、音乐剧鉴赏、音乐剧产业。每章结尾留有思考题,可供讨论与思辨。该教程既可作为音乐剧教育的基础理论教材,也可作为音乐剧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在此,谨向历年来介绍和研究音乐剧的前辈学者表示敬意,《音乐剧基础教程》的撰写建立在已有的学术成果之上,可以说他们也是这部教程不署名的作者。 音乐剧是一门发展迅速的艺术,音乐剧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虽然基础理论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苏珊 · 朗格说,“你愈是深入研究艺术品的结构,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形式的相似之处”。《舞自炼格》是一部聚焦中国舞剧结构专论的书。用 42 张图表清晰阐释了 79 年至今以舒巧女士作品为界碑的 21 部典型舞剧作品的结构样式。本书以“雅致的结构”、“精巧的结构”、“震慑的结构”三部分组成,每一部舞剧的结构剖析都包含分析文章、《结构细目表》与《原文本对照表》三部分。《原文本对照表》是对宏观舞剧选题的一种关照,算是陪同读者从进入一个崭新的话题开始,重新经历一次编导初拿到资料时的琢磨过程;《结构细目表》是精确到分秒的“句段”细究,作者们的踏实与功力见诸笔端。 行文理性的剖析中又力求可读与实用,希望它成为一本真正能为舞剧创作实践所用的手边书,希望它成为理论与创作握手的又一次挺进
《中国当代舞剧创作三论》(简称 三论 ),是作者继《中国当代舞剧创作综论》(简称 综论 ) 《中国当代舞剧创作再论》(简称 再论 )之后关于 中国当代舞剧 的研究成果。 三论 由二十八个单元构成,全书40万字左右。第一单元至第十二单元主要述评张继钢、赵明、杨威、陈惠芬、王勇、苏时进、杨笑阳、杨丽萍、王举、王玫、万素、佟睿睿、王舸等13位国内最具成就的中国导演执导的大型舞剧;第十三单元至第十五单元主要是述评陈维亚、高度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舞作编导;第十六单元述评舞剧文学台本;第十七单元后主要就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革命历史舞剧、民族舞剧、芭蕾舞剧、第十二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舞剧等进行述评;该书所评舞剧、编导、导演等对中国当代舞剧发展态势具有展望与引导作用。
《中国当代舞剧创作再论》(简称 再论 )由于平著,是作者继《中国当代舞剧创作综论》(简称 综论 )之后关于 中国当代舞剧 的研究成果。 再论 由二十二个单元(单元目录附后)构成,全书40万字左右。二十二个单元共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其中以《从开放格局到开创新域 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中国舞剧述评》为主,该文35000字;《当代中国新十大少数民族舞剧述评》是《当代中国十大少数民族舞剧》(载 综论 )的姊妹篇;后两篇是对改革开放以来 革命历史题材 和 现实题材 舞剧的择优述评。第二板块为第五单元至第十六单元,对改革开放以来12位最有成就的中国舞剧编导进行述评,这12位编导大致可分为三代人:佟睿睿、王舸属第二代;周莉亚、韩真、孔德辛属第三代;其余8位属第一代。第三板块为第十七单元至第二十单元,分
一本由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人写给大家的歌剧答案之书,是从文本到剧场,兼具学术与实践双重视野的难得之作。 本书面向可能走进歌剧院的每一个读者,以作者本人丰富的歌剧观演、制作经验为基础,以戏剧 情境 理论为依托,以瓦格纳的经典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为对象,解答 什么是歌剧 、 当我们观看歌剧时,我们看什么 、 瓦格纳的 乐剧 创举何如 等话题,力求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越过屏障,为读者畅通欣赏歌剧、理解歌剧的路径,进而带我们领略这一综合性剧场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
这是一本快速浏览世界经典音乐剧的指南,涵盖了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奥、俄罗斯等多个音乐剧原创大国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常演不衰的音乐剧经典(如《剧院魅影》《伊丽莎白》),也有近年来引领潮流的新作(如《汉
这是一本快速浏览世界经典音乐剧的指南,涵盖了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奥、俄罗斯等多个音乐剧原创大国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常演不衰的音乐剧经典(如《剧院魅影》《伊丽莎白》),也有近年来引领潮流的新作(如《汉
这是一本快速浏览世界经典音乐剧的指南,涵盖了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奥、俄罗斯等多个音乐剧原创大国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常演不衰的音乐剧经典(如《剧院魅影》《伊丽莎白》),也有近年来引领潮流的新作(如《汉
本书借助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基本方法和视角,在国内外既有相关成果相对稀缺的语境下,开创性地运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对荒诞派戏剧进行系统研究。其中着重关注和研究荒诞派戏剧的文学“语言游戏”中尚未被发掘或未能得到充分发掘的语言现象,有意地突破荒诞派戏剧的现有传统阐释路径,分析荒诞剧的“深层语法”形式所隐含的解构性、叛逆性的内涵,以及其可能引起的对荒诞剧思想意义与文学价值的重新认识与估量。尤其将之前关注度较低的“边缘性”荒诞剧作纳入研究范畴,试图扩展部分国内相关研究的新领域,拓宽国外荒诞派戏剧既有研究的范围与方法,丰富戏剧中“荒诞”之意在总体上对我们的思维启悟。
《奥尼尔戏剧四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金·奥尼尔的戏剧作品选集,收录其四部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作品《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奇异的插曲》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被评论家称为“美国的莎士比亚”。这四部作品横跨奥尼尔创作生涯的早、中、后期,既有因为去不去“天边外”而引发人生重大转折的梅约兄弟和露斯,有去不去“大海上”而引发何以为家、何以为人生终点的安娜·克里斯蒂,有一生都活在爱人英年早逝阴影之中的尼娜,又有以奥尼尔一家为原型的詹姆斯·蒂龙一家,可谓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真谛进行深入而深刻的探讨,展示了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丰富多彩的戏剧艺术风格,更让读者近距离看尤金·奥尼尔,看戏与人生。
本书是描写现代知识分子奉献西部的很好戏曲剧目,再现了壮怀激烈、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昭示了知识分子“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人生理念,令人精神升华,心灵净化,彰显了西迁人崇高的人格和精神力量。
《哈姆雷特》、《奥瑟罗》、《里亚王》和《麦克白斯》从十九世纪以来已经被认可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译者在引言中介绍道:“《哈姆雷特》——地位最重要;《奥瑟罗》——结构最谨严;《里亚王》——气魄最宏伟;《麦克白斯》——动作最迅疾。” 卞之琳译本的特点主要在于:在剧词的素体诗(或作“素诗体”)部分,仿照原文的五步抑扬格,每行用五个音步翻译,并保留原文的跨行。本书包含卞之琳撰写的长文导读和详细注释。
本书分为内外两编, 内编为“古典的晨钟: 李渔戏曲剧作舞台艺术研究”, 外编为“深远的回响: 李渔剧论百年研究检讨 (1901-2000) ”, 立足于戏剧学本体研究, 坚定和牢固地立足于剧本之上, 超越以往多单纯以戏曲唱词为主体进行研究的常例, 更加注重舞台呈现及剧作技巧的梳理, 进而拓展到李渔剧作中体现出的表导演艺术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剧场综合性建构等维度, 从中国古典戏剧作家作品的“舞台性”研究视阈, 进一步发掘李渔戏曲创作实践和理论的戏剧学和文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