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理学引论》论述书籍及其形式和内容的原理或机理,发现以书-人-用为形式轴心的表征可用数理语言描述,而知识测度则奠定以本体-术语-知识体系为内容轴心的研究基础,体现出书的原理、书的道理和书的学理,故名书理。以书籍作为客观基础,通过抽象建模、数学分析建立书理学理论核心及体系结构,并由表及里从表观分析到内容研究阐释书理,再经类比物理、心理等其他学理,既为图书馆学提供一个理论内核,也引申出“爱书、敬人、活用”之书理学精神。作者期望把数学分析引进图书馆学能获得将数学分析引进经济学一样的意义和效果。
《雾霾治理与产业关联统计研究》从京津冀地区特有的产业结构和特殊的产业集聚模式切入,着重对京津冀产业一体化进展缓慢和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做了系统的形成机制分析和量化研究,并对如何加快京津冀的产业一体化进程、如何治理京津冀的雾霾天气提出了一些协同推进的现实路径。本书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性强,文字表述深入浅出,有助于广大理论工作者和社会大众了解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和雾霾治理的现状及制约因素,也可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岩石物理与本构理论》围绕多孔岩土材料本构理论的建立,较全面地讲述了多孔岩土材料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本构理论。全书共11章,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和野外实验,非线性弹性理论,经典弹塑性理论及其发展,多孔岩土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内变量理论,多孔岩土材料的动态响应及本构描述,颗粒材料的数值方法,以及相关工程应用。 《岩石物理与本构理论》包含了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在内容的组织上注重追本溯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岩石物理与本构理论》可供地球科学、岩土工程、环境、水利、矿山等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外科护理学(第二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课程改革“十二五”规划教材》供护理、助产等专业用。
本书系统梳理总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缘起和发展历程,从学理上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中政治评价与业务评价相统一、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统一、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统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统一、精准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统一的原则,探讨对象接受质量评价、过程质量评价、结果质量评价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研究,解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过程管理,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主客体及其关系。在明晰国外道德教育质量评价借鉴意义基础上,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优化模型和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