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第4版仍遵循第3版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但在编写内容和形式上有较大的变化。本版在内容上分成两大部分,即“基本实验技术”部分和“综合型、研究型实验”部分。部分包括:无菌概念和无菌操作,消毒灭菌,分离纯化,显微观察,涂片染色,培养基及微生物培养,生理生化反应,快速微量检测,基因突变,基因转移,基因文库构建,PCR技术及其在鉴定细菌中的应用,免疫学的基本技术等。第二部分包括: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杀虫微生物的分离,微生物产沼气,水和食品的微生物检测,酸乳和啤酒的制作,人体表面正常菌群的分离鉴定(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仪)以及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辅助基因分析鉴定古菌和细菌等。其内容涉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环境、食品以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本版在编写形式上进
本书共选择编写了35个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可区分为3个部分:部分是微生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包括细菌的各种染色实验和培养特征的观察,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个体形态和培养特征的观察等。第二部分是微生物的生理实验。包括环境、化学因子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对大分子物质的利用、糖发酵实验、生长曲线测定、厌氧培养技术等。第三部分是应用实验,包括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活菌计数、微生物菌种的保藏、甜米酒和酸奶的制作、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水污染指示菌的检测、固氮菌和根瘤菌的分离、食用菌的栽培等。《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生物、农学、植保、园艺、环境、林学、草业、食品等专业的教学用书。
地球上的生物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和进化以后,人类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今地球和自然界的主帝。 本书是编者在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材料,特别是参考和总结了欧美日等国知名的乳酸菌、益生菌和益生元研究机构、著名大学,以及从事该领域研发和生产的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成果与应用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用较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叙述有关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的科学知识及部分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并介绍了世界上关于当代益生菌科学技术的进展、实践应用和主要观点。本书适用于对益生菌相关保健知识感兴趣的各类型的读者。
本书绝大部分内容来源于本书三位作者本人及国内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有的内容还是首次披露。 本书的显著特点是:可以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书的第1章深入浅出地对发光细菌的来龙去脉、基础知识作了阐述,这对过去从未了解过细菌、发光细菌的一般读者来说,可以很轻松地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书中的发光细菌照片显现了这类细菌的特性,让人有“眼见为实”的感受。对广大的环境监测领域的工作者来说,本书有关应用的第7、8、9三章中,关于应用原理及方法的详细描述,将有效地帮助他们很快就掌握操作方法,进行实样检测,并开阔他们的工作思路。而对于专业工作者而言,关于发光细菌的发光机制、分类和生态等,本书的内容概括了到目前为止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加上系统全面的阐述,本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实验动物的环境与设施、遗传质量与监测、营养及饲料控制、微生物和寄生虫学、繁殖与繁育体系、常用实验动物、动物实验技术和动物模型。本书内容系统、准确、精炼、实用,资料翔实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本书是为高等职业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兽医、畜牧、营养与饲料、防疫与检疫及公共卫生等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也可供实验动物生产、管理人员及医学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2001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以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动物防疫的基本知识、动物防疫技术、动物检疫的基本知识、动物检疫技术及其他动物产品检疫。本书在编写中,将讲授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结合,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与实践;将近年来国内外动物防疫与检疫方面的新规定、新技术、新方法编入教材,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可具备基层兽医防疫人员、检疫人员和饲养管理人员所需的我国现行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毕业后独立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及动物销售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类专
本书是根据国家*“八五”规划教材的精神编写的供全日制药学专业使用的微生物学专科教材。 全书分四篇共十六章。篇微生物概论,介绍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类和药学的关系。第二篇免疫学基础,阐述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重点介绍药物变态反应及免疫制剂。第三篇常见病原性细菌及病毒,扼要说明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特性及致病规律。第四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介绍微生物与药物变质的关系、与微生物有关的药物制剂、药物的抗菌试验及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验等。 本书密切联系药学专业特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亦可作为医学院校有关专业成人教育(职大、夜大、函授等)的教材或其他医药人员的参考资料。
由陈敏主编的《微生物学实验》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形态观察,培养基配置,消毒 技术,菌种的分离、培养、鉴定和保藏,微生物的生长测定,遗传诱变育种,噬菌体的分离纯化,以及乳酸菌发酵,沼气发酵,益生菌分离,发光细菌毒性检测等应用微生物的实验内容。《微生物学实验》共介绍21个实验,其中基础性实验8个,综合性实验6个,研究性实验7个。 《微生物学实验》具有体系科学、特色鲜明、知识丰富、简明易懂等特点,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枝术等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根据实验技术特点,加大了动物微生物实验部分的比重,着重介绍了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操作、结果判定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包括细菌、病毒基础理论的相关实验,公共卫生及动物常见病病原分离、鉴定的传统方法及现代微生物学诊断技术,重要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程序和详尽检验方法。本书分微生物的形态学观察、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微生物的遗传学实验、常见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常规实验、细菌血清学技术、病毒学实验、应用微生物学实验、动物实验技术等内容。 本书是由多所院校从事微生物实验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编写的,由具有多年教学、科研经验的专家主审。 本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材,可供农(林)学、医学、师范类高等院校及综合性大学有关专业的学生、教师、研究人员、临床
本书借鉴国际上*的观念、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分枝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分类、分级检验、安全措施、标本收集、染色方法、显微镜检查、培养基选择、培养条件、鉴定技术、药物敏感性试验、质量保证、分枝杆菌属的临床意义。 本书可为广大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及感染性疾病、呼吸科疾病专业的临床医生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