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演进脉络》大致以历史时期为线索,归纳梳理了西方哲学本体论的代表人物及其阶段性特征,通过对各个时期、各个学派之形而上学对象的考察,尝试以训诂的方法探寻本体论发展史上的客观规律和演进脉络。 《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演进脉络》共分为五章,较为笼统地梳理了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演进趋势和脉络。章介绍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时期,也是西方哲学的开端时期的“元素本体论”学说。第二章介绍思辨程度更加深刻的古希腊哲学“属性本体论”,即认为事物内部隐藏的属性才是世界真正的本原。第三章介绍以“古希腊三圣贤”为代表的“心灵本体论”,开启了对“理性”和“精神”的研究。第四章介绍西方历史上绵延几千年的中世纪“神学本体论”,这一阶段的本体论是围绕关于“神”的性质和存在问题的研究与争论而展开的。第五章
《法句经》是一部佛教偈颂集,为佛教道德格言,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佛教的道德观,是南传佛教的基本文献之一。《巴汉对勘 》以巴利语《法句经》与古今两种汉译《法句经》作对勘,能够较大程度地还原《法句经》的原貌,理清其传播理路,并进而找出佛教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在文献学、佛学与佛教史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子》《庄子》《周易》是三部言道的书,道难言,先哲谓之“玄”。三部道书,一日道宁天下,二日心容天下,三日化成天下,玄言分殊而理一,相辅相成,共同熔铸了儒道互补的中华文化精神及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大生命世界观。《老庄易“三玄”浅解》以通行本为圭臬,以王弼《老子注》、郭庆藩《庄子集释》、程颐《程氏易传》、朱熹《周易本义》等主流注疏及当代道家、易学研究的流行观点为依据,采用既尊重古籍又关注现实的双向诠释方法,让古典哲学与现代生活对话,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引导读者进入“三玄”的思想世界。庄子说大美不言,恳请读者不以言害意,不因解乖真,心领神会,方为正见。
《伟大的思想家:伊壁鸠鲁》主要按照不同的内容,以“自然”、“知识、灵魂和自由”、“快乐”、“欲望的种类”、“审慎与幸福”、“友谊与正义”和“治疗哲学“等为主题,介绍伊壁鸠鲁的思想,并在后介绍了伊壁鸠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佛教》一书记述了佛教在其思想发展到了的唐王朝(618—907)的历史。唐朝三百年,见证了重要教理学派如法相与华严的形成,天台宗的巩固,密教从印度的传入,净土与禅宗作为中国佛教徒主流的信仰与实践形式的涌现。美国耶鲁大学斯坦利·威斯坦因(Weinstein)教授广泛利用各种世俗与佛教文献,对佛教的兴衰演变进行了编年式的研究。佛教界与唐王朝不断变化的关系是本书关注的焦点。具体讨论的议题包括为了裁抑佛寺权力所进行的各种尝试,对教界的行政管理,利用佛教来获得实际的政治利益,以及武宗的灭佛与唐末帝王对佛教的复兴。
王俊编著的《重建世界形而上学:从胡塞尔到罗姆巴赫》集中介绍德国当代现象学家海因里希·罗姆巴赫的结构思想,并以结构现象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再到罗姆巴赫的思想进程,揭示现象学哲学的目标,即重新建立一门新形而上学,恢复人对于自身和世界的整体性理解,重塑人的理想生活方式。
在本体论部分,理学与吠檀多哲学提出作为终ji存在的理与梵的存在;在心性论部分,理学与吠檀多哲学认为终极存在存在于个人之中,而修养论部分展示了理学与吠檀多哲学各自不同的找回终ji存在的方式。而实现了与终ji存在的合一,理学与吠檀多哲学也就都达到了它们各自的目的——天人合一与梵我合一。全书围绕终ji存在、实现终ji存在展开,显示了理学和吠檀多哲学在自然的观念、人的观念、心的观念、身体的观念、灵魂的观念、生死的观念等许多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当代名家学术精要·西方哲学探赜:邓晓芒自选集》收入哲学学者邓晓芒历年来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分为“总论”、“希腊哲学”、“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当代现象学哲学”几个部分,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学人于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全新视角。
王俊编著的《重建世界形而上学:从胡塞尔到罗姆巴赫》集中介绍德国当代现象学家海因里希·罗姆巴赫的结构思想,并以结构现象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再到罗姆巴赫的思想进程,揭示现象学哲学的目标,即重新建立一门新形而上学,恢复人对于自身和世界的整体性理解,重塑人的理想生活方式。
《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 释义》是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的作者)对柏拉图的《王制》(旧译《理想国》、《国家篇》)一书的经典解读。布鲁姆对《王制》钻研经年,每一个见解、每一处论断都是他深思熟虑、反复孕育的产物,满篇皆珠玑。 远远超出了一般理论家和学术人的局限,不仅会让已经具有知识基础和思想能力的人读后感到过瘾,对一般大学生和社会读者也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这是思想原本就该具有的气质和风貌。 《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 释义》致力探究的“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一问题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必能激发每个读者的头脑和心灵,进而引起读者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因此,《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 释义》既是学者深入研究《王制》的,又是学生初步探索《王制》的指引,还是更多喜爱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