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并原创性探讨当代感性学的著作,是作者多年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前沿理论的成果。作者旨在回归“美学”的原初涵义“感性学”(Aesthetics),在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应对形而上学危机与新艺术形式对传统美学的挑战,重构当代新感性学。 本书分为“理论”和“问题”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五种新美学流派——显现美学、气氛美学、自然美学、力的美学和装置美学,揭示出它们所提供的全新审美视域。以这些前沿理论为基础,第二部分进一步集中研究当代美学(感性学)核心问题,如审美在场性,不确定性,超出了视觉主导的旧感性而面向听觉、味觉的新感性,审美经济现象等。
《可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研究丛书·时间与存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以《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贝尔瑙时间手稿》以及《C手稿》为文本主体,着重疏解胡塞尔手稿中的时间现象学。内容涉及感知现象,感知与想象和回忆的关系,单子论,身体的构造,睡眠与死亡,人格的沉淀和分裂,世界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先验主体和先验共同体在时间化过程中的觉醒和展开等等;下部以海德格尔的“马堡讲座”、“弗莱堡讲座”以及在各种研讨班和报告会上所举行的讲座或报告为文本主体,着力辨正海德格尔讲座稿中的时间现象学。在内容上,以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与胡塞尔的意识哲学的关系为主导线索,探讨时间与存在,此在与时间性,本真性与非本真性,存在的深度性与意识的平面性等一系列问题。
优雅,并不是指拥有数不清的价格昂贵的包包或是拥有一衣柜穿不完的衣服,而是指一种生活的自律精神、一种不动声色的生活样式。 本书让启发读者体会法国生活方式中那些妙不可言的品质。美丽的食物不一定与物质有关,但一定与其自身的素质有关。真正美丽的女人,情怀柔软、善解人意、知书达理、不抱怨、不霸道、不势利。
英国古典学家约翰·马歇尔的《希腊哲学简史》,是针对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的哲学普及读物,大的特点是行文流畅,取材精当,容易为一般读者所理解。这本《希腊哲学简史》还注重哲学家的生平及所处时代特点,尤其善于用少量笔墨引导读者思考哲学与历史、政治的关系,把哲学放在更宏大的背景当中,体现了古典学家所具有的整全视野。 全书行文流畅、取材精当,不仅论述简洁,还注重文本引述,并能很好地引导读者思考哲学与历史、政治的关系,反映出当时学者所具有的整全视野。这本书不益于古典素养的提升,作为古典哲学的经典入门读物,全书呈现出20世纪初英国人文中学注重古典传统的基本状况,这对处在当今时代的我们仍不失借鉴意义。
本书讲述了,做一个高贵且有气质的“超人”! 成天忙忙碌碌为生活而奔波,有时会产生质疑“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这样活着,对吗?”如果你问19世纪的哲学家尼采,人生的苦恼是什么,那他会怎样回答你呢?尼采会回答你说“活得危险一些!”“不要指望你的命运会平坦无忧,要希望更加残酷的生活。”并且还会加上一句,“爱上自己的命运吧。” “超人讲座”就是由那些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得不提出的10种质疑,以及尼采对此给出的答案构成的。当你抱怨道“我的人生为什么就这么艰难坎坷”时,尼采会答道“轻藐那些安然无恙的生活”,当你为寻找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时,尼采会告诉你“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无法产生那种质疑的状态下才能得到答案”。 这就说明,尼采要求的绝非希望得到慰劳及同情的软弱的精神,而是要求我们为高扬自身
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最初沿着陆地进入中国的地段在哪里?文明进入中国的路径、传播方向及影响有哪些?中国各地的在千百年间的生活变化有哪些?行走记者唐荣尧秉着学术的理性和诗人的情怀,沿着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草原之路、唐蕃古道、滨海环线、大河之路,徒步10万里考察文明的中国之旅,力图探寻千年间文明东渐的步履,展现千万中国的生活故事,深度探寻中国的精神世界。 本书设计特点——书 杂志 封面:采用墨绿色,突显出沉静,如秋日湖水般让人平静又不乏灵性。封面上采用具有特色的清真寺图案,并将中心部分镂空,如同一扇打开的窗户。 内文:采纳”书中有杂志“的设计,即其中的内文彩色部分比黑白部分的版心要小,视觉上略微缩进一截,这样独特的设计将更加突显图片的精美,具有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