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所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凡一百三十二家。去取谨严,犹在曾慥《乐府雅词》、黄升《花庵词选》之上。又,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见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初,为仁采摭诸书以为之笺,各详其里居出处。或因词而考证其本事,或因人而附载其佚闻,以及诸家评论之语与其人之名篇秀句不见于此集者,咸附录之。会鹗亦方笺此集,尚未脱稿,适游天津,见为仁所笺,遂举以付之,删复补漏,合为一书。今简端并题二人之名,不没其助成之力也。 所笺多泛滥旁涉,不尽切于本词,未免有嗜博之弊。然宋词多不标题,读者每不详其事,如陆淞之「瑞鹤仙」,韩元吉之「水龙吟」,辛弃疾之「祝英台近」,尹焕之「唐多令」,杨恢之「二郎神」,非参以他书,得其原委,有不解为何语者。其疏通证明之功
《古乐经传》,五卷清李光地撰。是书乃所作古乐经解诂,取《大司乐》以下二十官为经,以《乐记》为之记。又有《附乐经》《附乐记》,统为五卷。其《乐教》《乐用》二篇则其孙清植以遗稿集成者也。《乐经》之不易通为千古聚讼者,莫若《大司乐》一篇。光地错综比附亦未免迂曲而不可通,然其以上文祀天神为望所用之律为证,亦自有意义,以补前人所未备。其他立说则多考核确当,议论精详,盖其用功甚深远,非师心臆度者所可及矣。
乾隆三十四年春,取内府旧藏宋毕士安所得赐本命内直诸臣详加订正。于标名编卷悉忠于史法而进退之。又参考黄伯思、姜夔、刘次庄、施宿、顾从义、王澍诸家之说,辅以《大观》《太清》诸刻,别其异同,析疑辨似,捨短从长,于篆籀行草诸体各加释文,于行间每卷复加以御笔诊断及释文订异,镌石中,而四方承学之士多未得仰窥崖略,侍郎金简乃请以武英殿聚珍版印行,其正书诸帖释文所不及者亦附录之,而是帖之全文展卷可悉矣。
《四库全书·艺术类:墨谱·墨史》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完整的文献资料,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清厉鹗撰。南宋自和议既成以后,湖山歌舞,务在粉饰太平,于是仍仿宣和故事,置御前画院,有待诏、祗候诸官品,其所作即名为《院画》。当时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有家之称。说者或谓其工巧太遇,视北宋门径有殊,然其初尚多宣和旧人,流派相传,各臻工妙,专门之艺,寅非后人所及。故虽断素残缣,收藏者尚以为宝。鹗臀撰《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于宋事为博洽。因胪考院画本末,作为《四库全书:南宋院画录》。首总述一卷。次自李唐以下凡九十六人,每人详其事迹,而以诸书所藏真迹题咏之类附于其下,叙次颇为赅瞻。其间如杨妹子题趟清献琴鹤图绝句,一以为马和之蠢,一以为刘松年画,诸书参错不同,此类亦未悉加考证。然其征引渊博,于遗阖佚事殆已采摭无遗矣。
唐刘肃撰。所记起武德之初,迄大历之末,凡分三十门,皆取轶文旧事有裨劝戒者。前有自序,后有总论一篇,称昔荀爽纪汉事可为鉴戒者,以为汉语,今之所记,庶嗣前修云云。故《唐志》列之杂史类中。
《乐府雅词》是一部词总集,选了三十四家八百多首词,另外不知作者姓名的一百多首作为《拾遗》,绍兴十六年编成。《乐府雅词》在宋、元、明各代很少流传,目前所见的本子是明末清初的旧抄本。
洪芻《香谱》为今存北宋早、也是保存比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其中对于历代用香史料、用香方法、以及各种合香配方,均广而收罗之;并创用香事项之分类模式为: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等四大类别,为其后各家香谱所依循。 《钦定四库全书艺术类:香谱陈氏香谱》是一部纪录日常生活用香与器用之谱录类书籍。据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