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学指南》又名《习吏幼学指南》,原刊于元大德五年(1301),是一部为初作吏员者撰写的启蒙读物,也是吏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全书由卷首序言、“历代吏师类录”、目录 以及正文四个部分组成。正文共八卷,前七卷如同辞书,收录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公文用语的相关词条91类,总计2109条。这些条目对官府衙门中诸如刑狱、诉讼等各种 日常事务所涉及的公文案牍术语都进行了简明阐释。卷八收录了各类箴言,以及前代吏员因为政仁恕而得福报或因惨刻而得报应等事迹。本次整理以元刻本为底本,以朝鲜刻本为对校 本,同时参校明代司礼监刻《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本,更符合原本面貌,学术质量更高,十分有助于读者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与研究。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持静斋藏书记要(精)/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包含两部古籍。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附录》二卷,为莫友芝于同治四年至八年客游上海等地所见宋、金、元、明古刻旧抄本的随笔记录,共收书130余种,每书皆撰解题,详录各书行款版式,评判版本异同优劣,订正前人讹误,迻录藏书家跋语印记。本次整理,以同治十二年莫绳孙刊本为底本。《持静斋藏书记要》二卷,系莫友芝为丁日昌持静斋藏书所撰善本目录,收宋、金、元、明抄刻本770余种,著录版式、序跋及内容大要,考辨《四库全书总目》误说及版本真伪。本次整理,以民国见文学山房活字本为底本,并他校《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等文献。
本书是一部对元代许名奎探讨处世哲学的著作《劝忍百箴》进行详细解析的普及性读本。“忍”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范畴,许名奎选取若干史实,结合自身体会,从一百个方面,阐述“忍”的具体表现。原文十分简洁,作者在整理时给每一小节加了标题,分“译文”“注析”进行解析,有的小节联系实际进行“评点”,有助于读者理解原著,并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持静斋藏书记要(精)/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包含两部古籍。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附录》二卷,为莫友芝于同治四年至八年客游上海等地所见宋、金、元、明古刻旧抄本的随笔记录,共收书130余种,每书皆撰解题,详录各书行款版式,评判版本异同优劣,订正前人讹误,迻录藏书家跋语印记。本次整理,以同治十二年莫绳孙刊本为底本。《持静斋藏书记要》二卷,系莫友芝为丁日昌持静斋藏书所撰善本目录,收宋、金、元、明抄刻本770余种,著录版式、序跋及内容大要,考辨《四库全书总目》误说及版本真伪。本次整理,以民国见文学山房活字本为底本,并他校《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等文献。
暂无内容简介。。。。。。
《容斋随笔》是一部古代文言笔记小说。共74卷,1220则。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