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粟裕以省立师范学生身份投笔从戎,加入北伐军的叶挺铁军,开始其传奇军事生涯,在专门训练军官的铁军教导团中接受系统而严格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神枪手。南昌起义中,粟裕被任命为起义军前敌委员会警卫队班长,负责周恩来、贺龙和刘伯承等起义领导人和前敌委员会的安全警卫工作,同时负责策应朱德领导的南昌军官教导团的起义。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后,粟裕虚心学习毛泽东和朱德的军事思想、经验和理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1928年七溪岭战役中,粟裕带领三人小队俘虏上百名敌军,朱德夸赞粟裕是青年战术家,是未来革命的接班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为华中抗战打开了局面。1942年石港之战,粟裕指挥 老虎团 创造出了以零伤亡痛歼日寇600余人的战争奇迹。1944年车桥战役全歼日伪军千余人,自己仅伤亡
张学良, 20 世纪中华民族富有传奇色彩和浪漫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是曾经拥有四省地盘和数十万雄兵的第二代 东北王 ,他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局的焦点和中心人物。他与杨虎城将军联合发动西安事变,有力地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也改写了中国现代史进程。 张学良 1920 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 皇姑屯事件 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 东北易帜 ,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 1990 年恢复人身自由, 1995 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 2001 年 10 月 14 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 101 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
陈立夫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在100年的漫长生涯中,大体上以50岁为界,正好可以分前后两个50年。 前50年,他因为与蒋介石的家世渊源,受到重用,平步青云,与兄长陈果夫一起成为老牌国民党的掌门人,在政界呼风唤雨,权势熏天。历来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作为政治人物的陈立夫,其具体的功过是非,还有待历史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探讨。 后50年,陈立夫脱离政界,定居美国19年,自谋生计,自食其力。与此同时,潜心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著述数十种,成为著作等身的一家。他的文化观及其对某些具体问题的闸述,容或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有几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他对中华文化十分挚爱,殷切期盼中华文化复兴。第二、陈立夫在美国前后生活了21年,他对资本和商人统治这个世界感到忧心如焚。陈立夫呼吁人类从中国
张治中: 我于一九四九年冬开始写回忆录,是想把过去六十年一本大账清理一下,作为自我检查,好为进入新社会为人做事的体验参证。这篇回忆录是个人自述性质,只是把我亲自接触的事实写下来,其他非我亲自接触的事情,虽偶尔顺带一笔,亦极简略。 我写这篇东西,严格地要求真实。不夸张,不掩饰,更不愿稍犯自我吹嘘之嫌。我生平自律,绝不说假话;且过去已有六十年岁月在混乱、苦闷、黑暗环境中度过,错误丛生,遍体创伤,何有自我吹嘘的余地。 为求真切地表达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对每一问题的叙述,是就当时的立场和观点写的。当然,我在解放前根本说不上以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来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只是有一事,就写这一事,至于对这一事的写法在我思想认识上是否正确,也未计及。
孙立人将军在国民党诸多将领中,是非常有特色,也颇为传奇的一代名将。他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抗战中他是国民党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尤其在远征滇缅与日寇作战中,他战绩辉煌,这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内战时他曾一度击败中共名将林彪。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主持编练国民党军,也很有建树。但1955年,他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从此,关于他的一切事迹,也长期遭到国民党的雪藏,令人颇费猜疑。 本书从孙立人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现代军事讲起,全面还原了这位抗日军神坎坷而辉煌的一生,解开了他身上的诸多谜团,如在国民党军遭黄埔系军官排挤的过往,戴笠对他由恨生敬转变的真相,抗战中他活埋日军之谜,与蒋介石、蒋经国交恶的之由,美
“张克侠,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加入爱国将领冯玉祥率领的西北军。1927年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2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卧底生涯。曾任国民党第五十九军参谋长、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并获蒋介石亲赠佩剑。解放战争时期,他与何基沣率部举行贾汪起义,推进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进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林业部副部长、第四届人大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等。
本书作者经过l0年的寻访,撰写了《张灵甫之谜》一书。全书记述了张灵甫的4次家庭婚姻生活和大半生的戎马生涯,多方位描写了国民党74师将士们的命运和归宿。通篇风生水起,波澜叠加,故事情节令人荡气回肠。十年磨得一剑,本书以独特A9N作手法,在国内外首次公开了大量珍贵的有关张灵甫军旅和家庭生活的照片。这些历史资料如大海捞针般获得,弥足珍贵。本书图文并茂,文笔生动,相信多年的努力将使此书卓尔不群,从而打动众多的读者。
罗荣桓(1902—1963)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省衡东县人。早年组织通城秋收暴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兼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山东分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署长、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民兵工作小组
黄旭初是桂系文武兼备重要将领,他在回忆录中以亲历者视角记述了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的恩怨离合。黄旭初的回忆录,资料主要取自他的日记,从1931年至1975年四十余年间,他都写有日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有黄旭初的日记和信札,是珍贵的国家二级文物。黄旭初回忆的事件,都有具体的时间和路线,所记述的战役也极为详细。这是黄旭初回忆录不同于一般回忆录的珍贵之处,对于民国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孙立人将军在国民党诸多将领中,是非常有特色,也颇为传奇的一代名将。他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抗战中他是国民党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尤其在远征滇缅与日寇作战中,他战绩辉煌,这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内战时他曾一度击败中共名将林彪。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主持编练国民党军,也很有建树。但1955年,他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从此,关于他的一切事迹,也长期遭到国民党的雪藏,令人颇费猜疑。 本书从孙立人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现代军事讲起,全面还原了这位抗日军神坎坷而辉煌的一生,解开了他身上的诸多谜团,如在国民党军遭黄埔系军官排挤的过往,戴笠对他由恨生敬转变的真相,抗战中他活埋日军之谜,与蒋介石、蒋经国交恶的之由,美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蒋百里杨杰卷)》为蒋百里、杨杰二人合卷。“蒋百里卷”围绕其军事思想和国防理论这一主线,完整收录其代表作《国防论》,摘录《孙子浅说》、《裁兵计画书》、《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另收《如何是义务民兵制?》、《速决与持久》等论文。其著述充分显示出他注重融合中国传统兵学和西方军事理论,深入研究对日作战问题,特别是在国防理论方面倡导“总体战”,在战略思想方面提出“持久战”,令人印象深刻。“杨杰卷”选录其代表作《国防新论》及《孙武子》、《军事与国防》等著作,另收《现代战争的特征》、《战争与文化》、《人民的国防》、《日寇失败的规律》等论文。其思想精华集中在《国防新论》和相关论文中,充分体现他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其对现代战争是全体性国力战思想的阐述,以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