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量词大词典》收录量词1080多个(多音多义词分别计算),基本囊括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常见习用的专用量词、兼用量词和特点突出、公认度较高的借用量词。全书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字按笔画、笔顺为序。词目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普通话读音。个别需要注明方言音的,另在 申说 中说明。《汉语量词大词典》释义力求简明、准确、实用。一般以普通话书面语言进行解释,必要时酌用浅近文言。词目的义项,以词汇发展的脉络为序,通常按名量词、动量词和复合量词等归类。音译的外来语一般附注外文,并简要说明来源。
《虚词诂林》是对乾嘉以来有关学者在文言虚字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的纂集,包括十部与虚词有关的书的内容,共收650多个条目,每个条目下收入有关著作的相应训释。由于虚词、实词的界限历来没有定说,编纂者在选取相关著作的虚词部分的内容时,做了很多甄别与选取的工作,还对部分所选底本做了校勘工作。
本词典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汉语新词语信息(电子)词典》的开发与应用”(01CYY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规则学习的汉语语义构词研究”(61272215)的后续成果之一。共收录1978年—2018年出现的新词语近20000多条,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汉语词汇的变化。全书以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者按笔画多少排列。以数字、西文字母开头的“数字字母词”“网络用语”列于正文最后。 本书正文前有《词目首字音序索引》,书后附有《词目首字笔画索引》以方便检索。
张庆云、张志毅主编的《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第3版)(精)》是“辞海版·汉语工具书大系”中的一种,共收反义词3000余组、17000余条。其中,大多为词,少量是语素或短语。本书所收大多是共同义素相同、词性相同、个性义素相对或相反的词;主要收录现代汉语语词,也兼收常见的古代汉语的词语;主要受普通话词语,也兼收常见的方言词语;主要收语文性词语,也兼收常见的百科性的词语。书中词目注汉语拼音,遵循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每个词目后有释义和举例。释义简明,指明反义词的基点和划定反义词的义域。举例尽可能注意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便提示反义词的多种用法特征。书后附有《词目音序索引》,查检方便,可供学校师生、语文爱好者与工作者、写作者与翻译工作者查检反义词。
《汉英英汉环境工程词典》除收录环境工程的核心词汇外,还选择了给水排水、供热通风、化学工程、水文、气象、地质等方面常用到的词汇,共12507条。
张庆云、张志毅主编的《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 第3版)(精)》是“辞海版·汉语工具书大系”中的一 种,共收反义词3000余组、17000余条。其中,大多 为词,少量是语素或短语。本书所收大多是共同义素 相同、词性相同、个性义素相对或相反的词;主要收 录现代汉语语词,也兼收常见的古代汉语的词语;主 要受普通话词语,也兼收常见的方言词语;主要收语 文性词语,也兼收常见的百科性的词语。书中词目注 汉语拼音,遵循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每个词目后有 释义和举例。释义简明,指明反义词的基点和划定反 义词的义域。举例尽可能注意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便 提示反义词的多种用法特征。书后附有《词目音序索 引》,查检方便,可供学校师生、语文爱好者与工作 者、写作者与翻译工作者查检反义词。
Longma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自1978年首次出版以来,深受全球英语学习者喜爱。此次,《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五版)》双解本传承以往版本的一贯特色,同时加入时代元素,让读者体验“鲜活”的当代英语,旨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交流、阅读、写作和翻译的全面解决方案。 收词全面:收录词条、短语和释义达230,000条,包含大量新词新义 解读文化:涵盖各种文化词目,帮助读者学习英语国家文化 例证地道:165,000条例证来自专业朗文语料库,原汁原味,自然真实 释义简明:所有词条用2,000个基本单词解释,浅显易懂,避免循环查证 详解难点:近700处“语法”专栏和“词语辨析”专栏,深入剖析语言疑难点 突出搭配:提供65,000项搭配信息,并设450余处“词语搭配”专栏,丰富表达,助力口语与写作 注重语用
本词典根据《牛津袖珍英语词典》(Pocke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很新的1版翻译而成,系POD很新双解版。本词典共收录词条、短语和释义120,000余条,不仅涵盖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所需的用语,还包含政治、经济、体育、文化、医学等各个领域的专业词汇。同时,本版特别增收了很多近几年才出现的新词(如app,defriend, phone hacking)、新义项(如link, poster, shortcut),修订了部分条目的释义、短语、派生词、词源和专栏。
该书收录3400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字头处附列相应的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草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共收录船舶轮机方面常用单词、词汇及有关缩略语词汇24400余条。内容包括船舶动力机械、船舶电气设备、轮机自动化以及轮机管理专业方面的词汇;与轮机专业有关的船舶驾驶、远洋运输业务、海上保险与法规、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词汇也少量收入。为方便使用者查阅有关常用资料,正文后有录7个。《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可供船舶轮机专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轮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海运院校轮机专业师生使用。
《英汉-汉英瓦楞纸箱技术词典》内容涵盖了造纸、瓦楞纸板制造、瓦楞纸箱加工中的送纸、印刷、开槽、模切、堆码、粘箱工艺和设备、瓦楞纸板和纸箱检验,同时也兼收了与此有关的化学、化工、电气、电子、机械、计算机、自动控制、物理、热工、仪表、现代企业管理、环境科学等方面的英汉、汉英词条共50000余条。词典编排采用英汉、汉英对照,按照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列出词条。
《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共收录船舶轮机方面常用单词、词汇及有关缩略语词汇24400余条。内容包括船舶动力机械、船舶电气设备、轮机自动化以及轮机管理专业方面的词汇;与轮机专业有关的船舶驾驶、远洋运输业务、海上保险与法规、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词汇也少量收入。为方便使用者查阅有关常用资料,正文后有附录7个。《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可供船舶轮机专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轮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海运院校轮机专业师生使用。
《新华大字典》第3版是《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后的修订之作。它是一部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全面体现国家汉字使用标准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品牌图书。该书收列单字14587个,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字。共设7大板块,14个功能项。包括(1)汉字属性:列出字形、字级、结构、笔画数、部首、五笔。(2)注音释义:更出汉字现代的音和义,释义准确,例证恰切。(3)文字源流:列出造字法,分析字形、字义和用法的源流演变。(4)四体书法:列出行、草、隶、篆四种字体,提供书法知识。(5)字的故事:提供与字头相关的历史典故,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6)辨析:对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字词进行辨析。(7)插图:配置精美插图1500余幅,形象直观地图解字义、词义。适合广大师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
《通用彝文字典》按“固定字形、字义,各按方言念读”的原则编纂而成,具有超方言的特点,其功用有二:1.用于深层次研究、整理彝文古籍。在共同考证、校正古籍记载内容的前提下,可将此字典中的本义字,替换原抄本中某些同音混用字,从而恢复各地流传彝文古籍“书同文”的原貌。2.用作彝族语言学、文字学、训诂学、声韵学、方言学和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各系列学科研究的工具书。《通用彝文字典》搜集、编人的字有:1.记录彝区共同词语的字和不同方言区特有的字。2.彝文古籍中记载古代人、事、时、地、物的本义字(不包括同音混用字)。《通用彝文字典》中所编人的字分别列为字头。在字头后面,标注各方言音点相同义项的读音。无相同义项的音点不注音。有的是字头前后词素的读音,或者与字头义项不对应的读音,用“()”号括住。按
本辞典精选了日本社会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谚语、惯用句、成语故事共计1200条。每个条目下包含谚语的日文说法、释义、例句以及参考等内容。讲解通俗易懂、便于查阅和学习。其中有近50个条目里特别设置了“背后的故事”这一环节,详细解说了谚语的来由,既能增加读者对谚语的理解,同时也能加深记忆。书中还配有近800幅插图,惟妙惟肖,生动有趣。此举了所有的同类书,使知识性和趣味性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堪称本书的一大亮点。
《 汉语大词典 编纂忆往》分往事回忆、学术评论、编纂花絮三部分内容,主要由《汉语大词典》靠前版的回忆性文章组成,主编为原《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办公室主任,作者均为参加靠前版编纂的编写者或编辑,孙厚璞等回顾了《汉语大词典》1986年出版靠前卷,1994年全书出齐。这在我国辞书编纂目前,是一个少见的盛举。它对我国迅速发展的汉语辞书编纂事业,起到了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作用。《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既收今词,又收古词,也收“不古不今”的语词,具有汉语词语的总汇那样性质的词典,供人查阅和参考。全书编写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所谓“源流并重”,是说每一条词语的解释都应尽可能依据历史原则,理清词义的来源和演变,发生和发展。在处理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关系时,又以词汇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最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