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航空航天缩略语词典》自2009年3月出版以来,得到广大航空航天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关注与厚爱。无论是出版者所在单位内部还是同行单位,对该词典的使用率都极高。科研工具书必须与时俱进、精益求精。本着这种精神,我们一直密切跟踪、关注高速发展的航空航天技术中出现的大量新的缩略语词汇,并广泛听取意见。经过近10年的积累,我们启动了第2版的修订出版工作,力求保持该词典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使之更加前沿、专业和准确。 第2版收录词条约39800条,增录了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编辑印发的《学科馆员简报》和航空航天专业技术文献里新出现的缩略语,删除了不常见的机构、学会/协会、学校等专用缩略语,以及非英语缩略语。同时,我们还更正了2009版中的个别印刷错误,统一了部分词条中英文词汇的汉语译文。 本次修订得到了航空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注音本)》初版於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新式学校所编纂出的语文识字课本。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商业钜子叶澄衷深感於自己“幼年未曾识字”之苦,於临终前倾钜资在上海虹口创建了澄衷蒙学堂。1900年至1901年,澄衷蒙学堂教员在校长刘树屏的带领下编纂完成了这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注音本)》。全书共四卷八册,收录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全书把汉字按天文、地理、人事、物性、词性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凡名字、动字等非图不能显者,均配以插图。时人评价此书“延聘通儒,精心考订,选字注句斟酌,完善缮楷绘图,皆出名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注音本)》的出版,对後来的近代教科书的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收录3400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字头处附列相应的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草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英汉冶金工业词典》以英译汉的方式收集整理出冶金工业相关词汇词条16万余条,涉及烧结、团矿、焦化、耐火材料、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湿法,台金、生物技术、粉末冶金、半导体材料、金属压力加工、金相热处理、铸造、焊接、机械、自动化、冶金建筑、物流运输、环境保护、安全技术、劳动保护、企业管理和计算机专业,兼顾有关地质、矿山测量、采矿、选矿等专业。还收录了与冶金工业紧密相关的其他专业词汇,以及相当数量的新词、新术语和新缩略语,尤其是湿法冶金方面的新词汇。此外,《英汉冶金工业词典》还收录了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订的与冶金工业相关的专业名词,以及国家、行业和企业制订的有关术语标准中的名词,开发了词典网络编纂系统,实现了词典数据的一次制作,多渠道发布,包含网络查询、APP查询等。
《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辞典》收录俗语(包括歇后语、谚语、惯用语、套语等)共计两万余条。这些俗语采自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上起宋元,下至清末,共计600余种。全书按音序编排,语目后有规范完整的释文、书证及各种副条形式。释文除了对俗语条目的通俗解释之外,还对某些疑难俗语、词汇有简明考证,独具匠心。选择书证时一般以著作年代和著作重要程度作为依据,适当照顾年代靠后、知名度不高的作品,尽量反映古代通俗小说俗语运用之概貌。意义相关联的主条副条集中在一起,使读者能从中看出俗语的地方变异和演变过程。附录有《主要引用书目》,收录宋、元、明、清通俗小说书目600余种,既能够反映本书扎实的资料收集功夫,也可为古代小说研究者提供一份详细的参考文献,极具目录学价值。
《古代汉语词典》自1998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经过去了15年,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此次修订,在释义和书证以及书写体例等方面做了大量查漏补缺的工作,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收集了古代正统书面语写作中的大量单字与词汇。第2版收录单字约14200个(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复音词约28000条。版收单字10000个,复音词24000条。
《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是2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行语的社会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0XSH013)的终成果之一,是我国个经级学术论证认可的新词新语辞典编纂项目。《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收词时段为1912年-2011年,即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至今。全书约350万字,分三卷:上卷(1912年-1949年)、中卷(1949年-1978年)、下卷(1978年-2011年)。每条词目下含注音、释义、例证、按语。按语是《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的创新特色,其内容除了对新词新语的由来与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外,还着重介绍它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介绍它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或数据,意在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为后世读者提供阅读帮助。《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正文后集中附列引用文献、参
《近代汉语大词典(套装上中下册)(增订版)》是一本解释自唐代至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口语词的工具书;共收词54426余条,为从事语言教学及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料。 《近代汉语大词典(套装上中下册)(增订版)》所收词目主要选自唐代至清代戏剧、小说、僧侣及宋儒语录等中常用而一般辞书极少收录的语词和部分短语。敦煌变文、诗词曲作品等亦为《近代汉语大词典(套装上中下册)(增订版)》所收词条的重要来源。 《近代汉语大词典(套装上中下册)(增订版)》词目下附两个书证,尽可能做到一为戏剧书证,一为小说书证或其他书证,以供比较,同时兼收部分诗词曲作品为佐证,而着重在元杂剧和明代小说。
《编纂忆往》分往事回忆、学术评论、编纂花絮三部分内容,主要由《汉语大词典》靠前版的回忆性文章组成,主编为原《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办公室主任,作者均为参加靠前版编纂的编写者或编辑,孙厚璞等回顾了《汉语大词典》1986年出版靠前卷,1994年全书出齐。这在我国辞书编纂目前,是一个少见的盛举。它对我国迅速发展的汉语辞书编纂事业,起到了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作用。《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既收今词,又收古词,也收“不古不今”的语词,具有汉语词语的总汇那样性质的词典,供人查阅和参考。全书编写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所谓“源流并重”,是说每一条词语的解释都应尽可能依据历史原则,理清词义的来源和演变,发生和发展。在处理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关系时,又以词汇意义为主。
《汉蒙常用词词典》是一本大型蒙古语语文词典,也是一本翻译现代汉语常用词的汉蒙对照词典。它收汉字3181个、词语(多字条)56000多条,并服务于初级和中等文化程度的汉译蒙翻译人员。 该项目是自治区成立以来规模、投入最多的民族文化建设研究项目。
《成语大词典》(新媒体版)共收成语18000余条,对每条成语进行了全方位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注音、释义、出处、例句、近义、反义、辨析、提示、用法等。并通过援引古代和近现代的经典著作,揭示成语的本源。n“新媒体版”包含纸质词典和APP应用两种使用方式,用户在购买纸质图书的同时也能享受移动终端应用。APP应用内容包括释义、短语、生词复习计划、音频等功能。科学、规范、实用、便捷。n
本书共收成语18000余条,酌情收列少量熟语。对每条成语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注音、释义、出处、例句、近义、反义、辨析、提示、用法、连用等。通过援引古代和近现代的经典著作,揭示成语的本源,阐释成语的含义、用法及流变,提供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例。配有900余幅诠释成语内涵的精美插图,具有的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