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装饰》栏目共分五篇:《史论空间》《个案点击》《设计实践》《民俗民艺》《教学档案》,每栏目的审稿编辑根据靠前很新的设计领域研究成果总结了很多新的研究视角、方法和路径。
《花园设计百科全书(全彩)》是一本综合性的花园设计,为每一座花园提供切实可行的新鲜理念。从成功彰显园艺风格、到种植与建设,涵盖所有花园中的实用信息,逐步指导你的创造过程。萃集各种灵感迸发的设计,从完备的花园到为小空间准备的精妙点子,也包括植物设计方案和硬质景观材料。无论是准备一个浩大的花园工程,还是脚下的一片小小花园,这本百科全书都能帮助你打造出的户外空间。
《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增订本)》是一本具有开创意义的论文集,它探讨了当代艺术的核心与边界关系。《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增订本)》所选的34篇论文将研究的问题放在文化、历史、社会及政治等背景中,探讨了媒体、建筑、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查制度、、后殖民主义、全球化、技术以及景观等方面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研究范本次修订新增了10篇文章,其大多是2005年后写的,反映了近十年来关于当代艺术的最近解读,尤其强调当代艺术里的政治含义和意义。编者意图通过这些新增文章来体现当代艺术理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时代性。
《通用设计方法》全面介绍了100种人性化设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技巧和研究成果。内容简明易懂,适合各行业设计师、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阅读。几乎所有的跨学科团队都可以将《通用设计方法》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设计项目中参考运用其中的设计方法。《通用设计方法》凝聚每种设计方法的精华,帮助设计团队选择和实施适合自己的设计文化,提供满足项目框架要求的最可靠的设计方法。
他以反时尚的姿态成为时尚大师。他改变了时装的意义,开创了全新的时尚美学。他是艺术家,是颠覆者,是诗人。他是“一只做衣服的动物”。他是山本耀司。 这本大开本豪华精装书,通过Yohji Yamamoto、Y’s、Coming Soon等品牌的创立发展,以及与建筑、电影、戏剧、文学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多维度地呈现了山本耀司四十年的“反时尚”设计之路,及其独特的人生轨迹。每一章都围绕一个特定主题——他的设计哲学,时装秀、专题展览、服装设计等展开,近千张高清全彩大图,诸多内幕初次披露,将一个神秘和反传统的时装设计师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书根据《装饰》栏目共分五篇:《史论空间》《个案点击》《设计实践》《民俗民艺》《教学档案》,每栏目的审稿编辑根据靠前很新的设计领域研究成果总结了很多新的研究视角、方法和路径。
这是一本研究世界纺织品艺术的经典著作。全书既有微观层面的分析,如对纺织品结构、种类、技术和组织方式等的呈现,又有宏观层面的论述,如对纺织品与人类语言模式、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关系的剖析。作者将世界范围内的历史织物和当代纺织品放在一起,论述范围涵盖了从古埃及刺绣布片到前沿的织物及数码印花织物。全书包含1000多张细节丰富的彩色插图,数量多、内容广、范围大、质量优、选择精,充分展现出纺织品的独特魅力,对专业读者而言极具参考、研究价值,对一般读者来说亦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文集: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增订本)》以27件有代表性的工业设计产品为切1949以时间为线索,用详尽的资料介绍了中国从1949一1979年这三十年间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变革。这些产品极具代表性,分“交通工具”“家用电器”“轻工产品”类,呈现新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不同层次。
《让-菲利普·郎科罗画家和设计师的生活》记录了国际知名的法国色彩大师让-菲利普·郎科罗的设计生活和日常的色彩练习,其中穿插以诸多色彩训练实例,既生动又有专业深度,揭示了一个设计师的成长过程和不凡的视野,对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和在绘画中重视色彩训练的人都极具参考价值。《让-菲利普·郎科罗画家和设计师的生活》为中英双语出版。
《20世纪现当代艺术史》以西方现当代艺术为主,介绍和分析20世纪以来主要的艺术运动、艺术理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既可做教材,也可以作为艺术爱好者理解现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入门读物。 在当代部分,《20世纪现当代艺术史》特别加入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及亚洲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们,并且重点对后现代时期以来的当代艺术和新艺术潮流进行比较详细和深入的分析评论。 书中介绍的所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都配有图片和文字阐释,希望帮助读者看懂作品,掌握艺术发展的脉络,了解现代和后现代时期的基本艺术理论,理解现当代艺术。
《中西方百年广告设计艺术(中国分册)》研究的主要内容即研究20世纪中国招贴艺术的风格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求关联性和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以设计事件和历史转型为横断面,研究20世纪中国招贴各个阶段发展的艺术特点;二是以具体人物为着眼点研究招贴发展不同时期的代表画家;三是以代表作、风格流派和跨地域招贴为典型案例来研究不同招贴作品的差异风格;四是以多样化手段为载体分阶段进行研究各时期招贴风格的关联性和差异性。
半部天马行空,半部现实人生。德国鬼才插画家克里斯托弗·尼曼在日常物体上涂鸦寥寥数笔,创作出令人捧腹的趣味画面,发掘寻常生活中的细微意趣;另一面,他将插画与文字结合,诙谐地讲述了自己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难题截稿日前发作的拖延症、瓶颈期的焦虑、在理想与金钱之间摇摆的两难……本书复刻的三百幅插画,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神奇混搭。本书收纳的每一段独白,抢先发售坦诚揭开,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痛并快乐着的伤疤。本书穿插的三则小故事,解构平淡日常,展露新媒体时代故事叙述的新方式。翻开书,你就已经进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旅程。
本书系基于学术史的视角,对1918年以来近百年中国设计研究的学术源流与学科建构展开的理论分析与综合思考。书中“设计研究”的对象,是包括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国家形象设计在内的各个创意设计门类,并涵盖动画、美术电影、摄影、视觉文化研究、创意产业等周边及前沿领域。这既是传播学与艺术学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也是广告学和视觉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中的前沿和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研究在民国初期即已发轫。1918年,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建立,设中国画与图案两系。在该校开学式之演说中,蔡元培指出:“惟绘画之发达以后,图案仍与为平行之发展,故兹校因经费不敷之故,而先设二科,所设者为绘画与图案甚合也。”百年以来,设计研究在中国逐步走向成熟。此时对百年中国设计学术历程展开总结和反思,将对于未来的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