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历史与艺术理论中心和国家艺术历史研究所于2008年12月5日和6日举办的 瓦尔特 本雅明之后的艺术史 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记录基础上整理而成。乔万尼 卡内里和乔治 迪迪-于贝尔曼从中精选了8篇角度各异的文章。这8篇文章把瓦尔特 本雅明 拱廊计划 所开展的研究和思维方法重新放置在艺术史内部进行探讨。 2022年恰是瓦尔特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本书的翻译出版亦是对这位忧郁的 土星王子 的纪念。
本册是《艺术哲学》第三编《尼德兰的绘画》,介绍尼德兰的绘画。《艺术哲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课时讲稿的辑录,也是丹纳*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他在书中提出决定文明的三大要素 种族、环境、时代,而这三大要素又决定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标准,即艺术作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集中程度,并由原则出发,阐述意大利、尼德兰和古希腊的艺术流派。
《中国美术史》以知识点的形式系统论述中国美术史的重点、难点内容,包括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近现代美术、中国美术综合知识七个部分。全书紧扣 艺术类研究生考试(专硕、学硕)、美术教师资格考试、艺术类大学生期末课程考试 的考试要求,在详细研究各专业方向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结合王树良、张玉花博士团队多年考前辅导的经验编写而成。集权威性、针对性、完整性、实用性于一体,反映了中国美术史科目考试的出题原则和考试动向。
《文人画概论》是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文学博士泷精一于 1922 年公开讲演的讲稿笔记,全书共分为六章。章文人画的起源,泷精一认为以王维为文人画开源之代表不无道理,但表明 六朝时已有文人而精画者 ,认为六朝文人攻山水之名家,唯有宗炳一人而已。第二章文人画的流派化,泷精一将文人画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第三章文人画的原理,泷精一总结并提出了文人画的四个原理。第四章文人画和南画,泷精一认为文人画是站在作者立场而言的,而南画和北画是就样式而言的。第五章文人画的精华,泷精一在此章中列举了他认可的中国文人画精品。第六章未来的文人画,泷精一倡导文人画复兴,认为虽然日本人与中国古代文人思想有异,但文人画仍可上溯其原理而学之。 泷精一熟悉中国画论的文献,对文人画的剖析缜密严谨,有其独到的见解。虽然当今学
象征主义艺术出现于 19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初,其影响波及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象征主义艺术家着迷于古老的神话学,试图挣脱由科学强加的理性思想的桎梏。他们希望超越可见的、理性的世界,到达纯粹观念的世界,不断靠近潜意识的极限。本书将带领大家去认识法国的古斯塔夫 莫罗、奥迪隆 雷东,比利时的费尔南德 赫诺普夫、费利西安 罗普斯,英国的爱德华 伯恩 琼斯、但丁 加布里埃尔 罗塞蒂以及德国的扬 托洛普等,那些在象征主义运动中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其代表作品。本书将带你快速准确地了解象征主义艺术。想了解更多艺术风格流派,欢迎关注 简明艺术史书系 。
《外国美术史》分为原始及古代美术、中世纪欧洲美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17世纪欧洲美术、18世纪欧洲美术、19世纪欧洲美术、20世纪现代美术、亚非拉美术八个部分。全书紧扣 艺术类研究生考试(专硕、学硕)、美术教师资格考试、艺术类大学生期末课程考试 的考试要求,在详细研究各专业方向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结合王树良、张玉花博士团队多年考前辅导的经验编写而成。集权威性、针对性、完整性、实用性于一体,反映了外国美术史科目考试的出题原则和考试动向。
本书是故园画忆系列中的一本,侧重介绍青岛近代地域文化和建筑,以青岛的近代建筑及其文化为主线,以钢笔画细致的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建筑,按建筑类型分为宗教建筑、教育建筑、金融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其他建筑等六部分。同时加入了一些对近代建筑及其文化描写和介绍的文字。
《艺术哲学》是美国当代美学家奥尔德里奇的代表作,原作出版于1963年。本书是奥尔德里奇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一本哲学意味较浓厚的美学著作。此书共分四大部分:审美经验、艺术作品、各种艺术、艺术谈论的逻辑。作者以十分简练、概括的笔法阐述了基本的艺术审美现象。同时,对当前西方流行的若干美学(包括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作了扼要的介绍,并结合艺术现象分析其立场观点,指出各流派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及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和倾向。
图腾史是人类社会生活史的重要一部分,本书便是一本研究图腾艺术的史前艺术史专著。主要叙述了图腾制的地理分布、图腾的文字、图腾的装饰、图腾的雕刻、图腾的图画、图腾的跳舞、图腾的音乐等。
本册为《艺术哲学》第五编《艺术中的理想》,阐述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标准。《艺术哲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课时讲稿的辑录,也是丹纳*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他在书中提出决定文明的三大要素 种族、环境、时代,而这三大要素又决定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标准,即艺术作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集中程度,并由原则出发,阐述意大利、尼德兰和古希腊的艺术流派。
《中国绘画史》是日本美术大家中村不折与曹洞宗僧人、法政大学讲师小鹿青云的合著。大正二年(1913)由玄黄社出版,并于1914年、1922年两次重印。该著远述上古,近论明清,对中国画坛兴衰、画风迁播,每从政治、社会文化乃至家族、师承等角度予以讨论,且重视传世画论、书论史料的引述,可谓言必有据。该著虽然试图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视角,基于中国文化自身发展脉络阐述中国绘画史,但对画坛流派、人物、画作的评论仍不出历来画论的评点式论断。总体来看,该著有视野,有深度。作为中国绘画史草创期的通史性著作,该著承前启后,开一代风气,对中国绘画史的编纂亦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本书系统介绍了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内容涵盖从超现实主义运动萌芽,到20世纪20年代在欧美蓬勃发展,再到二战后跨越国界普及的全过程。书中结合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解析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特色,如探索潜意识、梦境、自动绘画等。全书配有大量作品作为视觉呈现,使这些抽象的艺术风格更为直观。本书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可以使读者快速掌握和了解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本书适用于想要了解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读者。
本书图文并茂的记录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教师李飒意大利艺术之旅的所见所闻。试图对意大利艺术、文化、历史的全方位探寻,找到一种艺术与大众沟通交流的途径,通过旅行对西方的历史和文化有更多的认识,提供一种观看西方当代艺术的角度和方式。引起大众对艺术的兴趣,以提升大众的艺术修养。
金城( 1878 1926 ),自幼嗜画,兼工书法、篆刻及古文辞,曾留学英国习法律,获法学博士。 1912 年,金城发起并参与北平古物陈列所的建立与展览规制的制定,是中国现代博物馆的奠基人之一。 1920 年,金城与周肇祥等人筹办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并联合陈师曾等人与日本传统画界共同举办 中日联合绘画展览 ,对于推介京派传统画家起到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本书收录了吕鹏、张涛、倪葭、杭春晓等艺术史学者的研究文章,着力刻画其作为艺术策划人、经纪人的角色,并通过其所办艺术社团、展览、出版物以及其著述、作品展现其艺术理念。
《后印象派》以短小篇幅、精彩案例详细介绍了后印象派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代表艺术家及经典艺术作品。书中重点介绍了印象派的代表艺术家,如塞尚、梵高、高更、劳特累克,并对这些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进行剖析,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短小精悍的后印象派艺术史,为读者展示了后印象派艺术的精髓。本书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可以使读者快速掌握和了解后印象派艺术的精华,本书适用于想要了解后印象派艺术风格的读者。
任天堂的系列游戏《塞尔达传说》从诞生至今,跨越近40载的岁月长河,游戏持续推陈出新,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绚丽多彩的幻想世界, 着无数玩家踏上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冒险之旅。本书不仅梳理了该系列游戏的发展历程,还收录关于该系列游戏的一些专题访谈和短篇文章,旨在为读者揭开这一系列游戏的幕后故事与种种趣闻。即便你并非《塞尔达传说》系列游戏的粉丝,也无法忽视这一系列游戏的巨大影响力。希望你喜欢阅读本书,就像玩家喜欢这个系列的游戏一样。 本书适合《塞尔达传说》系列游戏、任天堂游戏的爱好者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