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克莱斯勒(FritzKresler)1875年生于维也纳,1962年卒于纽约。克莱斯勒从儿童时代就显露出非凡的音乐天才,7岁进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从奥尔和黑尔梅斯贝格学习小提琴,13岁首次到美国旅行演出,受到观众的赞赏。回欧洲后,他放弃音乐生涯,在维也纳学医,1899年开始恢复小提琴生涯。从此,他那的技巧和独特的音色使他成为国际小提琴家中的佼佼者。n 作为作曲家,克莱斯勒同样才华出众。他运用古典、浪漫与现代手法创作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而其中尤以小提琴小品尤为出色。他的这些小品已经成为小提琴文献中的经典之俐小提琴空们的返场曲目,无论是正式演出、小型私人音乐会还是演奏者自娱自乐,这些乐曲都佳选择。
《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集》包括了莫扎特在曼海姆时期(1778年)之后完成德所有钢琴和小提琴作品,其中有两首变奏曲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它们的创作年代可追溯到创作《后宫诱逃》时期。在补遗中可以找到下列未完成的奏鸣曲:莫扎特于1782年为其妻创作并由好友、修士马克西米利安·施塔德勒(1748-1833年)完成的K.402(385e)和K.403(385c)。K.404(385d)和奏鸣曲K.372的快板只有零星片断,故而未收录其中。莫扎特少年时期至1778年之后的类似作品也未收录,这些作品为:K.6-9;与之对应的版本是K.10-15(1762-1764年);K.26-31(1766年);K.46d和K.46e(1768年)。“浪漫奏鸣曲”K.55-60(见209c-h)和奏鸣曲K.61(见290a)毫无疑问是伪作,现被确认是H.F。劳帕克的作品。此外,该曲集还收录勒钢琴奏鸣曲K570,但此曲自1796年由阿塔利亚出版公司在维也纳出版以来,一直以小提琴奏鸣
《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修订版)》自2001年重新编订出版后,作为一本小提琴入门教材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广大读者好评。随着我国小提琴教学的发展,这本《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各种同类教材的冲击。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大家发现,尽管每一种教材都有其特点,但是《霍曼教程》仍以通俗流畅的乐曲,好听的二重奏而深受人们喜爱,始终保持着其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后者,让初学者在演奏二重奏中掌握各种基本技巧的同时,也融进了合奏练习,增强了音乐感,这正是《霍曼教程》的精髓。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使用《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修订版)》,增强学习效果,本次修订特制作了附赠CD,收入教材中二重奏部分曲目的录音,目的是为了强化这些二重奏乐曲在教学中的实践作用,使学习者在使用这些录音配合练习时,既培养了音
《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修订版)》自2001年重新编订出版后,作为一本小提琴入门教材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广大读者好评。随着我国小提琴教学的发展,这本《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各种同类教材的冲击。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大家发现,尽管每一种教材都有其特点,但是《霍曼教程》仍以通俗流畅的乐曲,好听的二重奏而深受人们喜爱,始终保持着其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后者,让初学者在演奏二重奏中掌握各种基本技巧的同时,也融进了合奏练习,增强了音乐感,这正是《霍曼教程》的精髓。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使用《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修订版)》,增强学习效果,本次修订特制作了附赠CD,收入教材中二重奏部分曲目的录音,目的是为了强化这些二重奏乐曲在教学中的实践作用,使学习者在使用这些录音配合练习时,既培养了音
《小提琴视奏进阶教程》是公认的英皇考级三位一体考试中小提琴视奏类教材,由保罗?哈里斯教授编著。教材共8级,每级以阶段来划分内容,每个阶段包括节奏训练、旋律训练、练习前的准备、即兴演奏、独立练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包括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乐曲等,每级除了各阶段的学习内容,还包括一些辅助性的文字说明,如训练安排表、前言、训练黄金法则等,对教材的使用进行了有效地补充。本套教程根据我国学生小提琴学习能力以及视奏能力的现状,将8册划分为3册,1-3级合为一册(初级),4-6级合为一册(中级),7-8级合为一册(高级)。 本册是初级,包括D大调、A大调、G大调、e自然小调、g小调等的四二拍、四三拍基本律动、力度记号、渐强与渐弱、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跳音与拨弦、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和后十六)等训练内
本书精选了普罗科菲耶夫三首经典小提琴曲目,包括一首独奏曲、一首小提琴重奏曲、一首套曲。都配以严格修订的指法、弓法,并附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