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描述了作者在数十年的舞蹈创作中的心得与体会,正文中还有对参与表演作者创作的舞蹈作品的演员的访谈录。另外这本书前面有舞蹈剧照的彩页,增加了整本书的可阅读性和趣味性。整本书围绕着舞蹈编导创作中的要素,如审美、原风格与再风格、形象、符号及符号的意义、意象、形式意味、音乐等展开,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现代舞蹈编导创作中融入传统舞蹈的元素,并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该书系沈阳音乐学院舞蹈教育教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从 基本概念 基本训练 腰部的基本训练 基本舞姿训练 移重心训练 技术技巧 复合技术技巧 女班、男班训练组合 等内容对中国舞基本功的训练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展示。此书为舞蹈专业教师、学生,提供了一个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范本,并将对舞蹈专业学生进一步演绎中国舞及其他舞种奠定了基础,也可供舞蹈业余爱好者了解、学习中国舞之用。
关于哈罗德·品特,“品特式”(Pinteresque)已经成为一种引起全世界戏剧理论家广泛关注的戏剧风格。类似于哈罗德·品特戏剧或具有品特戏剧特征的即为“品特式”。要研究一种戏剧风格或传统的形成,离不开对其采用的艺术创造手段的分析。本文认为,对具有“叙事”特征的艺术手段的大量采用,是造就“品特式”风格的重要原因。
本教材 章先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对体育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理念进行系统阐述,说明以英歌舞进校园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撰写教材是传承和弘扬好中华 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举措;第二章和第三章则对英歌舞渊源流变和各种风格流派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第四章至第八章是动作教学部分,第四章介绍英歌舞的基础动作、第五章介绍英歌舞的基本组合、第六章介绍英歌舞的常见套路组合动作、第七章介绍英歌难度组合,整体上循序渐进;第八章专门介绍了女子英歌舞的动作组合,使喜欢英歌舞的女生也有适合自己的动作套路可以学习。
淅江艺术研究院刊物《文化艺术研究》从2019年开始开辟“吕艺生谈舞蹈专栏”,由吕艺生每期写出一万多字的文章,要求吕艺生将其一生对舞蹈研究的各种观点、见解都集中撰写出来, 以栏目名称“吕艺生谈舞蹈”为书名出版。现将已经写出并发表的文章《舞蹈本体论钩沉》 《中外舞蹈“反向交替”现象的启示》 《当代中国舞风解析》 《舞蹈规范纵横谈》 《“美,是舞蹈艺术 本质的特征”吗》 《哲学家为何忽略了舞蹈》 《简析舞蹈美学的逻辑起点》 《舞蹈表演理论探秘》 《舞蹈学方法论再思考》 《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追索》 《再谈“大舞蹈观”》 《舞蹈思维问题》等12篇论文作为作者阶段性研究成果集结出版。
本书作为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民族舞蹈课程用书,其主要内容分为七章: 绪论 朝鲜族舞蹈技术技巧 维吾尔族舞蹈技术技巧 蒙古族舞蹈技术技巧 藏族舞蹈技术技巧 傣族舞蹈技术技巧 彝族舞蹈技术技巧 ,计30余万字。书稿以民族为单元,每一章都对所写的民族舞蹈及其技巧有一个整体性的概述。每一章分为 徒手技巧 和 道具技巧 两大类,而在各类技巧中又按 原地旋转 移动旋转 跳跃技术 和 翻身技巧 等进行编写。各章除介绍舞蹈概述、技术技巧的相关内容外,还设计了测验题和答案,便于教学开展。
《中国古代乐舞史与文献研究》本书主要对中国古代乐舞的产生方式、内容,以及中国古代乐舞史与文献中与乐舞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以史料文献为依据,梳理原始乐舞的发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乐舞所具有传承性的共同特征和各具特色的乐舞形态与乐舞现象等,探究乐舞特征形成的缘由和流变等问题,分析中国古代不同场合乐舞表演的内容、形式、艺术特征、功能目的等,同时研究与乐舞相关的著作、辞赋、诗词、舞谱,以及历史遗存中的乐舞图画、壁画、岩画与雕塑,力求还原中国古代乐舞图景,传承中华 传统乐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