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木雕萌物研究室:从设计到实作,手工雕刻技法完全拆解
    •   ( 1077 条评论 )
    • 许志达 著 /2022-09-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全面讲解了纯手工立体木雕的制作技法,不用大型工具,只用一把小刀就能完成。从设计图稿绘制,到黏土参考物的制作,再到木雕造型的合理顺序,层层拆解,让零基础的读者也能从0到1制作出木雕作品。包含详细的锯、切、敲、锉、槌等基础刀法,浮雕、圆雕、拼接等造型方法,从立体木雕原理出发,从饰品小物到牵线木偶等大型木作,全面讲解各种类型的作品制作方法。全书包含近20个治愈系萌物的详细制作过程,还收录作者多年积累的木雕私家秘诀,包括木材的选择、刀具自制等相关知识。

    • ¥34 ¥68 折扣:5折
    • 中国雕塑史
    •   ( 486 条评论 )
    • /2023-08-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本书根据梁思成1929年 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 中国雕塑史 期间的讲课提纲整理而成,从上古到元明清,搭配图片,结合名家收藏、历代典籍和当时东西方艺术理论,对包括青铜器、玉器、建筑、佛造像等在内的中国历代雕塑艺术进行简明扼要、精准得当的梳理、介绍和评价,迄今为止仍是中国古代雕塑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 本书1998年在百花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并与2006年再版。本次出版结合之前版本《中国雕塑史》的读者反馈,对原文的文字、章节、插图等进行优化,增加新版本的专业性、严谨性,以适应当前雕塑艺术和古建筑领域专业研究者、爱好者及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

    • ¥24 ¥48 折扣:5折
    • 雕塑的故事
    •   ( 1272 条评论 )
    • 安东尼·葛姆雷 著,王珂 译,理想国 出品 /2021-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雕塑是什么?雕塑可以调动人的身体,甚至操控人的身体,进而通过身体来影响人的思想。雕塑是一种行之于物的思维方式。它就像炼金术,能够将一块黏土或石头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雕塑的基本前提,回应了由来已久的观点 物质至上 。在这个虚拟数字时代,雕塑依然是质疑世界,以及地球的重要方式 前者由我们所创造,而后者是我们创造的来源。 雕塑家安东尼 葛姆雷与艺术史学者马丁 盖福德围绕关于造型艺术的十八个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 雕塑是什么 对话,结集成册,是为《雕塑的故事》。在这部近四百页的图文对话集中,读者借助两位对话者的视角回顾了史前时代至今的人类造型史,涵盖了出自部落巫师、无名工匠、伟大的雕塑家,直至当红艺术实践者等创造者之手的艺术杰作。 雕塑是什么?本书的探索早已突破了所谓 "雕塑 "的传统疆界。《雕塑

    • ¥202.6 ¥298 折扣:6.8折
    • 中国雕塑史(大村西崖1915年初版,中国雕塑“四大名著”奠基之作)
    •   ( 940 条评论 )
    • 【日】大村西崖 著 ,范建明 译 /2020-07-01/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中国雕塑史》(原书名为《中国美术史 雕塑篇》)首版于1915年出版,是大村西崖关于中国美术研究方面*代表性的著述。作者大村西崖为编著本书,可谓以非凡之热诚、惊人之毅力,搜集中国雕塑史料巨细无遗,并条分缕析,分类排列,又加以犀利之论评。该书以时间为经,作品为纬度,上启于太古本,止笔于五代,至成书时书录记事凡一千二百余项,金石碑铭凡两千六百余种,附录珍贵图片978 幅,纵横交织,图文并茂,使得中国几千年雕塑历史的发展轨迹有案可稽,历历在目。中国学者罗振玉、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关野贞等也都亲自为此书做了序。 《中国雕塑史》对当时及其后的学界影响甚大。梁思成于1929至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时,就曾参考过此书。 中国学界至今仍将大村西崖的《中国雕塑史》和常盘大定、关野贞合

    • ¥149 ¥298 折扣:5折
    • 雕塑艺术1(上下两册)41位艺术家120款原创设计15部制作攻略6篇专业访谈全流程探秘手办雕塑模型幕后故事 潮玩手办模型
    •   ( 448 条评论 )
    • (日)玄光社 /2023-08-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集结数十位造型艺术家,揭秘设计制作背后的故事。想知道自己心爱的模型从设计到出荷需要多久吗?想知道一流手办模型展览会的参观攻略吗?想了解知名的手办生产厂家、手办制作公司的秘辛吗? 41位一线造型艺术家、120项原创设计、15部制作攻略、6个艺术专栏、6篇独家访谈,从设计灵感、创作背景、爱用工具、制作过程、工作习惯、多视角诚品展现,一场纸上的造型展览与分享之旅,那些让你无尽欢喜、感叹惊奇、渴望拥有的 传奇 之作,尽在这里。 在书中你可以看到什么? 例1 造型艺术大家、人气插画师、涂装特效先锋、新秀原型师集结 顶尖作品、创作灵感、制作过程、常用工具、工作习惯等。 例2 横山宏X大畠雅人联名企划对谈:从创作灵感到合作趣闻。 例3 涂装大家田川弘的拟真模型涂装讲座 皮肤基本色秘诀大揭秘:白色、红色、亮洋红色、水手

    • ¥79 ¥158 折扣:5折
    • 龙门石窟:石刻巅峰的前世今生
    •   ( 193 条评论 )
    • 温玉成 /2024-02-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其为 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梁思成先生认为龙门卢舍那大佛 不独为龙门数万造像之最伟大、最优秀者,亦唐代宗教艺术之极作 。龙门石窟是古代中华文明巅峰期的杰出代表。该书由龙门石窟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龙门石窟研究院名誉院长温玉成先生撰写。作者以独特的方式,从皇家典范、石刻巅峰、龙门往事、龙门旧影、龙门古诗等几个板块,以不同方式切入,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站在大的历史视角观照龙门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多层面、多视角讲述了龙门石窟的历史,赏析了龙门石窟的雕塑和碑刻,展现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绝美风采。全书载有大量珍贵图片和历史档案,有面有点,有宏观有微观,有历史有现实,有内容有颜值,立体生动严谨地呈现了龙门石窟的魅力。

    • ¥59 ¥118 折扣:5折
    • 和光静影·云冈石窟造像——大画幅黑白胶片摄影
    •   ( 22 条评论 )
    • 三晋出版社 云冈研究院 编 /2023-09-30/ 三晋出版社
    • 开凿于1500年前的云冈石窟,是东方佛教的初始圣地。中西文化在此汇聚、碰撞、交融,绽放出无比绚丽的艺术之花。 起源于100年前的大画幅摄影,是摄影领域最古老的技艺之一。它在图像质感和细节的表现力上,有着数码摄影无法替代的效果。 本书采用古朴的大画幅影像来记录古老的云冈艺术,以36开小开本的形式呈现,尺寸为10.5*14.3cm。书内每一页正面为造像细节高清图,背面为造像名,装订成册。全书共118页。 小巧而精致的外观,极具审美意趣;能180 展开的装订样式,使翻阅毫无障碍,读者可将小书捧于手心,沉浸式欣赏造像的每一处细节。

    • ¥66.6 ¥98 折扣:6.8折
    • 飞廉 : 冈田惠太造型与雕塑作品集
    •   ( 51 条评论 )
    • 毛伟 译 /2024-05-01/ 重庆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冈田惠太的造型雕塑作品的展示集及制作过程讲解集,书中做工精细又极具想象力的雕塑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全书图片摄影技术高超,排版精美,还原了冈田惠太作品的精美细节,使读者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位美术设计师的一流作品。本书书名 飞廉 ,在中文里有 风神 之意。作者冈田惠太生长在日本这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一直进行作品创作至今。《飞廉》一书是他多年努力积累结出的果实,作者希望它不仅可以在日本被大家看到,希望它也能乘风跨海到达世界各地的人们手中。 书中不仅有超高清的雕塑作品全方位展示,更珍贵的是详细的制作过程图解,对读者来说,能够进一步了解一件精美的雕塑作品是如何制作成型的,对于美术专业从业者来说,也是难得的珍贵的学习资料。冈田惠太创造的雕塑作品,形象饱满生动,极具叙事性特征,形态具有

    • ¥64 ¥128 折扣:5折
    • 中国彩塑艺术
    •   ( 223 条评论 )
    • 胥建国 /2020-10-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历史角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彩塑艺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结合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全方 位阐述了不同朝代彩塑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总结了传统彩塑在千百年间形成的造型观念、表现方法,对中 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诸多问题做出了客观精辟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当代彩塑教学、创作实践和 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对弘扬民族艺术、促进当代雕塑艺术多元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 义和长远影响。

    • ¥85.3 ¥128 折扣:6.7折
    • 最后的光亮:杭州飞来峰元代造像研究
    •   ( 19 条评论 )
    • 朱晨 /2024-08-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书试从飞来峰元代造像的相关资料出发,通过对其造像题记的深入研究,凭借实地勘察与典籍互证、区域分析与图像比较等手段,提出飞来峰元代造像是由杨琏真加及其子杨暗普两代人共同主持镌造的观点。又在经过对西夏、元两都及杭州地区原有造像题材及样式的分析比较后,得出飞来峰元代造像中的汉传题材及部分样式是对本地原有题材的合理承继,而有些汉传造像样式与梵相又共同来自于西夏等地,并在梵相中保留了藏西和卫藏两大造像样式特点的结论.

    • ¥34 ¥68 折扣:5折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出土及传世造像
    •   ( 12 条评论 )
    • 总主编 高建平 王敏庆 杨小娟 吴源虹 著 /2024-05-10/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发展,成就了独具特色的东方佛教造像艺术。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石窟和地面寺院的造像之外,还有很多传世之作及随着考古事业发展而发现的深埋于地下的造像艺术。这些造像由于大多已脱离了原始的环境,其所蕴含的宗教意义逐渐减弱,而审美意义则凸显出来。其材质丰富,不仅有常见的石刻、木雕,还有金铜、漆器以及陶瓷等。这些造像时代不同、材质不同、制作手法也不尽相同,却在遵从经教典籍的同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学样态,带给人们别样的视觉盛宴。

    • ¥544 ¥800 折扣:6.8折
    • 梁思成眼中的中国雕塑史
    •   ( 4 条评论 )
    • 梁思成 /2025-04-28/ 中国画报出版社
    • 本书根据梁思成先生1930年在东北大学授课时所用讲义整理而成。讲义成稿时作者尚未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而且当时内的考古工作刚刚展开,很多重要的历史遗址尚未发掘,相关资料较为欠缺,所以文中实例多引自外国学者的书籍或国外博物馆藏品。原稿言简意赅,仅有文字。本社在编辑过程中,根据内容适当选配了一些图片,仅供读者参考。 本书提纲挈领地归纳梳理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是那些想要快速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读者的入门指南。

    • ¥34 ¥68 折扣:5折
    • 青莲朵朵:圆明园的石刻
    •   ( 217 条评论 )
    • 刘阳 /2022-01-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青莲朵朵:圆明园的石刻》系统介绍了圆明园现存御笔石刻,有的在圆明园遗址出土,有的流失在北京城大小院落内,都有较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这些石刻主要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皇帝的御笔,大多数常年存放在私人或单位大院内,鲜为人知,拓片更是从来没有公布过。尽管历经岁月沧桑,很多石刻御笔已经风化,字迹模糊不清,却是清代皇家石刻的精品,对研究圆明园流散石刻及清朝皇帝书法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66 ¥99 折扣:6.7折
    • 山西国宝精华·云冈石窟造像——大画幅黑白胶片摄影
    •   ( 6 条评论 )
    • 三晋出版社 云冈研究院 编 /2023-09-30/ 三晋出版社
    • 开凿于1500年前的云冈石窟,是东方佛教的初始圣地。中西文化在此汇聚、碰撞、交融,绽放出无比绚丽的艺术之花。 起源于100年前的大画幅摄影,是摄影领域最古老的技艺之一。它在图像质感和细节的表现力上,有着数码摄影无法替代的效果。 本书采用古朴的大画幅影像来记录古老的云冈艺术,以8开单页的形式呈现。每张单页尺寸为26*37cm,正面为造像高清大图,背面为此造像的中英介绍。书中共有42张单页。 大画幅胶片摄影呈现的高品质图片,忠实还原了云冈石窟造像的原貌,让我们有机会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 书壳为 信封 的样式,借用 邮件 的概念建立起 古与今 艺术与现实 对话的桥梁。

    • ¥250.2 ¥368 折扣:6.8折
    •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器与像:中国古代器物的雕塑语言研究
    •   ( 3 条评论 )
    • 王礼军 著 /2024-12-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 器与像 中国古代器物的雕塑语言研究》为中国雕塑博士文丛之一,作者王礼军。本书突破以往学界对器物与雕塑概念的常规理解,将器物纳入到雕塑的话语体系中来,针对器物的造型展开分析与研究,论述其雕塑性语言表达方式和特征,由此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雕塑的范畴和定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雕塑实际上是 器 与 像 的造型传统,对中国古代器物的雕塑语言研究也就是对这一造型体系的梳理与建构。 器像 造型语言体系的建构与确立,对中国古代雕塑的理解与当代雕塑语言的再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 ¥49 ¥98 折扣:5折
    • 丝绸之路艺术:龟兹造像
    •   ( 145 条评论 )
    • 张泽珣 /2022-09-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张泽珣在澳门大学研究项目的部分重要成果。本书将新疆龟兹石窟造像艺术作为研究的材料,揭示出新疆古龟兹造像与犍陀罗艺术、秣菟罗艺术文化的关联。在相互往来交流影响中,中原文化艺术沿河西走廊抵达龟兹,对龟兹造像的汉化产生了影响。本书所讨论的作品,主要收藏在新疆龟兹研究院、德国柏林亚洲艺术馆和法国吉美美术馆。本书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包含《龟兹作为古代中外佛教泥塑相互影响的枢纽初探》《众生万象:龟兹造像中的婆罗门形象》等重要文章。

    • ¥99 ¥198 折扣:5折
    • 软雕塑艺术美学研究
    •   ( 9 条评论 )
    • 韩璐 /2024-08-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书关注与探讨软雕塑之于传统雕塑的突破与改变。全书共分五章,由表及里的探究了软雕塑艺术全新的美学样态,是如何建立在不同于传统美学的、消除艺术神圣感的,基于生活的流动性、日常性、反思性的逻辑关系的生成。本书以解析软雕塑艺术的概念入手,从软雕塑艺术的材料语言、造型语言及空间语言三个维度,来揭示软雕塑艺术有别于传统硬质雕塑的美学特征,并将其置放于艺术与生活关系发生巨变的语境之下,探究软雕塑艺术全新美学样态形成的原因,旨在借由生活与身体感知的关联之于软雕塑艺术,引发人们对艺术、生活、社会、人的自我关注等现实问题的思索。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塑绘一体
    •   ( 3 条评论 )
    • 曾齐宝 /2024-10-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 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塑绘一体》为中国雕塑博士文丛系列之一,中国传统雕塑无论在技法特征,还是审美意趣上与绘画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作为绘画主要表现手段的色彩和线条,却也是中国传统雕塑最主要的技法特征。还有,如 立体山水画 一般的山水塑壁与山水画也有密切的联系。本书将这些特征称之为塑绘一体。在中国传统雕塑理论缺失的情况下,它是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门径,也是是中国传统雕塑品评的重要依据。大体来看,可从色彩美、线条美和意境美三个角度,并参照绘画对其进行评价体系和范畴的梳理。

    • ¥39 ¥78 折扣:5折
    • 借鉴与选择:中国现代雕塑中的法式和苏式体系研究
    •   ( 3 条评论 )
    • 陈涛 /2024-1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19世纪中叶以来,在西学东渐中,法国式样的雕塑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被引入中国。在以俄为师的热潮中,苏式雕塑同样被引入中国。那么在摄入法式和苏式体系这些异域的文化资源和雕塑表现形式的具体情况下,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识别力以及眼光和雕刻学习基础,最终这种外来文化吸收和影响造就了什么样的中国雕塑的面貌和具体的雕塑形式和风格,以及精神内涵方面的嬗变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甚至对今天的中国具象雕塑发展、走向有何启示,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问题及其意义所在。

    • ¥39 ¥78 折扣:5折
    •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中国雕塑公园研究1985—2020
    •   ( 3 条评论 )
    • 闫坤 著 /2024-12-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雕塑公园是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民主进程的产物,它是一种城市主题公园,是一个在可开放参与的特定区域内,由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所决定,以户外雕塑艺术的放置与展示为核心内容,并营造与之相匹配的环境,服务公众、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一种公共空间;其中,公共性是其能否成立的重要标准。本书以中国雕塑公园为研究对象,提出 整一视角 是认知雕塑公园的一种判断方法,它是在实践经验与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 主体、环境、作品、资金、经营 五个指标,将雕塑公园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细化到具体环节之中,五个指标受制于公园所处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公园形态与特点,是理解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的重要参考。

    • ¥44 ¥88 折扣:5折
    •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叙事的雕塑:《收租院》雕塑的叙事性研究
    •   ( 3 条评论 )
    • 陆云霞 著 /2025-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书为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 之一,试图以叙事学、图像学等理论作为研究基础,重新梳理《收租院》的构建方式和雕塑形态。本书结合图像和文本的综合对照,通过对 收租院 的主题设定、雕塑媒介针对主题在图像叙事结构中的重组,以及现场对雕塑语言的整合这三个方面来系统化地展开讨论。从横向分析上,逐一明确作品的构建方式和雕塑形态;在纵向分析上,通过从表层的形式语言到深层的社会语义解读,探讨在公共空间中政治观念与雕塑的生成和互动关系。通过对《收租院》中的雕塑叙事表达的微观探查,开启我们对中国当下的公共雕塑、叙事性雕塑、重大主题雕塑等方面的思考。

    • ¥39 ¥78 折扣:5折
    •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动态雕塑实践研究
    •   ( 2 条评论 )
    • 张升化 /2024-10-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 动态雕塑实践研究》为中国雕塑专业博士论文丛书系列之一,张升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长期致力于动态雕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为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国际动态艺术组织中国分会副秘书长,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项目主持人。本书以动态雕塑为研究对象,以深入动态雕塑的具体认知为目的,在前述基础上,梳理动态雕塑基本分类、作品案例等,研究影响动态雕塑创作实践的关联因素、指导方法策略等。

    • ¥39 ¥78 折扣:5折
    • 中国雕塑博士文丛·从雅典到长安:王子云中国雕塑史研究的历史贡献
    •   ( 1 条评论 )
    • 项祎 著 /2025-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王子云先生是中国美术考古事业的拓荒者,他发起并建议组建了中国首个官方艺术文物考古团体: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他也是中国编写中国雕塑艺术通史的第一人。本书分五部分论述王子云中国雕塑史研究的成就及其历史贡献。探讨了王子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方面的研究影响了多个学科,他的考察践行影响到中国美术考古学科的建立;他的美术史研究方式推动了美术史学的现代转型。同时,王子云先生的著作以及他的考察深刻影响到了中国美术教育,特别是中国雕塑教育。

    • ¥39 ¥78 折扣:5折
    • 从形体到身体:中国现当代雕塑身体维度研究
    •   ( 5 条评论 )
    • /2024-08-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从形体到身体:中国现当代雕塑身体维度研究》为中国雕塑博士文丛系列之一。本书从哲学、社会学的身体观念出发,通过社会对身体的形塑、雕塑中的身体形象、雕塑家的身体、观众的身体,以及材料、场域、观念的具身性呈现等维度,展开对中国现、当代雕塑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身体观和身体现象的讨论。本书把身体作为载体,从形体到身体,从空间到场域,从物理的材料到具身感知的材料,梳理出中国雕塑发展的身体维度。在拟像和拟真的世界里如何保持身体的在场,对雕塑实践有着指导的意义。

    • ¥39 ¥78 折扣:5折
    • 抽象雕塑
    •   ( 37 条评论 )
    • 张磊 /2022-06-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世纪中叶至今,雕塑艺术经过了各种思潮和流派或剧烈或平缓的起伏跌宕、分离转合。部分雕塑家在其构造形式和创作理念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和变化,经历了从具象表现到抽象表现的转变,形成了当今风格多样的雕塑世界。抽象雕塑从诞生到成熟,产生了多姿多彩的作品,为人们增添了更丰富的审美感受。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现代化,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呈多向性发展,抽象表现形式已经成为雕塑家表现个人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今的雕塑界是多元的、开放的,雕塑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创作理想选择雕塑表现手法。在当代大的文化环境下,雕塑的构造形式更加多样化,抽象雕塑作为艺术现代性的一种造型形式,当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后续力。抽象雕塑与具象雕塑绝不是敌对阵营一般水火不相容,也不应有什么主流非主流之分。 本书在梳理

    • ¥39 ¥7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