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手写、绘画、编织、建造、弹奏、放风筝、讲述都可视为制作。本书系统提出了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学、建筑学中会通的 制作 思想,主张通过开放学科对话,由内部认识的 做中学 和 知行合一 的方式来探究学问,进行超学科的思考、行动和研究。对材料与形式、设计的意义、景观感知、有生性、个人知识和用手行为等议题的探讨,结合了多元视角的制作案例和实验:从史前石器制作到中世纪大教堂建造,从圆形土丘到纪念碑,从放风筝到绕线绳,从绘制到书写,诸此种种,所涉学科视野不囿于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学、建筑学,更旁及文学、哲学、现象学、心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
在时间洪流中 沉淀百年 的植物与工艺之书 新艺术 大师莫里斯 皮亚尔-韦纳伊创作 集 植物装饰 艺术之大成 陶瓷、墙纸、梭织布、首饰工艺与金银细工 细数 15种装饰工艺的传统面目 鸢尾、百合、蒲公英、常春藤和雪花莲 唤醒 70种植物形态的大师手绘 在200多幅装饰设计案例中, 见证植物 从形态到纹饰的蜕变 , 领会装饰艺术家的通才与 返璞归真 百年前,工业运动已经兴起,但世界远没有现在流转得那么快。一位秉持着 手工 与 自然 信念的艺术家,在老师的工作室里苦学多年、也独立创作多年后,决定为手工艺撰写一本书,为以自然为归属的装饰艺术撰写一本总结性的著作。他希望有人能够记住在工业之前手工艺的面目,更希望他们一代一代之间传承的、对家与自然的信念在加速演变的世界中仍能为人的生活带来宁静和滋养。 他行走在乡间、在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远古彩陶、青铜时代、瓷器中国三部分。分别讲述了我国彩陶、青铜器、瓷器的发展历史和造型特点,介绍不同器物图案从发生到历代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着重介绍重点纹样的造型特点和文化风格。同时结合上百幅纹样图案摹本,作为本书图录部分亮点,供读者学习和临摹借鉴。
《手工艺文化》一书为英国视觉艺术界知名的评论家彼得 多默所编,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苏欣所译,全书通过手工艺状况、科技的挑战、手工艺论述三个部分,汇集了十四篇工业革命以来关于英国手工艺研究的专业论文,涉及手工艺的历史、消费社会中的手工艺、工业设计中的思维与制造、手工艺的语言与实践哲学等内容,解释了手工艺制作者的身份认同、现代技术的影响及工作室工艺的发展前景等问题。
《玩 金 术1 金属工艺入门》是作者多年来研习金工技法心得与教学经验所整理出的基础入门技术。内容包含了金工的各个领域,以西方的工作习惯为主轴,融合了本土的技法和工具。本书资料搜罗丰富、技法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完整探索了各类金工技法和使用,使有志于金工创作的读者可以循序渐进地认识金属,了解其加工方法与创作奥秘,在稳定的技术基础上成就生活艺术美学。
威廉 莫里斯(Willian Morris ,1834 1896)是19世纪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重要人物,他热衷于设计大规模生产的手工艺产品,设计了各种各样华美的地毯、织物和墙纸等装饰物,影响了室内设计和装饰艺术的发展进程,被设计界称为 现代设计之父 。 本书详细记述了莫里斯的成长和创作经历;娓娓道来75件经典 花卉 纹饰设计作品及创作背景;完整展现了莫里斯在瓷器、玻璃、刺绣、织锦、壁纸、书艺6个领域的艺术成就。书中所呈现的花卉纹样均由莫里斯及其公司设计和描绘,其设计灵感多源于自然,图案多用花草、枝叶、鸟类等作为画面元素,特别是花朵是画面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充满着浪漫的自然主义色彩,给世人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设计理念。
明信片除作为一种传递消息的工具外,本身亦兼具极高的欣赏价值及纪录历史的功能。随着大众对文化和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明信片已成为不少游客、收藏者搜集的重点对象。本套明信片由著名画家张安朴先生通过硬笔水彩画的形式精心描绘了邬达克在上海的30幢经典老建筑作品。
中国是早发现和使用大漆的国家。漆艺,历经漫长的演化,早已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手工技艺,而是包涵着丰富的智慧创造与人文气息的历史文化宝藏。 本书首先介绍漆艺的基本历史脉络、必须掌握的材料、工具与设备,然后抽取了漆艺工艺 10大典型工艺(底胎底漆、殊涂、描绘、镶嵌、刻填、磨绘、堆塑、彰馨、防锈、金缮修复)中的52种技法进行详细介绍。每种技法都囊括了工艺的原理、历史沿革、创作赏析、工艺实践、小贴士等内容。本书图文并茂、内容浅显易懂、工艺全面详尽、操作易于上手。 本书展现了漆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在一个个生动又鲜活的工艺示范背后,努力挖掘工匠及创作者在发现、认知、驾驭、创造漆艺的精神动力。相信本书无论是对初次接触漆艺的学生,还是已有经验的从业者,都会起到些许参考或借鉴作用,为今后的创作进阶打下
森夏恩 科布一直在表达传统手工技术 在 陶瓷 制作 机器化时代的重要性。时间的沉淀和挥之不去的时代记忆,是她作品的特色之一,同时她坚持作品的功能性、实用性,在忙碌生活中创造出的器物并能在生活中使用 就是她的创作理念 。作品风格因大胆不被束缚受到评论界的好评,并在国际展览上不断亮相。 本书作者通过马克杯、花瓶、碗、圆盘、砂锅、盒子等实用器型的制作,展示手工陶瓷成型的工艺和技巧,同时解答常见的技术问题。难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一直在启发读者,如何从生活中收集创作的灵感,如果从陶艺家哪里学习他们的创作思路,引导读者一边制作一边思考和创作,以成就自己无一物二的作品。这不仅仅是一本提升手工技巧的书,还是启发灵感、学会内容创作的书。
向日葵印花、八芒星图形、渐变色的猫咪 你可以在刻板上雕刻出任何你喜欢的图案,并将其转印到纸张或其他表面上,制作出专属于你的版画作品。 作者埃米莉将带你熟悉版画入门的准备工作,掌握制作简单图案的基础技法,再逐步进阶到用水彩颜料、织布等综合材料进行创意制作。你可以在本书的指导下创作出口袋杂志、布面墙上挂饰等兼具实用性与仪式感的小物件,更可以融会贯通地综合使用书中的多种技巧,或者用其他的材料尽情地进行艺术创作。 书中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和清晰展示创作过程的插图相得益彰,零基础的新手和略有经验的爱好者均能从中有所裨益。
针对陶艺初学者而编写的。全书分成5章,前4章分别从陶艺的产生发展历史、主要原材料、成型技法、装饰方法和烧制五个方面来讲述。重点放在陶艺成形的常用技法章中,解决了基本的创作问题,步骤简单直观,语言精练,方便学习。每章中配有妙趣横生的手绘插图,一方面言简意赅地表述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为阅读带来一定的趣味。第5章是作品赏析,根据初学者的特点,给读者提供了作品烧成前后的照片比对,便于对照比较。 本书适宜零基础陶艺爱好者学习。
本书延续了《玩金术1》扎实的风格,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不仅介绍各种精细的金工进阶技法,更深入探讨其中原理,和用于创作上制造出效果,使读者理解不同金属结合的方式和原理。让 想学习进阶技法的读者能快速进入状态,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冷冰川的刻墨艺术是世界艺术史在中国文化中的际遇的典型个案,他的绘画实践创造了一个新的画种,而他的用墨法、刻墨法,带来了美学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画概念焕然一新。可以说,冷冰川把中国画带入了世界,也可以说,冷冰川把世界带入了中国画。 冷冰川自选作品集《荡上心》中,作者精选了七十余幅刻墨艺术作品,包括各个创作阶段和代表作和首次收录的未面世新作,配以韵律独特的诗性文字,用文学作画,以绘画的直觉写文,使绘画与诗在作者的黑白世界中水乳交融。这犀利的刀锋与轻灵的笔触共同完成的诗篇,是关于一整个世界的相遇和融合,几千年历史的私语和攀谈。
加布里埃尔 克莱恩(Gabriel Kline)通过讲述各类技法、大量配方,以及当今世界*陶瓷艺术家极具创意的代表性作品,引领读者踏上一条令人心生愉悦的釉料学习之旅。全文从釉料 厨房 开始,之后深入讲解正确配制釉料的核心技术。复合釉装饰、除釉技法及施釉技法可以令你的釉料表现力得到大幅提升。此外,本书还将深入介绍深受广大陶艺爱好者青睐的结晶釉、令人神往的红色系釉料,以及简单易学的贴花纸技法。 艺术家专栏 及 佳作赏析 这两个板块会赋予读者无限的创作灵感,对于各位同仁形成自己的风格大有裨益。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 寸锦寸金 之称。云锦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故得此名。传统的云锦工艺主要包括纹样设计、挑花结本、造机以及织造四道流程。然而,云锦具体到底是什么?云锦里藏了哪些智慧?本书就将为读者讲述抽丝剥茧般的讲述云锦的秘密。 本书从蚕的起源讲起,直到云锦独特美观的纹样设计、鲜为人知但必不可少的意匠设计、凝结古人智慧的挑花结本工艺、巧夺天工的各类织机,直到云锦所制作的大量精美服饰篇以及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云锦作品。 本书语言轻松通俗,兼用大量精美的实物图片,图文并茂,文艺清新。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解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战初期的欧洲装饰艺术,对其风格的演变、式样的创新、材料的加工、技艺的进步、用途和功能以及交易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全景式的解析。 作者列举了600余件经典装饰艺术品,同时对与这些装饰艺术品有关的金属工艺(金银器等)、木材工艺(家具等)、烧制工艺(陶器、瓷器、玻璃、珐琅等)、纺织工艺(织锦、刺绣、服装等)以及纸质工艺(装饰绘画)等都做了全面的说明。其中还诠释了收藏者的作用以及知名创作者、工作室与工厂等易被忽视的主题。
本书分为15个章节,每个章节均独立成篇,记述共计15名中华历史上有过重要贡献的工匠。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孜孜以求,匠心创作,追求卓越,凭借双手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留下数不尽的物质遗产。本书考据正史、出土资料和其他佐证资料,辅以民间传说,为工匠拭去蒙尘,为读者重新树立起 中国匠心 。
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制作、使用竹器,直至今日。作者以轻松地笔调叙述了关于竹器的历史和其主要的制作工艺。 在当下书写竹器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1随着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提出,占全国森林面积2.94%的竹资源是乡村经济不可忽视的一个增长点。2竹子是天然的环保材料,具有和木材一样良好的材料属性和肌理特质。3我国竹资源丰富,2020年我国竹林面积达673万公顷,占世界竹林资源的1/3,这样的储藏量能保证竹产业的健康发展。4竹子生产周期短,比木材更具可持续发展的优势。5我国有深厚的竹文化内涵,这些能给竹产业带来高附加值,也是中国造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行文流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