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看懂 最美人造物 宋瓷,在宋瓷里见证中华美学高光时刻! 为什么有历史学家认为 宋瓷是贯通古今东西、人类所能得到的最美器物 ?为什么宋瓷被称为中国美学的巅峰?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宋瓷这么重要这么美,你却一直看不懂、也没机会看清楚? 如果你心存疑问,那就让《遇见宋瓷》给你一个看懂宋瓷的机会。 本书是许晟对顶尖宋瓷片做的一份 审美报告 。作为哲学与艺术理论家,作者具有独到的审美洞见与审美直觉。在本书中,为了让读者一次性看到最好的宋瓷,他针对80余片顶尖瓷片,拍摄并精选了百余幅高清照片,并逐一对宋瓷的艺术特色与美学成就进行赏析,向读者介绍了宋瓷及各著名窑口的传奇与荣光,以及它们所提醒的、纯粹而抽象之美的境界。可以说《遇见宋瓷》为普通读者和宋瓷搭起了一座赏心悦目的 沟通 桥梁,也为读者提升审美
此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你问我答,汇集了资历史、工艺、审美等方面七多个问答,问答简洁明了,将一问一答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是系统学习瓷知识的简明读本;下篇为你赏我析,从设计与审美的文化视角,对现代汝瓷典型作品进行简要的赏析,为收藏者、鉴赏者提供一些引领式的赏析参考。书里还配了大量精美而高雅的图片,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历史价值,值得陶瓷爱好者一赏。 汝瓷作为中国陶瓷史上优秀的青瓷,是中国几千年陶瓷发展技术与艺术的积累而结就的硕果。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弘扬下去,让今天我们的弘扬成为后人的传承,是新时代每个传承人的责任。通过问答、赏析的方式来传承和弘扬汝瓷文化便是《问汝窑》创作的初衷。
作为谢明良先生的 陶瓷手记 系列,本次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新的一种《陶瓷手记4》,集结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聚焦中国陶瓷在世界区域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既有对陶瓷造型、纹饰的观察,也有文化史、艺术史的讨论。抽丝剥茧,深入浅出,探秘中国陶瓷背后的区域性文化因素。
本书以独立专题的形式对瓷器的起源和发展、收藏与鉴赏的相关基础知识、时代特征、鉴赏要点、收藏技巧、保养知识等进行详细介绍,内容丰富,分类科学,图片精美,价格合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瓷器是中国的创造,是世界的语言。瓷器是水、火、土的完美结合,是人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优选体现,是自然与人文交汇的结晶。瓷器凝结了我们祖先的智慧,满足了社会生活的需要,积聚了时代与民族的精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工艺、文化目前的一项伟大发明,成为外国语汇里中国的代名词。《瓷器中国》一书用权威、通俗的语言,配以大量高清图片,讲述了中国瓷器三千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怀。
《2018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7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7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本书是著名古陶瓷考古专家、鉴赏家、前景德镇文物考古所所长 刘新园 先生的鼎力之作之一。 全书从晚明野史笔记中有关明宣德帝喜好 促织之戏 的材料出发,结合各类文献记载的史料,同时比照明御器厂故址所出土之瓷器实物,进而对明宣德官窑所制蟋蟀罐进行深入分析,所述涉及对宣德蟋蟀罐造型、纹饰、年款等细节的对比研究,同时就蟋蟀罐的 斗盆 养盆 之辩、宣德蟋蟀罐不见诸于清宫藏瓷这两个谜团进行了详细的考析,对宣德蟋蟀罐的来龙去脉做出了通俗而细致的介绍。 蟋蟀罐乃蕞尔小物,且多被人视之为玩物,因而在中国陶瓷史上并不受青睐。但明宣德帝的蟋蟀之好,为其附上了一层独特的光环,使其成为明代官窑*盛时期中颇具特色的一类产品,而宣德帝的英年早逝,也是宣德蟋蟀罐传世颇稀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的目光从有代表性
嘉德艺术中心坐落于北京王府井大街1号。作为嘉德文化集团的总部,嘉德艺术中心拥有56,000平方米的空间,汇集艺术展览、拍卖、艺术教育、书店、酒店等功能为一体,是亚洲首家 一站式 的艺术品交流平台。
本书是综合性的艺术品鉴赏与投资的普及读物,收录了目前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很活跃,也很有潜力的投资品种——紫砂壶,书中讲述了紫砂壶的起源和发展、收藏市场现状、鉴别特征、收藏技巧、投资技巧与保养技巧等内容,以便读者能够真正系统、全面地掌握紫砂壶收藏与投资的知识。在向广大读者展现中国紫砂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众多的紫砂壶鉴赏方法和技巧,使读者能够以图识壶,是一本鉴赏、收藏和研究紫砂壶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瓷器由于在历史上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存世量极大。这些瓷器承载着众多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观赏和收藏价值,被历代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但伪的器物也非常多,在收藏过程中,真伪和价值判断成为问题的焦点。本书以直述唐宋白瓷的鉴定与防伪要点为主,从造型、纹饰、釉质、窑口、胎质等5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文物进行鉴定,并配有大量一手的瓷器图片。
SUMMARY
瓷器由于在历史上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存世量极大。这些瓷器承载着众多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观赏和收藏价值,被历代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但伪的器物也非常多,在收藏过程中,真伪和价值判断成为问题的焦点。本书以直述唐宋青瓷的鉴定与防伪要点为主,从造型、纹饰、釉质、窑口、胎质等5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文物进行鉴定,并配有大量一手的瓷器图片。
《2019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图录部分精选了2018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其二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8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陶瓷产品设计指借助设计的思维或技术手段,对陶瓷产品的功能、原理、结构、造型、色彩、画面、布局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包装,其目的在于提升陶瓷产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英国陶瓷产品设计》是 中外陶瓷设计艺术丛书 之一种,本书主要介绍英国的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以 文化、工艺机构与设计活动 手工制作 百年品牌 陶瓷打印 为着眼点,从英国人的饮食文化、家居生活,及陶瓷涉及的主要城市、工作室、设计师、设计组织、设计品牌等角度展开细致论述,向读者呈现英国陶瓷产品设计的整体特征及其文化气质与陶瓷风格。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3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该书也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瓷器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2年度瓷器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2年数万条瓷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3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江西文化符号丛书》选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商业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十二个方向,不同角度,相互呼应,重新梳理和构建了江西从古至今的物质文化发展,完成了对江西地方文化的梳理,是当今方志文化研究的重要集成,填补了许多空白,对于坚定江西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本册共分为八章,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陶瓷对中国文化、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与巨大贡献。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灭的历程,尤其是近三十年,其不甘于沉沦,重寻元气的丰沛与雄阔,吸引青春的创造与飞扬,已然是全球化时代下文化与艺术重新组合、人性与自由深度开拓的一块“飞地”。景德镇陶瓷正有意无意地走出一条涵盖人文理想、艺术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独特的区域性社会发展模式。
本书收录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保利香港、北京匡时、北京翰海等31家世界著名拍卖行在2016年上拍并成交的4100件极具有代表性瓷器拍品的*市场数据。 本书根据窑口与色釉将瓷器分为63个大类,真实记录每一件拍品的名称、年代、拍卖机构、拍卖时间、拍品详情、拍品估价及成交价等确切信息,同时,客观、系统地记录了中国瓷器艺术品在全球拍卖中的发展状况,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拍卖资料,是当前中国极全面、极具参考价值的瓷器拍卖年鉴。
《2022年古董拍卖年鉴》包含五册书,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两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8000余幅2021年度各类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书中艺术品图片印刷清晰,赏心悦目;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1年40多个艺术品门类5万余条拍卖成交数据,方便读者对照检索。本书是对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和艺术品收藏价值进行的集中展示,是古董艺术品集中呈现的纸上博物馆,本书连续出版22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瓷上记忆》记叙了数十位与瓷结缘的手艺人关于陶瓷的故事,讲述了进入陶瓷行业的缘由、做陶瓷的经历以及其间发生的难忘故事,文笔清新、绮丽,意境高远。景德镇是一个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的城市。景德镇有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六百多年的御窑史。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 ,创造了 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的繁荣景象。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瓷上记忆》适合广大热爱陶瓷文化的读者,传承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