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载八卦太极拳,融合了八卦掌和太极拳(杨式)的精髓,主要介绍蒋勋培先生所传八卦掌武学,并汇集了董(海川)史(计栋)刘(德宽)韩(福顺)吴(峻山)等各位先师的武学精华,内容博大精深,具有较高的健身技击价值。
三种套路,循序渐进,适合广泛人群: 10式,适合没有太极拳基础,练拳时间少的读者; 18式,适合学过太极拳,想开始接触吴式太极拳的习练者; 28式,适合吴式太极拳的进阶习练者和参赛者。
杨式太极拳为何要学习传统套路?太极拳的精华便是在这松柔缓慢、连绵不断、如若行云流水的108式传统拳架中。行功走架着重于内在修为,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气血周流全身,讲究精气神的提炼。本文详细讲解了行功走架筑练基本功方法,108式一招一式动作的攻防含义和使用技巧,以及一些特色要领。想要达到双修,捷径就是采用行功走架体用并举的锻炼方式。
本书是作者参照传统杨氏太极拳功理功法,结合在简化太极拳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编写的。书中对每个定式动作进行了精当的分解,每个分解动作配置有准确而清晰的照片;凡下盘有移动处还加附步法方位示意图;所有解说文字都按运动过程、动作要点、注意事项(易出偏差和纠正方法)、呼吸、攻防含义的顺序逐条分述,易学易记,一目了然。另外,鉴于太极拳运动爱好者往往从学习简化太极拳开始,本书还在附录中向初学者提供了一些有关太极拳功前热身运动、太极拳训练的基本技术和要求等方面的常识性学习材料。
受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大学生体协的委托,张山老师组织专家学者创编《28式太极拳》。新创编的28式太极拳的特点:(1)表演时间3分30秒,适应现代武术竞赛的要求;(2)难度上24式太极拳,表演时间少于42式太极拳,便于推广和普及;(3)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继承吸收陈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中有代表性、难度适中的动作,符合时代的要求。(4)视频教学,易学易练,丰富大众普及健身套路。
三种套路,循序渐进,适合广泛人群: 10式,适合没有太极拳基础,练拳时间少的读者; 18式,适合学过太极拳,想开始接触吴式太极拳的习练者; 28式,适合吴式太极拳的进阶习练者和参赛者。
认知篇:深入浅出地描述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和经络养生的功效,让读者迅速了解经络太极的理论精髓。诊疗篇:根据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和重要穴位及常见疾病,设计的有针对性并简单实用的动作,使症状得到更直接、更方便、更有效的治疗和缓解。实践篇:根据人体的十四经络的走向、流注顺序和特点,融入太极原理,形成一套简单易学、适宜人群广具有舒经活络、促进气血运行的小套路。
杨式太极拳为何要学习传统套路?太极拳的精华便是在这松柔缓慢、连绵不断、如若行云流水的108式传统拳架中。行功走架着重于内在修为,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气血周流全身,讲究精气神的提炼。本文详细讲解了行功走架筑练基本功方法,108式一招一式动作的攻防含义和使用技巧,以及一些特色要领。想要达到双修,捷径就是采用行功走架体用并举的锻炼方式。
受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大学生体协的委托,张山老师组织专家学者创编《28式太极拳》。新创编的28式太极拳的特点:(1)表演时间3分30秒,适应现代武术竞赛的要求;(2)难度上24式太极拳,表演时间少于42式太极拳,便于推广和普及;(3)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继承吸收陈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中有代表性、难度适中的动作,符合时代的要求。(4)视频教学,易学易练,丰富大众普及健身套路。
杨式太极拳为何要学习传统套路?太极拳的精华便是在这松柔缓慢、连绵不断、如若行云流水的108式传统拳架中。行功走架着重于内在修为,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气血周流全身,讲究精气神的提炼。本文详细讲解了行功走架筑练基本功方法,108式一招一式动作的攻防含义和使用技巧,以及一些特色要领。想要达到双修,捷径就是采用行功走架体用并举的锻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