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法学的发展迄今已有两个甲子。本书首先纵览中国行政法学史,梳理了行政法学由清末民初的输入与孕育、民国时期的形成与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转轨与寂灭,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重启与新生的历史;其次进行中国行政法学说史专题研究,从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行政的行为形式论、行政的一般制度论到行政救济论,围绕行政法学的重要范畴来梳理其学术流变,把握其关联脉络;最后简要介绍了行政法各论研究史。
《行政法治奠基时 :1989年《行政诉讼法》史料荟萃》内容分为三编。上编 草案汇编 ,收集了从试拟稿、征求意见稿、各次审议稿到*后通过的文本,以及相应的立法说明和参考资料。中编 论文选辑 ,从当时讨论行政诉讼制度的数百篇文章中选取了30篇论文,并附上行政诉讼法早期文献的一个比较完全的目录。下编 访谈集录 ,收集了应松年、姜明安、朱维究、于安、胡建淼、肖峋、黄曙海、江必新、蔡小雪等亲历者关于《行政诉讼法》制定过程和实施情况的口述。书后附行政诉讼法大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与辐射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全书(根据*核安全法编)》收录了现行有效的所有直接规范核与辐射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均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文件。本书还收录了本领域重要的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与辐射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全书(根据*核安全法编)》参考国家核安全局2016年11月发布的《核与辐射安全法规状态报告》,并结合我国法律体系层级的现状和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的自身特点进行汇编。一方面保留了按不同效力级别分类的出版惯例,另一方面保留了核与辐射部门规章的HAF编号规则。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行政法学上所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的法学范畴,也是行政法尤其是大陆法系行政法的核心。对行政行为的系统研究,几乎需要行政法学的所有技术、涉及行政法的全部领域。 《行政行为原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讨论了行政行为这一概念性工具的发展、演变、边界及其法治价值,行政行为的分类和模式,抽象行政行为概念的由来、范围、合法要件以及实践案例,具体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作为依申请行政行为领域的受欺诈行政行为和政府信息公开实践,需合作行政行为的铷度,具体行政行为的错误和瑕疵,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原理,以及行政协议和行政合同的实践。 《行政行为原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在写作上努力探索行政行为原理的中国化,确立了行政法的司法中心主义,展示行政行为原理研究的新成果,探索和运
本书是应松年教授八十华诞贺寿文集。应教授数十年如一日,与中国法治同呼吸,与行政法学共命运,功劳卓著,贡献良多,体现了老一辈法学家的法治情怀和担当精神,堪作法学尤其是行政法学人之表率!作为我国行政法学的一位领军人物,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行政法学界泰斗,应教授不仅自己在学术上不懈努力、更上层楼,还像学术海洋的一座灯塔,为青年才俊照亮前进方向,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引路前辈,总是真诚、热情、尽力扶掖后进,帮助中青年学者快速成长。应教授将教书育人融入自己的生命,培养的学生遍布海内外,播撒的种子已经桃李满园、栋梁满堂,他严谨的治学观和豁达的人生观是点燃众多弟子的火种。正是对行政法学的无比热爱以及内心的法治信仰,让应教授用尽毕生的精力去为中国行政法治的进步奔走呼号,为行政法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本书编选、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65)税务行政、商业行政、农业行政、社会行政、工业交通行政、经济行政六个方面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并做适当的技术性分类。本书力求全方面地呈现新中国成立初期行政法律制度内容,以期全面、客观地呈现当时我国行政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如何设计运行的,体现了何种时代特征,以及是如何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行政法治体系的。通过重现当时的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行政法律制度研究提供较为详实的历史资料。
《行政 国家赔偿办案全典》是办案全典系列的第二本,*一本《民商事办案全典》已经上市。此书分为行政篇和国家赔偿编。其中行政篇又分行政实体篇和行政诉讼篇。国家赔偿分为:综合、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 图书分总目录和分目录;正文的体例借鉴了众多经典之作,主要有1.条文(带条文主旨);2.条文释义;3.个别法的立法或修改理由;4.司法解释;5.指导案例(案例号和裁判要点)。
本书是英国行政法学的经典之作,先后被译成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作者先后执教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讲过学。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英国的政府体制,特别详细地讲述了行政系统与立法系统和司法系统的相互关系,阐述了英国法治的基本原则,英国不成文宪法对行政控制的基本原则,英国行政法的演变与发展,英国行政裁判制度及其运作方法,英国对行政系统实行的司法审查制度及其运作方法,英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基本原则。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明确,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在法学著作中具有相当的可读性。本书1997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外国法文库 中出版过该书原书第五版的译本,本次翻译的是该书原版的第十版。
信访制度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本土制度。我国信访立法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信访渠道虚置化、信访权利空泛化的趋势,令人担忧。本书收录二十篇相关论文,分为"坚持法治方向的信访改革研究""探索法治路径的信访机制创新""遵循法治思维的信访问题完善"三部分,从信访组织体制、信访程序、信访受理范围、信访终结机制等方面总结我国《信访条例》以及信访地方立法的实践与探索,检讨我国信访立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完善建议。如何合理定位和充分发挥权利救济功能是信访立法发展和信访制度改革所面临的焦点和难点,信访法治化任重道远。未来信访立法必须重新审视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将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改革信访体制机制,明确信访范围,简化信访程序,切实保障信访权利,才能*程度发挥信访制度的作用。
本书由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精心编选,涵盖综合监督、医疗服务与监督管理、妇幼保健与基层卫生、计划生育、疾病预防控制与生物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等类别。
中国当代行政法的发展走的是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之路。行政法治建设既催生着新的行政法学理论,又为行政法学理论发展提供了生生的活力;理论研究不仅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又指导着实践的发展。行政法治建设与行政法理论研究,如一鸟两翼,紧密联系,良性互动。20多年来,中国当代行政法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行政法治观念与权利意识的确立和强化;行政法律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法治实践进一步迅速推进。当前,中国行政法治建设正处于新的起飞的历史时刻,行政法学要为这种起飞提供燃料,行政法学也将迎来更为辉煌的春天。首先,要对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作出积极地回应,并努力为行政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其次,要加强行政法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以指导行政法实践为重要使命的中国行政法
《*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新编版)是一部可以通览*人民法院各类司法观点的quan威司法实务指导用书,对于统一各类案件裁判标准,指导司法实务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法官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有着积极的参考指导作用。整套丛书以*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指导性案例、答复、通知、裁判文书和《*人民法院公报》刊载的案例等为素材和依据,将散见于各种司法文件中的对审判工作具有指导性、参考性的内容进行收集、分类、归纳,从zui具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内容中提炼出*人民法院的司法观点整理编写而成。 整套丛书的特点有三:1.以司法解释为核心。本书编入的司法观点首先注重从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中提炼,突出观点来源的quan威性。2.全面梳理、立体呈现。以司法解释为核心,全面收集*人民法院各种政策文件、指导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