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自然和其他竞争者的生存斗争与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体,只有通过互助合作才能生存或过得更好。从本质上看,合作社就是个体为改变自身弱势地位和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联合起来进行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可见,改变自身弱势地位和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社员参与互助合作活动的根本目的,也将是社员所有利益诉求的产生根源。本书由此出发,追溯社员权本源,翻译和引用了大量国内外关于合作社的立法,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合作社立法的普遍做法,揭示社员权产生过程,构建个体社员权和集体社员权“二元社员权”理论体系,探究社员权的取得、消灭、行使、限制以及保护等基础理论问题,并对我国的合作社立法与实践进行有理有据的评析,思考我国合作社立法完善途径,提出了理想的改进方案。
《一本书搞懂法律常识》全面地介绍了公民权利、婚姻家庭、日常消费、医疗卫生、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合同合约、房产物权、交通安全、创业经营、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的法律常识,通过通俗的法律条文释义,辅以翔实的经典案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些法律知识,解决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法律难题。《一本书搞懂法律常识》一书内容全面,适合有志于了解法律常识或准备进入法律领域的有识之士阅读。
《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调整/南开大学法学院学术文存》旨在全面探讨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调整方法。反垄断法的直接目标在于防止当事人利用市场力量提高价格,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调整/南开大学法学院学术文存》从“市场力量”的含义、来源及其考察因素开始,同时澄清“垄断”、“反垄断”等重要术语的含义,以消除研究与实务中常见的误解,阐明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一般分析方法与步骤,然后对每个步骤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演示,并对五种主要滥用行为类型及其竞争效果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
《企业管理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研究》运用大数据技术批量收集和处理相关案例,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本特点,廓清了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危犯罪风险,构建出一系列旨在用于日常评估风险源具体形式、发生概率、风控时机及其核心环节的指标体系,为预防和控制企业管理人员犯罪指明了方向。以此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域外企业管理人员犯罪防控体系,总结出其共通的预防原则和经典的控制模式,为下一步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全方位搭建提出了建议。
正是考虑到风险社会中的种种现实困难与不足,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以“风险社会”为主题,组织丛书对之进行系统研究,从法学视角来探讨现代社会中的风险治理及其预防。本书旨在把风险与法制发展结合起来思考,争取创立依法进行风险治理的综合性框架。本书侧重基本理论视角、工具性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制度设计方案的比较。
全书选取当前国外治理理论及其相关主题研究的知名学者代表性成果。通过比较不同视角下的治理分析,实现对21世纪以来治理理论发展现状的系统追踪和全面剖析,进而重新思考治理概念内所蕴含的价值期翼和行动旨趣,评估治理类型演化和实践效能。拓展了治理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了治理议程的研究方法,为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贡献新的研究知识。
《刑事法学研究(第8辑)》是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论文汇编,是对其2015年以来研究成果的总结,是培养贵州省刑事法学研究队伍的阶梯。所选的27篇论文大致分为刑法总论和刑事诉讼法学两个部分,所选录的论文基本上是紧扣中国刑事司法中的热点和难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于中国刑事司法的演进或许具有参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