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作者作为一名青年检察官的随笔,以个人短篇文章结集的方式呈现,这些文章反映了作者对自身检察工作的认识和对当前检察改革乃至整个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考,内容涵盖了检查工作的文书上网、司法责任制、检察官配置及考核以及挂牌督办等,作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如何完善现代体察体制的个人意见和建议。
《上海审判实践》是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编写的应用法学类图书,主要由上海市法院系统的法院审判人员、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人士撰稿,内容主要为法学实务研究和理论探讨。本书共收入文章25篇,包含专稿、司法实务、数字法院建设、案例精解、业务审判文件等方面的内容,对司法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在近代中国出现的 会审公廨 ,是中外双方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由中外审判官会审的专司特定范围内案件的司法机构。会审公廨的成立,代表着中国主权的侵犯,但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中国的司法进程及城市化的发展。 本书着眼于史实,阐述会审公廨当时的具体运作、案件的审理、中外交涉等,力求在史实基础上客观地评价会审公廨这一复杂历史进程中复杂的事务。本书除导论外主要分为7章。第7章为结语部分。
为了进一步规范人民检察院的设置、组织和职权,保障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 2018 年 10 月 26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 共和国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本书*特点的是新旧法条对照表,该部分将新旧法条之间的未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以及新增加的法条通过列表的形式加以对照说明。本书便于读者以*直观的方式在已经掌握的原法内容基础上,了解修订变化,从而快速掌握该法的新体系和新内容。
本书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编写,系根据2014年上海法院百例精品案例的评选结果*终精选而成。全稿案例分为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刑事和执行六大类,共95个案件。此外,2012年12月之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始发布参考性案例,以加强案例参考运用,指导地区审判实践,本书附录收录2015年参考性案例第22号至第30号
本书是一本供纪检监察机构执纪办案使用的工作文书集,结合办案实例,分为模拟案卷和常用文书样式两部分。前一部分以实践中常见的自办案件、司法移送案件和恢复党员权利案件为例,详细展示了各个环节和流程的操作文本;后一部分按不同工作阶段选取了35个相关文书模板。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有助于提高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执纪审查、审理的规范化和文书撰写、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家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长期关注我国地方民主法治建设、法治政府、司法制度运行与司法改革,先后推出了《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等系列评估报告,并就政府信息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法院信息化、地方人大建设及地方立法等主题推出系列国家智库报告。 2016年3月,*人民法院提出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 目标。2017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家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公布了《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报告(2016)》是对2016年人民法院进行的阶段性评估,重点评估执行工作
《检察案例研究(第2辑)》是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与甘肃检察系统合作,根据真实案例进行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研究。书稿选取了近年来甘肃省各级检察院办理的重要、疑难刑事案件。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探讨背后之法理,案件办理成功之处,以及难点的攻克问题。对现实的检察实务进行,以及学术界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