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为《中德私法研究》第23卷,主题为债权让与,侧重于进入民法典时代债权让与与保理交易、债权质押、物权变动、法定移转之间的体系关联。第一部分为主题报告,共收纳三篇文章,一篇为主题报告《道是无晴却有晴:债权转让规则的体系连接》,另两篇是对前述主题报告的评议,一篇评议为《面向债权转让的事情本身 评朱虎〈道是无晴却有晴:债权转让规则的体系连接〉》,另一篇评议为《债权双重属性视角下的债权让与构造 评朱虎〈道是无晴却有晴:债权转让规则的体系连接〉》。第二部分围绕前述主题报告,组织了三篇相关比较法文献的翻译,选材以经典、贴合为标准,分别为《债权让与和抽象原则》《以国际发展为背景的债权让与教义学》《德国和外国私法中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效力》,尝试进一步协助深化债权让与方面的研究。第三部分为四篇
《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构--国际私法的重新定位与功能转换》是上世纪90年代由李双元教授主编的一本关于国际私法理论构建的专*。本书主张国际民商关系的高度发达必然呼唤新的国际民商秩序,国际私法必须实现功能的转换与体系的重构。这种转换依赖于其自身的革新与体系的重构,并首先要求人们观念的改变。
涉外私法关系源远流长,后因主权国家的出现,特别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它不仅表现为一国内部不同法域之间的区际性私法关系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性私法关系,而且其规模和种类前所未有。 本教材以阐述国际私法的基础理论、基本制度、基本方法为主线,结合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国内国际相关立法,全面系统地阐述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本教材内容包括国际私法总论、国际私法分论,以及国际民事诉讼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其中,国际私法总论是国际私法学的精髓,作者利用留学期间获取的外文资料,对总论部分若干内容做了原版式的再现;同时,也有作者对若干理论和制度的深入思考,这些有益的探索无疑有助于国际私法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丰富。因此,本教材在继承现有国际私法著述优点的基础上,在内容上也有所突破。
本书是上世纪90年代由李双元教授所完成的 国际私法的趋同化和我国国际私法未来发展的基本取向 的国际*基金项目的*终成果。本书对国际私法趋同化的趋势和我国相关发展应对提出了明确观点和建议,具有相当准确的预见性与指导性。
本书特增 庆祝李双元教授九十华诞专栏 ,另设 专论 、 冲突法研究 、 比较法研究 、 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 以及 评介与资料 。其中, 专论 主要涉及国际私法的基本性或宏观性问题, 冲突法研究 着重探讨法律选择的理论与实践, 比较法研究 挑选了几篇从比较的视角论述域外民商事法律制度特色的文章, 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 主要探讨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 评介与资料 按往年惯例收录了前一年度的中国国际私法司法实践述评,并选取了若干篇介绍国外国际私法立法的译作。
本书分为绪论、冲突法的历史、冲突规范、外国法的适用和排除、法律选择的方法与法院地法适用的合理限制、自然人、法人、财产法、合同法、非合同之债、亲属法、继承与遗嘱共十二章。该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和探讨了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与法律制度,并重点介绍和评价了2007年、2008年欧洲议会(欧盟)与欧盟理事会关于合同之债与关于非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条例和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等国际社会新近制定的国际私法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