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实务为主、理论为辅,重点涉及实践中的法律空白点和争议较大的问题。一是程序性规范缺失,包括诉讼当事人的确定、当事人的异议事由、执行依据的种类、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期间、案外人另行提起诉讼的处理等。二是分工不明确。该类案件的处理经常涉及法院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与衔接,还涉及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之间的协调等诸多问题。三是多个生效法律文书的冲突与竞合。案件审理中,经常出现案外人、申请执行人都依据生效法律文书主张权利,而各法律文书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的情况,表现为案外人另行提起诉讼的处理提起诉讼的处理与案外人依据另案确权判决、形成判决或给付判决主张权利阻却执行等。四是实体权利冲突无明确的裁判标准。执行异议之诉案件中涉及的问题是在同一执行标的上负载多项权利。实体权利能否阻却
本教材的编写承继现有教材刑事诉讼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基本制度的编写内容和编写方法,结合高职法律专业职业特点、学制特点、学生特点,以帮助授课教师构建“有趣、有效、有用”的课堂,引导学习者“乐学、勤思、善行”为目标。全书的编写根据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流程,设置了刑事诉讼基本原理与制度、刑事追诉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程序五大单元,下设二十四章,每一章的编写均呈现“知识树”、“学习目标”、“重点提示”、“引言”、“正文”、“网上学习”、“本章小结”、“问题思考”、“拓展阅读”等栏目。
本书围绕两条主线展开论述:,关注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础理论奠基。该部分主要透过结构主义和系统论视角,秉持动态平衡诉讼观的指导,深入探讨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互动关系,提出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二,系统阐述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样态,揭示在三角构造的框架下权利保障与权力规范运行的现实模式。通过审前程序中三方主体互动的构造样态,在审前程序中贯彻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以及实现诉讼效率等基本理念。
《天下 控辩平等论(第二版)》于2008年出版,作为外研究控辩平等的学术专著,被誉为“填补了世界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天下 控辩平等论(第二版)》自付梓十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都出现一些新情形,我国也在2012年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基本理念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刑事诉讼法的第三次修改也正在进行中,控辩平等的理念正在逐渐落实。《天下 控辩平等论(第二版)》运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控辩平等的理论基础和产生、演进过程的同时,对其现代内涵进行了实质性的重新解读,并以该原则为基点对控辩关系进行了体系化的重构,进而以原则为主线系统论证了刑事司法改革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问题。
《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的法文化阐释》从原理阐述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对“刑事诉讼制度变革与诉讼文化的关联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刑事诉讼制度变革进行了法文化阐释,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哲理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是社会调查方法的合理运用,使得原本比较抽象的命题得到实证,增强了现实性和说服力。通过访谈、问卷等社会调查法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是诉讼文化因素在刑事诉讼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影响;选取刑事诉讼制度变革与诉讼文化相关联的典型事例、案例作为分析对象,深入剖析刑事诉讼制度变革与诉讼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并且,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刑事诉讼制度变革与诉
本书分析了2017年中国诉讼法治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依次阐述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年度立法进展、司法实践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和靠前发展动态,其中引用了大量实证数据和司法案例,并附录有重要学术论文、著作、项目、博士学位论文等统计信息供读者参考。同时对2018年中国诉讼法治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本书的专题报告分析了2016年刑事诉讼法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涉及《行政诉讼法》修改过程中存在的争议与问题,并对靠前诉讼法作了比较性分析。
民事执行参与分配是在执行竞合、案款分配、破产清算等一系列制度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一项制度。考察这一制度,需要回到执行参与分配制度设立的初衷上来,其本来不具有与破产法类似的“清算”功能,不应具有弥补破产法功能缺陷的功能。参与分配制度的改革,应立足于让破产制度和参与分配制度的原初功能各自归位。执行参与分配制度的首要功能,是便利多数金钱债权人能够利用同一执行程序获得清偿;使各债权人公平分担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风险和损失,只是参与分配制度的次要或者附带功能。在此前提下,重置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条件,以“团体主义”重置多数债权参与分配的顺序,并总结实践经验推动完善参与分配的救济机制。
本套丛书为开放式,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批次、有计划的完成编写出版工作。首次推出7个分册,分别为:刑事卷、民事卷、商事卷、知识产权卷、行政卷(包含国家赔偿)、执行卷、立案与诉讼服务卷。每一分册围绕相应审判领域中存在的疑难、复杂、新型问题展开,给出解答精要,统一裁判尺度、指导审判实践。我们会根据司法观点的更新及实践需要对已出版书籍中观点予以修订,并适时推出刑事、民事、行政等审判领域某一专题的分册。本套丛书在编撰过程中力求达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问答为体例,内容精炼、使用,内容精炼、使用方便。 二是以疑难问题为对象,统一裁判,回应需求。 三是以一线法官为编写主力,上下协同,汇集智慧。
《民事诉讼法学》系统、准确、精炼地阐释了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全书共分六编,即理论编、制度编、通常程序编、特殊程序编、民事执行程序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编。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全面覆盖教学内容,又注意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