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0-30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景观社会
    •   ( 20114 条评论 )
    • 居伊·德波 著,张新木 译 /2017-05-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诗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字母主义国际与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居伊 德波的代表作。除序言外,全书共九章221条。围绕 景观 这一概念,德波指出当代社会正处于从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社会景观之王国的过渡之中,在这种新的历史断代里,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景观关系中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式表象,掩盖了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现代思想史系列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自2000年以来,已译介百余部域外学术佳作。复合光通过 棱镜 便分解成光谱,丛书以 棱镜 为名,意在通过所选篇什,折射出国外知识界的历史面貌和当代进展。丛书下设25个子系列,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媒介研究等诸领域,囊括了众多域外著名学者的

    • ¥24 ¥48 折扣:5折
    • 成为母亲:一位知识女性的自白(洞幽察微的生育记录,道出女人的焦虑与煎熬)
    •   ( 11983 条评论 )
    • [英]蕾切尔·卡斯克 /2018-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怀孕生子不仅区分了男人和女人,也区分了女人和女人 。怀孕生产后,女人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她体内存在另一个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意识所管辖。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 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 《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 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 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 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

    • ¥24.5 ¥49 折扣:5折
    • 十层人间:众生皆苦 悲喜自渡
    •   ( 3817 条评论 )
    • 侯园时代华语出品 /2023-10-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有人住高楼,有人处深沟;有人万丈光芒,有人一身铁锈;有人自由洒脱轻松且浪漫,有人糊口养家肩扛万斤重担 世间有坦途亦有沟壑,身处十层人间,谁不曾与这迷人又磨人的生活交手? 在这些交手里,有开大车翻沟里三次,得亏命大才能活着的爸爸;有突患重病不想花钱医治,差点喝农药了断自己的妈妈;有将 一切为了弟弟,为了弟弟的一切 奉为一生使命的 扶弟魔 姐姐;有被拖欠三千块 续命钱 逼到绝境,不得已对工头以死相逼的农民工兄弟;有拖家带口不敢外出打工、每月收入不足1000块的村民们;有扛着黑暗穿行在楼宇间,为生存、为责任,也为博一个遥远的未来而颠沛流离的城市边缘人 他们生而破损,只能用活着修修补补,也许一生都在打扫鸡零狗碎的生活,却依然选择向光而行、向上而生。 泥犁亦是众生相,十方迷惘从今开。世路崎岖,是甘是苦,

    • ¥29 ¥58 折扣:5折
    • 美国人的性格(费孝通先生经典作品)
    •   ( 1356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18-11-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是著名学者费孝通的经典名作,包括了《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三部分内容,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我们对我国和平崛起及东方文明的重建的思考。

    • ¥29.5 ¥59 折扣:5折
    • 金枝
    •   ( 14694 条评论 )
    • [英]J.G.弗雷泽 /2017-07-01/ 重庆出版社
    • 在古罗马神话中,金枝是有着金色树叶的树枝,持有它,罗马 种族的缔造者 埃涅阿斯便可以出入地下世界。此处,金枝只是关于自然、巫术与禁忌的早期隐喻。 为了找到人类精神形成与发展的系统脉络,弗雷泽查阅了丰富的资料,对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灵魂观念及巫术与禁忌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并揭示了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而且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巫术 宗教 科学。人类精神家园中鲜为人知的密径,在《金枝》中由此得以展现。弗雷泽的高屋建瓴,以及对人类独特行为与内心情愫持久 交感 的洞察,让《金枝》的影响一开始就远远超越了人类学范畴,对文学、艺术乃至人类精神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所以西方知识界普遍认为,《金枝》对学术的贡献,足以媲美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 ¥29 ¥58 折扣:5折
    • 石油简史: 从科技进步到改变世界
    •   ( 1934 条评论 )
    • (加拿大)瓦茨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 著 ,李文远 译,中资海派 出品 /2020-01-01/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石油被誉为现代文明和人类社会的血液。没有它就没有飞机、塑料、私家车,更没有国际化和现在的全球政治格局。 石油衍生的世界充满机遇,但自它诞生之日起,便存在着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持续的暴利和环境污染。石油究竟是什么?纵观历次石油危机、海湾战争, 石油诅咒 为何总是盘踞产油小国的上空? 根据海量*数据,本书阐述了有关石油的诸多问题。在勘探、生产和运输上,本书揭示了大型油田的不均衡分布、商业化开采的特殊条件、石油加工产业链带来的巨额利润,以及全球原油储量无法预测却能不断被中东产油国调整的原因。 *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是否会被新的能源取代?本书以深刻的洞察和雄辩的论征,为石油和人类的产业未来做出了*切合实际的预测。

    • ¥29.5 ¥59 折扣:5折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2021年精装增订版)梁晓声 叩问社会各阶层利害关系直击当今中国之现实问题坦诚深透警世之作 博库网正
    •   ( 564 条评论 )
    • 梁晓声 /2021-04-01/ 人民日报
    • 本书作者根据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群特征、普遍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了归类梳理,将中国社会分为当代资产者阶层、当代“买办”者阶层、当代中产者阶层、当代知识分子、城市平民和贫民、农民、中国农民工、中国当代“黑社会”、中国“灰社会”等阶层。 作者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上的寄托与精神上的充实,探寻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平民视角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现象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各阶层的现实生活寻找他山之石。作者以独特的经历和生活感受,从现实与精神两方面对社会各类问题进行了凝练,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状应该抱有怎样的生存态度。虽然该书于20年前出版,但是它的深刻内涵和独 值并未因时代变迁而被稀释,对当下仍有借鉴意义和警示意义

    • ¥28.62 ¥69.8 折扣:4.1折
    • 止学——知止的 人生智慧
    •   ( 1015 条评论 )
    • 王福利 /2017-10-31/ 金城出版社
    • 本书对历代名家关于《止学》的多种解读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并将 止 的内涵更多地与现代社会生存环境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做到志有定向、外急不动、不急于求成,在充满诱惑的尘世中,怀有一颗安定从容之心。无论是为政者还是从商者,或者学生,乃至为人父母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感悟。

    • ¥15.7 ¥35 折扣:4.5折
    • 封建(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   ( 1394 条评论 )
    • 冯天瑜 /2023-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在纵观古今、横亘中西日的时空坐标上对 封建 概念寻流讨源,分五大部分对此进行探讨。部分为古义演绎。第二部分为中外通约,考察欧洲feudalism概念东渐及新名 封建 在明治日本、清末中国的确立过程。第三部分为名实错位,近代一些人物把以君主集权和地主自耕农经济为特征的秦汉至明清的两千余年纳入 封建时代 ,乃是 名实错位 。第四部分为正本清源,基于马恩经典著作的原典解读,探讨 封建 论之真正内涵。第五部分为制名指实,建议将秦至清这一时期主要时段的社会形态称为 宗法地主专制社会 ,此两千余年简称 皇权时代 ,以反映中国前近代社会的本真面目,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较准确的前史表述。

    • ¥20 ¥40 折扣:5折
    • 大有文库:新社会学大纲
    •   ( 455 条评论 )
    • 李达 /2022-06-01/ 大有书局
    • 《新社会学大纲》作者李达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当代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的政治建筑、社会的意识形态四部分内容。全书思想深刻、说理透彻、结构严谨而明晰,对当今读者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 ¥22.5 ¥45 折扣:5折
    • 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
    •   ( 10636 条评论 )
    • 黄盈盈 潘绥铭汉唐阳光 出品 /2017-10-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我在现场》是兼顾故事性与方法论的社会学著作。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黄盈盈、荣誉所长潘绥铭,及该所部分毕业生。他们采用 主体建构 的研究视角和 参与观察 的研究方法,深入 小姐 同志 截瘫者 等社会边缘群体,讲述与之互动的种种经历,呈现出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真实情感。 同时对社会学调查方法做出深刻反思,通过实践指出,田野调查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调查到了什么,还在于社会学家自己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以及为打破社会隔阂有过哪些作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本升华生命的书。

    • ¥28 ¥56 折扣:5折
    • 中流崩坏:探寻日本中产的分化与跌落困境
    •   ( 639 条评论 )
    • 桥本健二 /2022-06-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日本人为什么长久以来地认为自己是 中产 呢?曾经盛行的 一亿总中产 只不过是社会调查的误导和国民愿望造成的 幻想 而已。当日本社会差距空前扩大,中产阶层日益窘迫,滑降到 低产 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中产阶层内部也的分化对立日益严重。本书通过数据论述了二后日本中产阶层的产生和轨迹,同时验证了中产阶层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在刻画社会的实际情况的同时,探索了理想的 中产阶层 的存在方式。

    • ¥26.5 ¥59 折扣:4.5折
    • 鱼翅与花椒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654 条评论 )
    • 【英】扶霞·邓洛普何雨珈译 /2018-06-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

    • ¥24 ¥48 折扣:5折
    • 社会科学研究:从思维开始(原书第11版)
    •   ( 1124 条评论 )
    • 作者:托德·多纳Todd Donovan肯尼斯·赫文Kenneth Hoover /2020-06-05/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介绍当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精髓,谋篇布局十分精巧,知识并不深奥。全书分为五章,主要回答的是一些基本问题。比如,科学是什么?概念从何而来?何为变量?怎样才算是科学思维?有关现实的假设如何区别于其他的陈述?其相似性是什么? 本书意图纠正有关社会科学的某些错误印象,尽可能使研究者正确地踏出关键的*步。 全书强调科学对现实的检验,这种检验是我们赖以认识世界构成的一种过程。这种对科学的介绍体现了作者对待科学的基本价值观 人们既应当在社会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中,也应当在日常思维中保持科学的态度。

    • ¥17 ¥34 折扣:5折
    • 功利主义(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   ( 620 条评论 )
    • 李青 /2023-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对 功利主义 概念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进行了历史溯源,呈现了Utilitarianism起源于英国到被引入中国的一场全球理论旅行,从而进一步确认了 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一词从被边沁创建到传入中国的具体线路:18世纪边沁提出Utilitarianism思想 19世纪穆勒对此进行修正 明治期间 功利主义 传入日本 20世纪初由梁启超等人引入中国。在研究过程中,着重探究社会历史语境与 功利主义 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功利主义观念流变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翔实地辨析了功利主义概念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 ¥19 ¥38 折扣:5折
    • 论贪婪 论虚伪
    •   ( 394 条评论 )
    • 波吉奥·布拉乔利尼 /2022-12-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论贪婪》(De Avaritia)和《论虚伪》(Contra Hypocritas)是波吉奥 布拉乔利尼重要伦理学著作,作者采取对话体的文学形式,大量引用古典著作,对 贪婪 和 虚伪 两大罪恶进行了较为立体的论述:其中,有站在传统伦理道德的立场上抨击这些恶习的话语,也有结合人文主义运动初期欧洲的具体社会情况捍卫这些人类自然属性的言论,文中甚至一度将其定义为 德性 (Virt )。由于波吉奥出色的文笔、辛辣幽默的文风和新锐的思想,他的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一直没有离开过西方文艺复兴研究者的视野。对伦理哲学的研究,就是对人性的研究,就是对人的研究。因此,《论贪婪》和《论虚伪》充分体现了波吉奥作为早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内涵。

    • ¥29.5 ¥59 折扣:5折
    • 破解《孙子兵法》数学奥秘
    •   ( 459 条评论 )
    • 韩胜宝著 /2023-04-01/ 团结出版社
    • 《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数学法则 竞争法则,数学艺术 战争艺术,数学思维 谋略思维,数学之道 制胜之道,蕴藏着数学的奥秘,揭示了数字化战争的神奇。 孙武或许是个把数学公理化方法引入兵法的大师。数学在军事家的操盘下,成就了一个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经典战例。数学模式奇迹般地与战争模式迎面相遇,数学语言奇迹般地用来导引战争定律,这是上天所赐予军事家的 奇妙礼物 。 本书分六章100小节,从《孙子兵法》的数学法则、数学艺术、数学思维、数学之道、奇数妙用、数学传奇六个方面,首次解密了《孙子兵法》与数学的渊源,用数学解读《孙子兵法》智慧的专著。可通过本书发现 天下兵书 的神话是怎么通过数原理创造的,也可以坚信它在现代化高科技时代的数字化战争中必定能继续创造新的神奇。

    • ¥29 ¥58 折扣:5折
    • 椰壳碗外的人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回忆录
    •   ( 5206 条评论 )
    •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2018-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椰壳碗外的人生》是享誉世界的学者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的回忆性著作。书中回顾了他幼年从昆明到加州再到爱尔兰的辗转,在伊顿和剑桥的求学经历,在美国康奈尔的研究和教学经历,在东南亚印尼、泰国、菲律宾的田野调查经历,以及退休之后的种种新尝试。本书是安德森应日本友人之邀而作,于 2003 年前后开始构思, 2009 年日文版面世。英文版的出版有赖于其弟佩里 安德森的促成,然书未面世,作者便于 2015 年 12 月在印尼朗玛逝世。 回溯五十余年的学术人生,安德森坦陈其以《想象的共同体》为代表的众多学术成就的灵感与起源;直击现代学术和教育体系的弊病;反思认为全球化出路单一的普遍展望,为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解锁更多可能。 安德森一生经历丰厚,他的写作更是精妙幽默, 富有个人魅力,不论是学者还是大众读者都会在

    • ¥24.9 ¥49.8 折扣:5折
    • 生存的诱惑
    •   ( 482 条评论 )
    • E.M.Cioran/萧沆 /2022-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E. M. 齐奥朗30年前在法国发表的11篇随笔,论及西方文明、小说、哲学、个人体悟等方面,发表后随即引起当时法国知识界的热烈讨论,文字隽永,意味深长,是他重要的一部著作。E. M. 齐奥朗的散文风格广受推崇。对于那些因为 哲学 一词而让人联想到艰苦阅读的人来说,齐奥朗是透明的,他的风格是可引用的,是格言式的。

    • ¥26 ¥52 折扣:5折
    • 社会学家的窍门:当你做研究时你应该想些什么?
    •   ( 1351 条评论 )
    • [美]霍华德·S.贝克尔 著 /2017-12-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大部分内容来自贝克尔关于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教学经验。他为了向学生解释怎样做研究,找到了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告诉他们,自己作为社会学家都做了些什么。这些创新的 窍门 要么是为某天的课程所做的准备,要么是用来回应某个学生的研究问题。经过若干年的积累,当他把这些 窍门 资料记录汇总下来之后,发现它成为了一本关于 思考 的书。 关于这本书,贝克尔自己如是说: 我大部分作品都带有自传性质,有些很明显有些则不然,但这本书尤其明显,我在书中不断地变换角度采用自己的经验。或许*重要的原因是,我回想起了自己受教育的方式,想起前辈社会学家教给我社会学工作是什么,以社会学为业又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某些方面而言,这本书是向教过我的人致敬,这些人有的是我读书时的老师,有的是我离开学校后(但不是结束教育)教导我

    • ¥21 ¥42 折扣:5折
    • 国民性(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   ( 582 条评论 )
    • 李冬木 /2023-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留日学生译介和著述的活跃, 国民性 (nationality)也被引入汉语之中,从而成为现今中文里的 国民性 (gu m n x ng)一词。本书聚焦 国民性 这一汉字词语,对该词语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以及现状进行了语汇史和思想史的双重考察,在厘清 国民性 (nationality)这一概念历史的前提下,具体考察了 国民性 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问题意识和使用状况,并从词源入手,查明了其从英语到日语的概念确立和作为一个词语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如何进入汉语并且转换为延续至今的一个词语乃至思想意识。

    • ¥20 ¥40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