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焦虑的时代,就越是需要变得理性 我们是否都曾为江歌案忿忿不平,质疑法律没能惩罚坏人? 我们一面抱怨社会越来越 内卷 ,一面又不得不主动 卷 ,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我们动辄调侃 资本的力量 ,但到底什么是资本? 我们为什么总感觉自己是 穷忙族 ? 这是一套给现代人的认知升级指南 集历史学、法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5门人文学科的思想精华 结合作者多年跨学科思考和问题意识训练 突破单一学科视角 帮助读者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更好的思维模式 成为更理性的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技术与文明 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历史学家只能等待重大事件发生后再去记录,但技术早已为重大事件在什么时间以怎样的形式发生埋下了伏笔。本书以技术驱动为视角,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筛选出14个关键历史时刻,洞察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命运走向:——弩,如何扣动了中国大一统的扳机?——圣本笃会与现代资本主义有何关系?——如何看待技术型制度与信念型制度间的差异?——为什么说火枪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走向?——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发生于英国?为什么“光荣革命”的意义不只是立宪革命,更是一场“技术革命”与“资本革命”?——铁路的发明跟威权政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机枪的发明如何让20世纪世界格局重新洗牌?——核武器的发明如何改变“国家工厂”的模型?——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机器取
《5000天后的世界》 在互联网商业化的5000天后,社交媒体(SNS)开始蓬勃兴起。现在SNS兴起后又过了近5000天了。 接下来的5000天,将会发生什么事? K.K.预测未来将会是一切都与AI相连的世界,他将其称为镜像世界(Mirror-world)。 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已经超越国界,并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GAFA的规模扩展到可以左右国际社会命运的程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巨变,世界到底要向什么方向发展? 物理世界将与虚拟世界融合,同时将产生新的平台,进而形成新的工作方式和组织形式,我们将迎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中心的亚洲世纪。除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预测,K.K.也对社会形态变化进行了预测,涉及商业变革、地缘政治、社会学等。 K.K.没有因不断出现新的技术、产品或流行趋势而迷失方向,而是执着地对科技本质的深层结构进行观察,他在书中指明了产生科技的世
本书继承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傅衣凌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以民俗乡例证史,以实物碑刻证史,以民间文献证史,并结合生活史、宗教史、家族史与思想史,尝试进行科际整合之史学范式的写作。作者立足于“大历史”和“区域史”的双重视野,将风水知识-实践视为南方乡土社会的文化系统和民众的生活方式,借此“再现”一般性的风水知识、观念和信仰在长时段的社会结构变迁中所塑造的文化图像和生活场景。近世以来,南方乡土社会的秩序构建和乡族共同体的持续发展,一直受到民俗化、仪式化的术数记忆的深刻影响。风水术数作为一种竞争性的精神力量,反复刺激了地域各阶层在社会流动方面的文化想象和可能机会。透过风水术数这一面镜像,我们可以从中反思中国“连续性文明”何以可能、何以生长。“术数中国”(冷传统)与“礼义中国”(热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24》全面收录了截至 2023年底的全国省、市、县、乡 4级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以及2023年区划调整情况,是全国行政区划的基础数据和权威资料。 本书印装精美,配有可检索的光盘,阅读舒适,使用方便。
暂无内容简介。。。。。。
《思想与社会:社会学总论》原著名为Trattato di Sociologica Generale,由意大利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 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 1923)于1916年出版,英译版初于1935年由帕累托基金会出版四卷本。本次出版节选英译版的前两卷,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总标题为 非逻辑行为 (Non-logical Conduct),由五部分构成,分别讨论科学方法、非逻辑行为、非逻辑行为的合理化、超验理论、伪科学理论等问题,下卷总标题为 剩余物理论 (Theory of Residues),由三部分构成,分别讨论 剩余物:组合与集合体持久性 剩余物:活动性与社会性 和 剩余物:个体完整性与性 。
《中国现代学术编年》的编撰年限,起于发生辛亥革命的 1911 年,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 1949 年。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走向现代与世界的重要阶段,也是现代学科分化与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相继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世界视野与现代意义的学术成果,值得学界对此予以系统全面的梳理与总结。 《中国现代学术编年》综合吸取历代史书与各种学术编年之长而加以融通,率先创制一种新的编纂体例,即主要由学术背景、学术活动、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学者生卒、学术评述六大栏目所构成,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以编年体全面反映中国现代(1911-1949年)学术发展演变历程的集成之作。 全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厚,体例创新,对于具体而详实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现代学术重构的历史进程与学理逻辑,系统总结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成果与
《必然(修订版)》 人类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在当下,能迅速、激烈地促进这些改变的,就是科技。而这些改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又在我们预料之外?举例来说,互联网是必然的,但选择哪种网络不是必然的;四轮汽车出现是必然的,但SUV不是必然的;移动电话的发明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必然的……被称作网络文化“游侠”的凯文·凯利,在本书中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对于科技的观察和分析,精彩地评说当下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令极客们为之疯狂,也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富前瞻性的视野和指导。 《科技想要什么(修订版)》 《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包括创造大脑这一得寸进尺之举。不过,为了让人类创造的世界实现收益优选化,需要对这种全球体系产生的问题和代价保持敏感。作者详细讲
.
《社会学》如今出至第八版,对于理解我们塑造的世界、我们所过的生活,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导引。 本书行文流畅,布局清晰,努力做到既智识严谨,又深入浅出,尤其强调互动,力求让读者倾心投入,保持兴奋,帮助他们领略社会学之思的持久价值。 第八版特色: ·紧扣社会学基本要义,即社会学的宗旨、研究方法与理论,构筑坚实基础; ·围绕社会生活核心话题,从性别、性相和个人生活,到贫困、全球化、传媒与政治,勾勒新概观; ·针对社会学有关全球不平等、气候变化等当代世界关键议题的论述,遍举鲜活例证; ·牢牢把握全球社会学趋势,明确聚焦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传播、劳动与人际互动; ·保持教学特性,诸如“经典研究”“全球社会”图文框和“批判性思考”停靠点,以及各章末尾活动环节,邀请读者关注流行文化与原创研究论文,广采社会学
越来越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当下,面对舆论场的喧嚣、变幻与混乱,挑战、扭曲着那些被我们视为常识的价值时,需要时事评论来扮演公共价值和常识的守望者的角色,用理智与不妥协,用温和的坚定,匡正一个社会的正直与良知的水位。这也是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通过本书所精选的时评文章,尝试向读者传达的关于一名评论人正直与正义的言论努力。本书分为“抗疫观察”“不同观点”“不平则鸣”“媒介素养”“冰点暖评”“读书杂记”六辑,继续关注社会焦点、民生热点、舆论沸点,以作者一直以来秉持的理性耐心讲理,用犀利且不乏温暖的文字,介入社会的良性运行与舆论的正向引导。随着时评写作近年来在高考等晋升性考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时评中国》系列升级版,本书在每辑新增“时评这样写”,为时评写作学习者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写作指导
《第五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由常建华主编
本书分为四册《西方的起源》《帝国的兴衰》《自由的黎明》《现代的诞生》,为读者提供西方人文经典阅读的必要知识,挑选在社会文化变革之际显示思想力量的文本,进行深入浅出的导读,引导出更为广阔深入的思考。所涉经典贯串三千年西方思想演变史,从影响西方世界最为深远的古希腊,一路走过罗马帝国的兴衰、早期基督教的兴起,穿过并不完全黑暗的中世纪、璀璨丰富的文艺复兴,最终抵达我们生活的现代。通过本书,可以与柏拉图、但丁、莎士比亚、卢梭等七十余位人类历史上的智者,《奥德赛》《理想国》《堂吉诃德》等九十余部西方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展开对话。作者认为,人文经典阅读贵在自己独立的思考,阅读是必须的准备,思考才是真正目标。
新知文库 在三联有着悠久的历史,1986 年刚恢复独立建制的三联书店,作为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的副产品,它诞生了。在当时读书热潮的时代,深受喜爱。科学人文图书也在三联扎下了根。2006 年新版新知文库面试,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趣味的变迁。老版新知文库偏重人文科学,新版新知文库又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纳入其中。与之前相比,现在的新知文库继承了对科学发展的反思和对科学精神的崇尚,更加注重新知识、冷知识与跨学科的融合,更注重趣味性、可读性与视野的前瞻性。新知文库整体风格由著名书衣设计师陆智昌打下了丛书风格的基础,三联的美编根据每种具体内容确定封面,兼顾整体性和个性。丛书以 新兴话题、传奇故事和普遍感兴趣的专门史 为旨趣,既是新知识,也是新知己。2018 年,新知文库成员过百,我们将这 100 种集合成箱,作为
本书全面收录了截至2023年底的全国省、市、县、乡4级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以及2023年区划调整情况,是全国行政区划的基础数据和权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