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吴飞教授《浮生取义》一书的修订版,并附以他研究自杀的另外两本著作《自杀与美好生活》和《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全面呈现他自杀研究的最主要内容。 这项自杀研究源于21世纪初费立鹏团队对中国自杀率的重新测算,发现中国自杀率属于世界最高的之一,却与西方国家一般自杀规律颇为不同。吴飞为了深入研究中国自杀问题,首先详细梳理了西方自杀学的哲学基础,形成《自杀与美好生活》一书,然后通过细致深入的田野研究,以 过日子 和 做人 解释中国自杀大多起于家庭纠纷的现象,并进一步思考中国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和正义问题,形成《浮生取义》一书。《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则是对两项研究中主要思想的简要呈现。 这三本书初版已经过去十多年,中国自杀率也早已降了下来,但人们对 过日子 和 做人 的思考并未改变,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也仍
本书为上海市公证协会编的一本工具类资料性图书。全书收录了有关办理公证业务的180个业务标准,涵盖了对外民事公证、对内民事公证、保全证据公证、经济金融公证等方方面面。全书共240万字,分为上中下三篇。本书因其内容属性和资料属性,具有较大的资料价值和出版价值,对于上海市乃至全国办理公证申请都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2016年上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上海市各个区县板块和道路都有所变动。2016年《上海道路交通指南》中,取消了原先的英文说明内容,同时随着本事许多大型建筑都已完工,道路改造和拓宽都已完成,轨道交通全面开放,给在沪以及来沪旅游的外省市人员,提供了较及时,较准确,较详实的资料。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社会问题解析(第11版)(全彩)》内容简介:在社会学中,社会问题往往是令人激动、诱人的话题之一。从国家和世界要面对的重要社会议题,到影响我们自己现在和未来的事件和形势;从犯罪和生育问题,到社会阶层、种族、族群和性别不平等问题;从詹姆士?因西亚迪探索迈阿密俱乐部文化中的处方药滥用,到露丝?霍洛维茨以参与者的视角观察奇卡诺帮派,《社会学与人类生活:社会问题解析(第11版)》将从多维视角帮助你清晰地分析社会问题,让你看到社会问题如何与人类生活相联系。
这是一本全面讨论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重量级专著。 本书基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的时序数据,从理论与实践、发展与改革、轨迹与格局、城镇与乡村、行业与地区、总体与家庭、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分配与贫困、现状与趋势、政策与建议等角度,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变动,进行了综合性、全局性的研究和探索。这本书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 ,是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者的之书。 作者陈宗胜对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对陈宗胜重要学术贡献的概括、总结、充实和完善:既全面阐述了被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所印证、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 陈氏倒U曲线理论 ,又综合考察了中国居民收入差别实际变化的具体程度和轨迹。
本书整体上是在社会文化的模式之下来展开艾滋病的社会学讨论,试图在身体社会学与日常生活的理论脉络之下,分析艾滋病与跨国流动、性/别、身体、情感等以往被忽略的重要社会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相比已有的研究,本书在讨论议题上更加具有前沿性,在方法上运用访谈与参与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方面突出批判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视角以及叙事分析的策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本书将强调艾滋病所处的中国社会与历史情境,突出不同人群的主体性以及 日常生活 的逻辑,关注 结构 与 个体自主性 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 本书稿为传播学视野下的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主要以当前引起广泛关注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媒介使用与生活实践为经验研究,并突破结构论、行动论、制度论的分析范式,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和传播学的修辞来管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背后现代性的生成及其生存逻辑,从而探讨 媒介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 相互解构与重构的动态互动关系。 具体而言,进城前,新生代农民工就已经开始怀揣对城市世界的想象。这种想象会在其进入城市后延续、变化,从而对其心理认知产生影响,而媒介镜像是建构这种城市想象的关键。在日常生活层面,新生代农民工也经历着媒介助推下能力的提升与自我的发展。媒介的影响力渗透、延伸至整个过程,从心理认知、思想观念、生活能力以及文化
水资源协商管理是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冲突解决的有效途径。本书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水资源协商管理与决策问题。本书沿着“现实需求—制度安排—行动决策—政策选择—智能监控—实践应用”逻辑框架,给出了水资源协商管理的现实路径,即将决策科学与制度经济学相结合,通过宏观协商制度安排与微观主体行为决策的互馈行为促进协商,提升了水资源协商效率;构建水资源协商管理的政策选择程序和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监控系统体系,加强协商效果。*后,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特点和突出问题,开展西北缺水地区、华北水冲突严重地区、华中丰水地区和西南干旱地区水资源协商管理实践应用研究,为政府、管理部门应对水资源短缺或冲突等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云南和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之一,因为距离缅甸较近,因此晚清近代以来,侨居在缅甸的和顺人日益增多。本书旨在深入发掘和顺地区旅缅侨胞的详细资料。在内容上,不仅包括旅缅和顺崇新会(简称 和顺崇新会 )编纂的《和顺崇新会周年纪念刊》五期,还包括和顺崇新会编纂的《和顺乡》等,反映了该地华侨与家乡之间的互动。另有旅缅华侨寸联升编许本和抄的说唱本《西江月句》(手稿)。此外,文前部分还收录了有关旅缅华侨历史的一批图片资料。《和顺崇新会周年纪念刊》创刊于1931年,1936年更名为《和顺乡》,1937年停刊。该刊的内容多为提倡兴办新学,发展家乡文化教育,反对封建陈规陋习,鼓励文明结婚、妇女解放等,为后人研究旅缅华侨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本书借鉴、吸收和发展相关研究前沿方法,主要基于分析中国老年健康调查1998~2014年七次跟踪调查的丰富数据,深入探讨中国健康老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全书分四部分。*部分报告中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特点。第二部分从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三个层面深入讨论健康老龄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第三部分报告主要慢性病、炎症、抗氧化、微量元素等生物医学指标对老龄健康的影响。第四部分以大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为依据,从政策设计和实施的层面以及“大人口大健康”战略角度讨论中国应对人口老化严峻挑战的政策思考和建议。
在建国70周年之际,2019注定是中国社保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推进落实力度,更大规模的社保降费拉开序幕,社保税务征收步入实施,中央调剂制度全面推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范重大风险要求 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社保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精算报告的面世显得尤为 及时 和 应景 ,作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以下简称 中心 )出版的第二部精算报告,今年的报告将测算期延长至2050年,这是继去年短期(2018-2022)预测的基础上,探索中长期精算的一个升级版;同时,本书对分省32个统筹单位(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10年期(2019-2028)的测算,以回应各方对养老保险地区间财务平衡问题的关注。值得说明的是,今年精算报告的对象仍然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精算对象为
2015年,全国老龄办组织开展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以下简称 第四次调查 ),以便全面准确掌握我国老年人全方位生活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基础数据。第四次调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专题国情调查,也是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将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支撑,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 规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 十三五 规划》和全国老龄委成员单位制定 十三五 专项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全面促进中国特色老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书是基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编写。对于了解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整体情况、养老服务需求以及制定老龄政策提供参考,本书既具有理论探讨价值,也具有现实指导
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发展,致力于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本书研究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战略,科学论证其有效运行的要素集聚、组织保障与制度激励,旨在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并确保其稳定性、长效性和**性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并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第二性I》副标题为 事实与神话 ,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 他者 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 女性神话 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第二性II》副标题为 实际体验 ,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后提出了女性走向解放的
本书为将郑永年在我社出版的四本郑永年的畅销书的打包, 套装书包含: 《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 民族国家向何处去》48.00 《通往大国之路 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42.00 《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38.00 《中国改革三步走》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