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民族国家、东西方文化、境内少数民族/多维视野的民族教育研究丛书》从民族国家、东西方文化、境内少数民族。三个方面探讨比较教育学,书中介绍了比较教育的历史分期和研究方法,对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进行了比较,以美国、荷兰、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印度等过为例,对国外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进行了比较,对境内民族教育的传统闪光点和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最后论述了比较教育的批判性与审美性。书稿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我国教育政策、和民族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管芙蓉、吕向阳著的《鲜卑族源流》运用了溯源探流的历史学方法,全书由上编、中编、下编构成。其上编:“大鲜卑山:鲜卑民族的摇篮”,吸收参照了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而集中论述鲜卑民族之“源”,论述了鲜卑部族:“北部鲜卑”拓跋氏、“东部鲜卑”慕容氏、宇文氏皆源于大鲜卑山森林带以及他们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路线走出大鲜卑山的南迁历程。这就理出了鲜卑民族的历史源头,为进一步揭示鲜卑各部族的关系及其演化流变的历史轨迹理出头绪。《鲜卑族源流》梳理鲜卑族的历史演进,宏观展现了鲜卑民族的历史全貌。
近年来,田阡教授在前期大量的田野工作和学理思考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区域研究,从总体上审视流域族群的日常生活,从“单点”社区转向“多点”区域,形成空间、历史与族群互动互视的综合性区域研究体系,进行“中心与边缘”的转换,提出将流域从区域研究范围逐步上升为“流域人类学”的学术研究方向。同时,整合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等学科,通过对不同类型族群的迁移、生计和文化适应模式,以及所研究流域的族群分布与互动、区域文化的特征进行整体关注和分析,探讨流域间的迁移对族群分布的影响,发掘城乡统筹背景下族群关系的新特征,尝试建构“流域人类学”的理论体系。 《流域人类学导论》正是其提出的流域人类学理论体系具有奠基性和总纲性质的阶段性成果。
我们正身处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20世纪核武器的横空出世,给人类带来可能导致灭绝的真实风险。人类第YI次发展出了足以毁灭自己的力量,并将自身推向一个史WU前例的“危崖时期”。 人类的力量急剧增强,而相应的实践智慧却没有同步增长,一些威胁到全人类生存和文明存续的风险变得越发明显和紧迫。核战争、气候变化、小行星撞击等起先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有可能招致毁灭的风险只是个开始,而今蓬勃兴起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大流行病、反乌托邦社会等风险也与日俱增。这给我们的未来蒙上难以挥散的阴影,人类还有多少机会能安然度过本世纪和接下来的几百年? 新锐未来学家、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研究员托比·奥德潜心十年专研,写就了这本全面、深度探讨生存性风险的书籍,并采用尖端的科学手段对自然、人为、未来等各类风险进行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