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在新中国茁壮成长》收集了邵益文1984年至2018年在各报刊和书籍上发表过的有关编辑学、出版学的306篇作品。书中所收作品按写作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分四册收录。书中的内容既包括邵益文有关编辑学研究方面的个人看法,又包括他对编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还有他在中国编辑学会历年年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资料详尽,真实可靠,是人们研究编辑学在新中国发展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
该书上篇以问答形式讲述了校对基础知识,对于现代校对如图书在版编目(CIP),电脑校对软件、磁盘稿校对等问题,都作了详尽的解答。下编汇集了不同类型容易互错的字,经常用混的词,以及误用成语的实例,并释义辨析,以提高辨错能力。这是校对人员必须掌握的规范使用字词的基本功。书后收集附录有新版《简化字总表》、《批异体字整理表》、《批异形词整理表》、《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等国家标准,以及各种字体、字号、主要科技符号表等,可供校对人员参考使用。
《上海博物馆展陈设计》是关于博物馆陈列设计方面的专著,并由上海博物馆陈列设计部编著。书中介绍了上海博物馆陈列设计部的是依据专业部门的陈列大纲,进行陈列展览的平面、形式、效果结构设计和陈列布置。通过悉心设计,把一件件孤立的文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陈列体系,把专业部门的陈列大纲形象地加以展示,使观众在喜闻乐见中悄然接受陈列设计理念,让观众通过参观展览得到美的享受,审美情趣的提升,历史和文物、美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熏陶。在陈列艺术设计方面,以简洁、高雅为美学追求目标,尽大可能体现文物之美,排斥一切喧宾夺主的浮躁。全书配以大量详细的说明性图例,图文并茂,是一本值得展陈设计工作者及设计爱好者们学习和参考借鉴的图书。
关于《翰墨高风:钱学森图书馆馆藏书画作品集》作品来源,书画集作品均为钱学森图书馆馆藏,包括钱学森生前友人赠送作品、钱学森图书馆开馆后征集作品及“翰墨高风”书画展入展作品,共计139件。其中书法类作品100件(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及硬笔书法),绘画类作品39件。关于《翰墨高风:钱学森图书馆馆藏书画作品集》收录标准,作为一种原则,除钱学森生前友人赠送的书法和国画类作品因属钱学森个人藏品收录外,钱学森图书馆开馆后征集的作品每位作者只收录一件(组合类作品及特殊身份作者作品除外)。为体现内容的统一和形式的协调,保证书画集的整体视觉效果,馆藏油画、水彩等非国画类作品未予收录。同时,为确保书画集质量,入编作品均经专家评审和遴选,绝大多数具有较高艺术价值,部分作品具有历史价值。
《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以历史脉络为经,以全球视野为纬,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理论资源的活水源头保持开放性的互动,又强调社会传播分析的辩证性、具体性、互补性和条件性。书中作者试图以重建国际传播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一方面促进国际传播的“国际化”,赋之以丰富的“文化性”,一方面加强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文献的对话,以期获得彼此“境界的交融”;作者借助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分疏近代中国新闻史上若干重要的脉络,在国际格局下动态地追寻人物事件、结构过程的同与异、常与变。
《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以历史脉络为经,以全球视野为纬,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理论资源的活水源头保持开放性的互动,又强调社会传播分析的辩证性、具体性、互补性和条件性。书中作者试图以重建国际传播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一方面促进国际传播的“国际化”,赋之以丰富的“文化性”,一方面加强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文献的对话,以期获得彼此“境界的交融”;作者借助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分疏近代中国新闻史上若干重要的脉络,在国际格局下动态地追寻人物事件、结构过程的同与异、常与变。
《2020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年鉴》分为数据篇、分析篇和附录部分:数据篇挑选出全国60个重点城市的收听率数据,详细呈现各电台、频率在传统的线下市场的收听表现,以及其融媒体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的传播效果;分析篇由广播行业专家和资深研究人员撰写的中国广播市场研究文章或分析报告组成;附录篇选载重要文件目录、统计资料等,收录了全国电台和频率名称、频率频点,采用的标准编码进行编号,以供查阅检索。
《中国古代经典文书档案导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本科学生和档案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习古代文书档案管理知识的有力补充,是便捷了解和掌握古代文书档案价值的直观素材。为了更加快捷地、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文书档案的概貌,《中国古代经典文书档案导读》以传世的文书档案汇编为主,以近年出土文书档案为辅,从中精挑细选了部分文书档案而编著而成,供读者阅读、学习和了解掌握古代文书档案的精华。《中国古代经典文书档案导读》的体例设计为前言、后记以及古代经典文书档案构成。
《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维度与路径研究》的研究有利于从电视仪式的视角探讨国家认同的理论机制。运用符号象征理论探讨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方式,将研究视角由国家认同的宏观层面分析引向对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方式、影响要素与作用机理等微观层面的关注,拓展了国家认同的研究框架和内容;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相关原理,构建国家认同的电视仪式传播机制,为国家认同及国家执政合法性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