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科学观察著作,是一个儿童的成长日记。本书观察记录了乳名叫“冬冬”的中国女孩零到六岁半的语言发展,以及她的生活、行为、心理活动等,时间从1985年1月16日到1991年7月22日止,也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风尚、人们的生活状态、教育理念、邻里关系等等。作者认为,这本书是世界上记录儿童语言发展时间Z长的一部,是原生态的语言发展史,其中语言资料90%都还没有进行科学利用。全书按日期记录编排,分六年,每月有大标题,每日又设计了小标题,对婴幼儿语言观察的科学记录方法、记录的内容包括婴儿语音发育和词汇及语法的习得、方言和俗语民谣语料等,对语言研究者会有的参考价值。其中家长对婴幼儿的教育理念、引导方式等,对年轻的家长也会有所启发。
  国外对隐喻的研究,已从传统的修辞学,进入当代的认知科学。从认知的视角,《认知隐喻学(第二版)》主要探讨了隐喻、语言和认知的关系; 隐喻的实质;隐喻和认知;隐喻的理解;隐喻的应用和我国的隐喻研究。《认知隐喻学(第二版)》的主要特点是跨学科的,涉及语言学、认知科学、修辞学、哲学、符号学、美学、逻辑学、语用学、心理学、计算科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应用并重,以阐明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哲理,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进行中外比较,以唤起学者在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基础上,关注本学科的新动向。
该书出版助于该学科和领域的学习者和兴趣者尤其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参考。可以更有效地积聚全国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力量和资源,融合语言文学的研究力量和资源,调动各相关学术团体的学术研究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本书以“成语”作为话题,从成语典故入手,抛砖引玉,引出修辞方法,即辞格,用了较多语料,重点阐释了25种修辞格的用法及其蕴含的文化思想,进一步拓展了修辞格的使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