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是采铜继现象级畅销书《精进》系列后,对深度阅读方法论的一次全面升级。 阅读是为了什么?阅读有何技巧?如何才能读出非同一般的收获?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阅读的深层技巧,从书的结构拆解、运用视线规律、文字的音乐与建筑等角度入手,结合经典案例与实用技巧,为读者提供了一套从 被动接收 到 主动思辨 的完整阅读体系。 本书提供了一条在快节奏生活中依然保持理性思考和独特自我的路径。为了让头脑更发达、更健全,为了让内心更丰润、更充盈,用精读的方式读书是当之无愧的最佳选择。 阅读这本书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第四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韻、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北京大学在1959年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第3册)/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 国家规划教材》包括三个内容:1.文选;2.常用词;3.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部分跟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第1个单元包括为文选、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说明、背景介绍,该书对于研究学习古代汉语文学、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大有帮助。
文言文是中小学生语文课本中必学必考的内容,加之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提倡,文言文在课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文言文因其与现代白话文隔膜已久,学习不易,特别需要名师加以引导,指点门径。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有何特点,怎样学习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会有哪些收获。
《古代汉语》 1961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后,成立了古代汉语编纂小组,由原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力先生负责全面工作。到1964年,《古代汉语》四册出齐。这是我国靠前套古代汉语教材,创立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凡例,影响了靠前外几代学子,推动了我国的学术研究,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出版后,不断接受各方面的建议,不断对书稿进行修订,已经出版三版60余次。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决定下功夫废弃原来的胶片,重新排版,采用环保印制。 《古代汉语 第2册(校订重排本)》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韻、训诂,有的把它讲成
《大师语文课:写作七十二讲》本书精选夏丐尊、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 文话 文选 部分内容及本书提代的选文。本书既有语文知识又有学习方法,涵盖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是一本讲授语言素养提高方法的指导性图书。
《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007年第二版,2016年第三版)经过十多年教学实践、精心修订,已成为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中文本科通用教材,并出版辅助教材《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和《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简明本《现代汉语通论精编》也于2012年6月出版,并配以多媒体光碟。全面增订的《现代汉语通论教学参考》,预计2017年出第三版。
许慎《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以解析字形为主,同时兼顾音义训释的字典,在中国古典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它又不是单纯的字典。其文字训诂中包含的大量先秦和秦汉的语料、史料及科技文化的信息,于研治中国古代训诂学、音韵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均有重要的价值。由此,我们甚至可将其视为汉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围绕《说文解字》进行的相关研究催生了 说文学 的诞生和确定,且成果层出不穷,新见不断涌现。 近几十年来,随着说文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大量秦汉时期新资料的出土,人们对《说文解字》价值的认识也越发深入。为总结新见,传播新知,语文出版社与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合作推出 说文学小丛书 。丛书由浙江大学王云路教授和复旦大学刘钊教授主编,选聘在《说文解字》相关研究领域学有所成、富有创见的学者,就某一专题展开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自1990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不断再版重印。它的出版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标准不断推出,一些原有规范标准也被相继修订或被新的规范标准所取代。 为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语言文字应用的需要,方便人们查检,此次再版我们对所收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增补了《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2009年)、《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2009年)、《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2001年)等规范标准。将原有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96年)、《汉字统一部首表》(1983年)替换为新修订的《出版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既有深度,又很好读。
本书依据版《标点符号用法》,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从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国家语言监测语料库2013 2020年近140亿字次的语料中挑选出100种易误用的标点符号用例。条目编排分为三部分:部分为标点符号用法解析,第二部分为媒体中的两个典型错误用例,第三部分为修改后的示例。
刘会龙撰理的《说文解字十二讲》为慕课课程“《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配套教材,该课程荣获首届全国百名“好看慕课”三等奖。 所谓“说文解字”,有双重意思:一是指东汉许慎讲解汉字的经典著作《说文解字》,二是指“说一说文,解一解字”,也就是讲析文字。本书以《说文解字》为基础,系统地说解基础汉字的构形原理。 汉字,跟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我们每天看到和使用的每一个汉字,都有最初的造字意图,都是社会生活的写照。 汉字本身就是历史。汉字的构形原理和内部结构都有非常好的系统性和非常浓的趣味性,形象、生动、简明、有趣。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要正确理解、使用汉字必须追本溯源。不同的两个或多个甲骨文字,由于一字多形的缘故,有一些甲骨文字十分相似形近,那些微小而不起眼的碎小差异,往往在应用与识读时,混淆在一起,不好区分。本书选取了148个甲骨文字,做形近字辨析,以区分形近字之微小差异。作者对形近字的辨析,从其本义、拓片、书写等进行汉字的追根溯源,先是拆解分析字形,再从字形去确定字义,字形依据的是甲骨文拓片,分析参考的是名家著述,判断有理有据。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详尽剖析,既描述了文字不同之处,又考证了文字的出处,追记了这些文字的延伸和发展的奥妙之处。本书增智益识,内容丰富,既资知识性,又助资料性,是目前并不多见的辨析甲骨文形近字读物。
本书是《西方*语言学理论译介》丛书之一,介绍了汉语形式句法学研究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以及当前国际语言学界关于形式语法研究的*进展。全书沿用比较"传统"的模式,把形式句法学的基本原理融人课程里,让学生可以通过句法学理论分析汉语语法的特点,并结合汉语实际展开研究。
无论是在地铁上,超市排队结账时,还是上班的空当,我们都能用手指以惊人的速度在智能手机触摸屏幕上完成滑、点、拖、发送等一系列操作。键盘输入法已经与搜索引擎、手机游戏和购物软件密切捆绑,从北京发出的中文信息也会即刻显示在上海、纽约或伦敦的电子屏幕上。 然而,从设计官话字母方案,在打字机上加装汉字,到图书馆分类、国语罗马字、汉字拉丁化,直至今天的键盘输入法,中国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辗转、奋斗、忍辱负重。一系列大规模技术变革险些让汉字被世界抛弃,是冒着死刑风险重新 发明汉语 的流亡者,倡导普及普通话的大胆革新者,在茶杯盖上设计汉字输入码的工程师 让汉字为全球贸易和数字技术所用,让今天的中国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 如今,中国正在成为人工智能、自动化、量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各领域的标准制
本书基于Friederici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潜心研究成果,为解释人类语言内诸多要素的加工与互动方式及其神经认知机制提出了极具世界影响力的语言神经认知机提供了精当的理论阐释。全书以大量实验数据为主,配以丰富的神经影 像学图谱,用语简贩,逻辑清晰,以问题或案例导入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最后还配以主要观点的总结和术语概念诠释,帮助读者进一步整合知识,无疑是一部读者友好型的语言神经认知科学上乘之作。英文原版于2018年荣获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The PROSE Award)。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系统介绍了社会语言学这一学科的特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历史渊源等,涉及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与管理、语言衰亡和维护、语言与文化、语言行为、语言称谓,以及国内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等,既有宏观上的理论概述,也有微观上的个案分析和数据支撑,并启发读者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读者了解社会语言学的概貌,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这一学科奠定扎实基础。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作为系统的语言,也研究作为意义资源的语言,其本质是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本书以十讲的形式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情况、基本概念和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对语言的分析中。本书从理论出发讲解概念,但又通过大量的实例方便读者的理解,内容翔实、材料丰富。总体而言,本书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介绍较为全面,相信能够给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感兴趣的师生提供一定的启示。
本书由*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商务印书馆等相关专家参与选编。分详版《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简版《常用语言文字规范手册》。 本书《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主要遴选在语文教学、编辑出版、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中常用的规范标准,主要包括: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政府各种有关的管理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国家、地方、行业制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如《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引导性规范等。对政府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调查问卷是一个小型简明的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方案,包括构词与形态、词类与句法、句法与语用等多方面。问卷包括四个部分。部分:基本概况及调查规范;第二部分:音系;第三部分:语法问卷;第四部分:话语语料。 部分包括调查点的选择、调查对象以及正文各部分的调查方法,同时对记音规范和调查软件进行了设定。第二部分包括音系的声韵调例字以及连读变调参考例字。第三部分是本调查问卷的重点,包括22个范畴的711个例句,涉及的22个语法范畴是:构词、构词生动形式、名词复数、重叠、代词、数量名结构、定名结构、状语性成分、趋向动补结构、介词与连词、处置被动致使、双及物结构、连动结构、处所存现领有判断、话序与话题、复杂句与复合句、疑问否定、祈使感叹、时体、情态语气、反身相互、比较比拟。每个范畴都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