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境》囊括王佐良先生专论翻译的中英文章近二十篇,并附三篇访谈。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他致力于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所翻译的《彭斯诗选》、《苏格兰诗选》被誉为范本,*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培根《谈读书》的译文,被学界誉为 好似一座令后来者难以翻越的高高的山峰 。《译境》囊括王公多年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思考结晶,文笔优美,见解独到,足见大家风范。本书不仅适宜翻译专业人员精研提高,其简劲高旷的文化散文风格,对一般读者而言也具有吸引力和阅读价值。
《翻译艺术通论》可谓许渊冲的集大成之作,书中探讨了翻译中的矛盾论、实践论、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等论点,还举出了大量的译例加以佐证。作者从理论到实践,从过去到现在,讲述了如何做到既符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又使译文与原文的思想内容、文字风格相一致,甚至使译文比原文 加出彩。书中作者所阐明的关于文学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他多年来在从未间断的翻译实践中总结的心得体会和理论提炼。
1. 包含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科技、环保、旅游、人物、叙事、散文等13个主题和文本,力求满足读者参加各种翻译考试和从事多种主题翻译的需求;2. 英汉互译同步讲解和练习,洞悉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使译文表达 符合语言习惯;3.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强化各种翻译技巧,总结翻译规律;4. 结构清晰,每篇文章由四节组成:英译汉讲解(两篇)、英译汉练习(两篇)、汉译英讲解(两篇)、汉译英练习(两篇)。讲练结合,助力读者复习所学技巧,夯实翻译实践基础
学界需要翻译,却将其边缘化,《翻译之耻》探索了翻译与学术界之间的紧张关系。作为专业译者,劳伦斯?韦努蒂提出,时下流行的作者观念在文学研究领域贬低了翻译,同时也强化了法中对“著作权”的不当定义。此外,针对各类学术机构对翻译的忽视,出版商对译者的不公正待遇,本书均给出了毫不留情的批评。 从早期基督教的《》翻译,到日本现当代小说的翻译,韦努蒂的研究均有涉猎。他揭示了译本在构建翻译伦理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翻译伦理促使译作以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这一更广阔的视角被写作、阅读和评价。
拓扑翻译学是应用拓扑学的主要原理,即连续变化中的不变特征以及一些主要概念,如变量、恒量、同胚、映射、等价、点、线、离散性、连续性等来诠释翻译现象的一门交叉学科。书稿对其进行系统阐释:文化就是恒量按时间顺序的翻译和变形的过程。这既是宏观的一种文化历经无数拓变后的传承行为,也是微观视角的后人对古代作品的不断解读、翻译、改写,从而达成文化传承。在翻译和语言转换中可以出现无数的形态变化和变化程度的差异,从最近的模仿延伸到遥远的下意识引用、共鸣或影射。互文性引起了文化拓扑结构,而文化拓扑结构又在翻译中引起更多重、更复杂的拓扑变化。只要人类语言的转换或符号转换不撕裂或割破词句的完整性,就能得到意义的等价,表达方式可以千变万化,词句的点线结合关系和顺序关系可以任意变化,但需保持每一个拓扑
本书分别从语言积累、口译技能、数字传译三个方面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口译语言和技能基础。语言积累部分以口译常用的情景为主线,给学习者提供口译中语言处理技能,辅以该场景下典型的表达方式及句式。口译技能部分为学习者进行基本口译技能理论讲解,辅以实例。数字传译部分精选译员的数字传译类型,聚焦数字,锤炼数字传译的准确和快速。
《文学翻译技巧散论》为翻译家曾胡集近四十年翻译经验写成的文学翻译技巧指导用书,旨在帮助文学翻译者和有志于文学翻译者了解文学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翻译技巧,望能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助一臂之力,其中的许多内容对其他文体的翻译也有参考价值。全书开篇为一篇导言,较细致地讲解了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正文分口语化语言、散文和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的翻译部分,每部分包含大量典型实例,每一实例下附有一个或两三个参考译文,供读者比较参考,有些实例下有解说,讲解了各种文学翻译中的处理技巧和作者的心得体会。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史的又一座里程碑”,傅雷的翻译世界内容极为丰富,值得人们去阅读和发现,更值得人们去作学术性研究和探索。 《傅雷翻译研究》着力于目前有关傅雷翻译研究的学术空白处,并对傅雷的翻译世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书共分九章,对傅雷的翻译世界进行概览之后,从诗学、风格、选择与文艺思想等主要方面详尽探讨和阐述了这一世界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傅雷富有代表性的具体译文文本,对这种构成进行了饱含说服力的个案分析;此后三章中,则分别提供了傅雷翻译研究的多种新视角,揭示了傅雷其人其译之于后学的启示与意义。在此过程中,使用大量翔实的手资料,采取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文本相结合的立体研究模式,全面展现了傅雷的翻译思想、翻译精神、翻译实践与翻译影响。 傅雷虽已远去,但其译作、译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