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名言侦探
    •   ( 190 条评论 )
    • 杨健 著 /2022-05-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国内第YI部探究 名人名言 真伪的著作。作者考察了近年来在中国知识界、朋友圈流传甚广的38句 名人名言 ,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知,考察结果有时让人目瞪口呆。如 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它苏醒,必将震撼世界 历史给人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些美丽的句子究竟是谁说的?作者在对文献资料的核查、辨析中,梳理了这些 名人名言 被错置、谬传、误读的知识脉络、历史线索和传播路径。可以说,这是作者凭有限的一己之力所做的一次惊心动魄的知识考古。

    • ¥29.5 ¥59 折扣:5折
    • 北京谚语集释
    •   ( 106 条评论 )
    • 董树人 /2019-02-01/ 语文出版社
    • 《北京谚语集释》是《北京歌谣熟语集释》的第二分册,主要收入了从民国到当下北京地区的谚语,并对部分谚语及其中的方言词语作了注释和说明,丰富而生动地展现了北京地 区的方言特点和风俗民情,旨在保存北京方言资料,为研究北京历史、文化、语言的人士提供方便。

    • ¥25 ¥45 折扣:5.6折
    • 杭州方言词语释义
    •   ( 5 条评论 )
    • 编者:柴剑虹|责编:宋旭华 /2020-08-01/ 浙江大学
    • 杭州方言属吴语太湖片方言,一般指仅通行于西湖周边范围不大的特定地区内的“杭州话”。历 杭州话受多种外来方言的影响,特别是宋朝都城南迁到临安后,临安城里的居民多数是北方移民,遗民所带来的北方话对杭州话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加上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促使它逐渐变成一种带有官话色彩的吴语。元明之际,杭州不但又一次和周边方言融合在一起,而且因为不少民族官员主政东南地域,他们的一些民族语汇也进入杭州地区;从清朝初期起,杭州话相较于其他吴语方言有了 多的文读特色……本书全面收入现今杭州通用的实用词汇,保留原汁原味的“杭州方言词语”,力争成为杭州话的工具书。

    • ¥24.32 ¥38 折扣:6.4折
    • 上海俗语图说
    •   ( 0 条评论 )
    • 汪仲贤|责编:黄晓彦|绘画:许晓霞 /2022-01-01/ 上海大学
    • 通过三年的研究,通过文献综述、调查访谈等,深入了解了负向行为学生的行为表现、认知特点、行为发展规律轨迹和家长的教育期望。在教育中针对多源型导入社区学生的负向行为进行系统干预,对五种负向行为类型学生深入研究,从各自的表现形式、成因解析、策略研究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干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同学、家长处事变得积极乐观,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39.9 ¥60 折扣:6.7折
    • 源于先秦的现代汉语复合词研究
    •   ( 0 条评论 )
    • /2018-12-01/ 中华书局
    • 本书属于汉语词汇语义学研究范畴。汉语本源双音合成词的形成有两个渠道:一为历史传承式,一为现代合成式。本书的研究对象属于前者,指在源头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文献语言的现代汉语复合词,简称“先秦传承复合词”。在研究原则上,以汉语书面语为背景来观察词汇的发展变化。由于文言与白话是汉语两大书面语体系,因此,本书试图通过对现代汉语中先秦传承复合词的研究,从词汇角度沟通汉语两大书面语体系“文言”与“白话”,考察“文言”对现代汉语复合词的影响。

    • ¥195.3 ¥391.6 折扣:5折
    • 广西民族出版社 桂林篇.谚语/壮语俗语集成 广西民族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蓝汉光搜集整理翻译 /2016-07-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壮族俗语是壮族劳动人民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通俗性、简练而形象化特点的语言。《壮族俗语集成》以地域为主,收集在当地广为流传的俗语,并用壮文整理。这些俗语都是历代壮族人民群众生活经验和斗争经验的结晶,是民间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形成的瑰宝。《桂林篇》是《壮族俗语集成》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搜集了当地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浅显易懂的俗语,并加以整理翻译。全书分为为人处世、教育、社交、农事、气象、歇后语、谜语等八个部分,用壮汉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能较为原始地记录当地人民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智慧与思维,人生领悟等。其语言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具有较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价值。其主要价值有:一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 ¥10.9 ¥20 折扣:5.5折
    • 中国俗语
    •   ( 0 条评论 )
    • 编者:竟成 /2017-04-01/ 农村读物
    • 俗语是汉语言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人们在进行口语或书面语交流中经常被引用的语言。俗语往往用日常生活中 通俗、 典型的事物作比喻来说明比较深刻的道理,以便使语言表达得 生动, 活泼, 大众化。为使读者能够 深入地了解俗语,从而 准确地运用俗语,本书编撰者竟成历时数载,精心编选了《中国俗语》一书。本书共收集词条近2000个,并且注意了对近年来出现的带有俗语特征的网络语言的遴选。本书对每个词条尽量做到追根溯源,详尽解释,并配有使用例句。本书堪称具有语言工具书性质的图书。

    • ¥28.71 ¥58 折扣:5折
    • 阿拉善蒙古语语音嗓音及动态腭位声学研究/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系列
    •   ( 0 条评论 )
    • 格根塔娜//胡阿旭|责编:付艳//李秉乾... /2020-09-01/ 科学
    • 在历史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蒙古语阿拉善话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特征,其发音既有蒙古语的共性特征,也表现出特有的个体特征。 本书基于对语音多模态研究及蒙古语语音声学和生理研究现状的概述,通过语音信号、EGG信号和EPG信号,探讨、分析了蒙古语阿拉善话元音和辅音的声学特征、松紧元音的嗓音特征及浊辅音的嗓音特征,以及阿拉善话单辅音和复辅音的位特征,总结了阿拉善话元音、辅音的声学和生理特点。 本书适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阅读。

    • ¥59.4 ¥89 折扣:6.7折
    • 海丰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
    •   ( 0 条评论 )
    • /2016-09-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本词典共收常用海丰俗语、谚语、歇后语2300余条,是海丰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积累、流传下来的,反映当地生活、劳作等的生动表达,形象生动、诙谐幽默。词典按笔画数排列,分别用注明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每条词条均有详细释义,并用《海丰话拼音方案》标注发音。

    • ¥176.5 ¥354 折扣:5折
    • 杭州方言词语释义
    •   ( 0 条评论 )
    • 编者:柴剑虹|责编:宋旭华 /2020-08-01/ 浙江大学
    • 杭州方言属吴语太湖片方言,一般指仅通行于西湖周边范围不大的特定地区内的“杭州话”。历 杭州话受多种外来方言的影响,特别是宋朝都城南迁到临安后,临安城里的居民多数是北方移民,遗民所带来的北方话对杭州话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加上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促使它逐渐变成一种带有官话色彩的吴语。元明之际,杭州不但又一次和周边方言融合在一起,而且因为不少民族官员主政东南地域,他们的一些民族语汇也进入杭州地区;从清朝初期起,杭州话相较于其他吴语方言有了 多的文读特色……本书全面收入现今杭州通用的实用词汇,保留原汁原味的“杭州方言词语”,力争成为杭州话的工具书。

    • ¥25.27 ¥38 折扣:6.7折
    • 上海话俗语新编
    •   ( 1 条评论 )
    • 尉迟梦|编者:钱乃荣//黄晓彦|责编:黄晓彦|绘画:陈青如 /2022-01-01/ 上海大学
    • 此为“海派俗语丛录”之一。主要选取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小报上的相关专栏,包括尉迟梦文,陈青如图的《上海新俗语图说》,与汪仲贤先生《上海俗语图说》均一脉相承,为之“续篇”不为过;以及姜太公撰述的《上海闲话新篇》、浅草撰述的《新语林》,仍然保持“俗语图说”特色,这些俗语和漫画展现了当时上海的风土人情和上海民众的人生百态,可谓是一幅上海“浮世绘”,一定意义上也是早期海派文化的缩影。本次重新整理出版,无疑对于语言、民俗、文化、社会等各界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有助于真实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字的变迁,对海派文化传承与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 ¥25.62 ¥40 折扣:6.4折
    • 海丰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
    •   ( 0 条评论 )
    • /2016-09-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本词典共收常用海丰俗语、谚语、歇后语2300余条,是海丰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积累、流传下来的,反映当地生活、劳作等的生动表达,形象生动、诙谐幽默。词典按笔画数排列,分别用注明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每条词条均有详细释义,并用《海丰话拼音方案》标注发音。

    • ¥190 ¥381 折扣:5折
    • 广西民族出版社 桂林篇.谚语/壮语俗语集成 广西民族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蓝汉光搜集整理翻译 /2016-07-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壮族俗语是壮族劳动人民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通俗性、简练而形象化特点的语言。《壮族俗语集成》以地域为主,收集在当地广为流传的俗语,并用壮文整理。这些俗语都是历代壮族人民群众生活经验和斗争经验的结晶,是民间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形成的瑰宝。《桂林篇》是《壮族俗语集成》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搜集了当地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浅显易懂的俗语,并加以整理翻译。全书分为为人处世、教育、社交、农事、气象、歇后语、谜语等八个部分,用壮汉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能较为原始地记录当地人民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智慧与思维,人生领悟等。其语言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具有较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价值。其主要价值有:一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 ¥10.7 ¥20 折扣:5.4折
    • 源于先秦的现代汉语复合词研究
    •   ( 0 条评论 )
    • /2018-12-01/ 中华书局
    • 本书属于汉语词汇语义学研究范畴。汉语本源双音合成词的形成有两个渠道:一为历史传承式,一为现代合成式。本书的研究对象属于前者,指在源头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文献语言的现代汉语复合词,简称“先秦传承复合词”。在研究原则上,以汉语书面语为背景来观察词汇的发展变化。由于文言与白话是汉语两大书面语体系,因此,本书试图通过对现代汉语中先秦传承复合词的研究,从词汇角度沟通汉语两大书面语体系“文言”与“白话”,考察“文言”对现代汉语复合词的影响。

    • ¥163 ¥327 折扣:5折
    • 洋泾浜图说
    •   ( 0 条评论 )
    • 李阿毛|责编:黄晓彦|绘画:董天野 /2022-01-01/ 上海大学
    • 众所周知上海是近代中国文化经济重镇,上海话是 早接受了近现代世界文明洗礼的、又汇聚了江南文化风俗的大方言,尤其是不断创新的大量 海派特色的民间俗语,是鲜活生动的,对社会生活有极大概括力,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作家在上海小报上连载诠释介绍。李阿毛(徐卓呆)的《洋泾浜图说》就是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其所收俗语篇目多,且内容“与时俱进”,可以说是《洋泾浜图说》是汪仲贤《上海俗语图说》的延续。其仍然保持“俗语图说”特色,这些俗语和漫画展现了当时上海的风土人情和上海民众的人生百态,可谓是一幅上海“浮世绘”,一定意义上也是早期海派文化的缩影。本次重新整理出版,无疑对于语言、民俗、文化、社会等各界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有助于真实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字的变迁,对海派文化传承与研究

    • ¥25.83 ¥40 折扣:6.5折
    • 逸言殊语(精)
    •   ( 0 条评论 )
    • 周振鹤|责编:倪文君 /2020-06-01/ 上海人民
    • 本书通过或长或短的篇章揭示形形色色的语言接触现象,进而透视文化交流的奥秘。上卷是一些札记式的文字,是作者在读书与社会调查中想到或发现的一些实例,每个例子都从某个角度折射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而大部分偏重于语言接触方面。下卷多为较长的专门性研究文字,是为研究中外语言接触史作准备的初步探索。不同语言之间或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的接触会产生许多有趣的文化现象,这个课题在我国历来少有人注意。因此,作者期望通过一些零碎的实例与比较专门的研究文字,来引起一般读者和专门家的兴趣。

    • ¥50.47 ¥98 折扣:5.2折
    • 上海话俗语新编
    •   ( 0 条评论 )
    • 尉迟梦|编者:钱乃荣//黄晓彦|责编:黄晓彦|绘画:陈青如 /2022-01-01/ 上海大学
    • 此为“海派俗语丛录”之一。主要选取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小报上的相关专栏,包括尉迟梦文,陈青如图的《上海新俗语图说》,与汪仲贤先生《上海俗语图说》均一脉相承,为之“续篇”不为过;以及姜太公撰述的《上海闲话新篇》、浅草撰述的《新语林》,仍然保持“俗语图说”特色,这些俗语和漫画展现了当时上海的风土人情和上海民众的人生百态,可谓是一幅上海“浮世绘”,一定意义上也是早期海派文化的缩影。本次重新整理出版,无疑对于语言、民俗、文化、社会等各界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有助于真实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字的变迁,对海派文化传承与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 ¥26.62 ¥40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