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二册:第二版》为"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系列的第2册教材,含有16课,主要包括"寒假生活""学习""考试""校园文化节"等和大学学校生活相关的内容。本教材是延续基础教程第一册的主线展开叙述,会话场景设在中国。通过本册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使用日语交流身边的话题的能力。?
该书把语法化、词汇化理论运用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具体实践中,对汉语汉语史上的实词虚化和结构式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该书特点是视野开阔,理论色彩浓厚,同时材料扎实,分析深入细致。该书内容除了前言部分简要梳理了语法化研究及相关的概念之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以语气副词“不成”、时间副词“已经”为个案,揭示了跨层结构的凝固成词过程及其后续发展;(二)深入考察了汉语史上与时、体、语气有关的一些虚词的来源和句法语义演变过程;(三)对汉语史上常见结构式的来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细致地考察,对结构式的历时更替、结构式演变与语言接触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收集作者从语法化和类型学的角度研究汉语时体问题的成果,共12篇。按照内容可分为五类,靠前类是综述性论文,分别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梳理时体语法化的脉络和体貌的理论体系。第二类是跟时体问题相关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研究,试图在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方面引入量化的分析。第三类集中讨论汉语完成体表达的一种特殊句式即双“了”句,侧重从历时和语言接触的角度在宏观上解释双“了”句的兴衰。第四类是具有表示状态意义的结果体用法的时体标记研究。第五类是将来时的用法研究。
本书总共十二个研究专题,分为12章,每个专题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以期通过这些互相关联的文章,多方面地揭示汉语语法化的性质、特征、功能、变化、后果;尤其是对汉语虚词语法化的过程趋势、形成动因、句法表现,本书作了多角度的探索和多层面的分析。细究这12篇文章,其中前五章属于中观研究,主要研究汉语虚词语法化的方式与后果、动因与机制,后7章都是微观研究的,绝大多数都是与汉语虚词的发展、演化有关的课题,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各个方面。本书虽然都是研究虚词语法化现象的,但由于虚词一直处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所以,本书实际上涉及的语法现象,既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也包括附缀、词缀、零形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虚词演化的各种句法后果关注比较多,除了讨论一系列汉语虚词语法化机制和动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