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穿越千年的诗美之旅、语言探秘。作者巧妙融合传统诗学与现代语言学,借助科学之方法,落脚人文之思考,抽丝剥茧般分析汉语诗歌中的词汇演变与句法奥秘,以独特的视角揭开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神秘面纱。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之谜,到苏武、李陵诗的真伪之辨;从《文选》诗歌卷的韵律之美,到《唐诗三百首》的语汇之丰;从五言、七言诗的形式探究,到杜甫、白居易的风格解析 都将于遣词造句的细微处揭晓答案。
本书详细论述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音节结构,包括声韵母内部的组合结构、变化和变化的功能以及它与《切韵》系统联系的规律(语音演变规则和发生机制)、乃至在方言与亲属语言音韵中的反映。研究上古音系,是为了了解汉语语音史的源头状况,为了解释上古文字和文献中各种不易理解的语音现象和与语音相关的词汇、语法现象;此外还为了进一 步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一些现象的来龙去脉。
9787506668651 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 中国标准出版社 定价 定价 85 基本信息 书 名 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作 者 编 出版时间 201205 I S B N 9787506668651 定价 85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338 (千字) 页 数 186 读者范围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公文起草人
对于两个自然沟通方式截然不同的物种来说,读懂彼此的情绪是一个棘手的挑战。然而从独居的北非野猫到与人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猫,猫这一神奇的物种成功完成了这一挑战,令人惊讶地学会了 与人类相互理解 。家猫会用喵喵叫、竖起尾巴、转动耳朵和蹭擦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甚至可以用目光来与人类交流,它们对人类的了解,远远超过人类对它们的想象。 家猫的不同行为都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猫也有不同的性格类型吗? CAT最佳互动守则 怎样有效提高人猫互动质量?英国家猫行为学专家莎拉 布朗,对身边处于不同社会环境的猫群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跟踪研究,她以风趣的语言,为我们 解密 了家猫的行为模式,找出供人猫之间稳定沟通的 交流语言 。
本书以大量敦煌文书和唐代墓志为材料基础,与传世文献互证,围绕身份与职能、仕履与生活、教育与艺术三个主题展开,从 书艺 人 制度 社会 四维角度探析写本*繁盛时期书手群体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文字书写的实际状态,厘清了书手的多重身份以及其职官的变迁轨迹;考补了六位书手墓志及其世系生平;从地域与空间、共时与历时的互动方面探讨了书手个体技能与集体素质、师承取法与时代书风、入仕迁转与群体地位等一系列问题,试图还原唐代普通书写者的生活面貌,考察其背后凝结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
《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是我国文字学研究中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及文献史料价值的著作。本书稿完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系作者丁易、(原名叶鼎彝)历尽艰辛,耗时七载,玉汝于成之作。 丁易著的《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始于作者问学北平师范大学时,师从钱玄同、黎锦熙先生习文字文法之学,抱志 纂集甲骨金文陶钵篆隶汇为一编,穷其形体变迁,究其义训溯源 ,当其发轫撰集,写定可待之日寸,抗日战争爆发。作者遂投身抗战,书稿在动荡迁徙中部分散佚。幸得朱光潜先生邀其至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得以 尽观武大所藏甲骨卜辞、铜器铭文诸书 ,重将佚稿参证考订、摹写移录。后又应黎锦熙先生之聘,至西迁兰州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历时十月,全书始成。黎锦熙先生阅后甚为称赏,当即为之题签。因条件所限无法排印,作者
毛泽东的文章,值得读、需要读。 毛泽东的为文表达,包括措词、断语、修饰、口吻、文风,早已是中国当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文章中的才思、智识和卓见,也早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本书作者多年来悉心研究毛泽东的写作之道,倾力探究毛泽东的文章密码和语言魅力,用功甚勤而有心得,且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学立意,学章法,学变通,学才情,学言之有物又放诸四海,学超拔高迈又实事求是,所学必有裨益。 毛泽东文章之道,诚为为文者所必习。
《汉字字源入门》(修订版)一书系利用汉字起源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辅助资料的*部著作。该书英汉双语,图文并茂,通过讲解近千个可以构成汉字组建和偏旁部首的象形文字,使外国人学汉字更加有趣、高效。该书出版25年来畅销全球,长销不衰。此次修订系该书面世以来首次修订。作者采用了现代统一码(Unicode)技术制作,读者根据编码即可方便快速将字头汉字录入电子设备,便利没有任何汉字基础的读者录入汉字。
本书是“浙大中文学术丛书”之一种。本书是王云路多年来研究汉语词义学论文的结集,集中于汉语词形的演变、结构的演变、词义的演变,其间联系千丝万缕,关系错综复杂。本书收录共二十余篇。结构通常是对复音词而言,而汉代以来,复音化是词语结构的主要形态和发展趋势,是词义演变的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不同的组合结构表达不同的含义,同一结构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都需要我们通过语境细细分辨。这些论文大多发表在《中国语文》、《文献》、《古汉语研究》等权威与一级期刊发表。这次结集出版,更能集中给学界以重要的启示。
《浙学与现代文明》丛书之一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专题比较研究”(18BYY047))研究成果。明清白话文献与现代吴语的语法研究各自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薄弱。本书稿主要研究吴语语法的历时演变,细致考察明清白话小说、戏曲的语法现象,充分利用传教士文献、契约文书等,并与其他方言、南方民族语言、海外华人社区方言等进行共时比较。与同类成果相比,本书稿有如下几点特点:(1)理论色彩浓厚:如类型学、语法化、认知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理论。(2)纠正了一些错误认识:对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认为“为因”等明代白话小说中使用的词语在《红楼梦》中已消失,进行了更正补充。(3)充分挖掘新事实:比如明清白话文献的一些拟声词,但音未明,本书进行了补充。
本书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通过档案研究和话语分析,考察了18世纪晚期以来精英发明的关于美国文明特性、地缘政治身份和国际角色的叙事如何塑造美国的自我理解和外交政策,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形成的新国家身份叙事作为一种帝国话语在冷战时期如何推动了“西方”的形成,激发了美国的对外干预,振奋了美国人的精神,并加快了冷战终结的进程。本书为外交史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维度,有助于深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战略形成过程的理解。
《吴语百年面貌与变化研究——以嘉兴吴语为例》是一部尝试运用文献搜集法、语言对比、统计等方法来描写吴语方言面貌及发展趋势的语言学专著。 本书在前人研究和本课题田野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将吴语分成近代、现代、当代、新世纪四个时期吴语,对其进行了描写分析,从而展示了吴语百年面貌与演变过程,为百年来吴语语音史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历史语言体系,对恢复重现一个世纪以来吴语地区的语言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现代汉语中的准宾语一直是汉语学界的研究热点。准宾语与典型宾语在语法、语义、语用上存在差异,准宾语的形成原因和生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及物性理论关注小句的综合语法和语义特征。本书以及物性理论为指导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七类准宾语结构所在小句进行系统考察,发现汉语中的准宾语与典型宾语存在不同的语法、篇章功能表现, 述语 准宾语 结构与 述语 真宾语 结构、 状语 述语 结构及 述语 补语 结构所在小句在篇章功能上存在差异。本书立足于汉语,明确提出了判断及物性特征高低的形式标准。通过全面的及物性考察,发现与典型宾语结构所在小句相比,现代汉语中的准宾语结构所在小句有更强的及物性,是本不能出现在动词后的成分能直接出现在动词后充当准宾语的直接原因。通过对七类准宾语结构的及物性和篇章功能进行考察,本书阐明了
在 古今字 学术史考察中,宋元明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训诂学的变革时期,所以本论文基于全面收集到的五代、辽、宋、金、元、明时期的近10000条 古今字 训释材料来考察 古今字 研究在该时期的发展情况。论文主要有五个部份组成: 绪论部份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目标、方法与指导理论、相关问题的说明和 古今字 研究综述。 第一章主要是对宋元明时期 古今字 材料的分析。根据 古 或 今 术语提取该时期所有的材料,最后得到真正属于用字变化的可供我们研究的 古今字 材料。然后对这批材料进行了不同时期和不同载体的分布统计;最后,对该时期材料进行了整体分析。 第二章主要对五代、辽、宋、金、元、明各时期的 古今字 研究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把握该时期 古今字 的发展脉络。 第三章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宋元明
不同于传统的科研论文写作教程,《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第2版)》以期刊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剖析论文的写作重点和发表困惑,坦陈期刊出版的运作方式,揭示审稿的基本原则,感悟论文写作的重点,诠释期刊投稿的策略,帮助读者提高科研论文写作的层次,尽快达到论文写作的自由之境。《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第2版)》作为科研论文写作教材的辅助读物,适合于具有写作基础或投稿经历的读者,特别是对在论文发表道路上探索的人会有许多启发。对于期刊编辑也有的参考价值。
本書爲2019年8月23-25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 從中古到近代:寫本與跨文化研究 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共收録二十七篇高質量的論文,包括《再談敦煌寫卷P.2001號及相關問題》《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底野迦真方 寫本初探》《敦煌醫學卷子Дx00613 P.3287再考證》等。論文作者爲來自日本、德國、美國、加拿大、泰國和中國的專家學者。本書的出版有助於推動寫本研究全面而多維度的發展,爲進一步深化寫本學研究、逐步建構寫本學這門新的學科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现代西班牙语学生用书(1-2)自学辅导》为《现代西班牙语学生用书1》和《现代西班牙语学生用书2》配套自学辅导用书。内含课文译文及习题答案。本册供大学西班语专业一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使用,同时适用于社会西班牙语初学者。
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是一个国家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者个人学术声誉的重要体现。对于中国学者而言,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既是语言技能的习得,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适应能力,一种涉及思维、学科文化、意义建构、身份权力等的学术实践能力。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系统性地探讨学术英语写作的各个方面,从基础概念到核心技能,再到实践应用,层层递进,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指导与参考。本书将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帮助读者构建对学术英语写作的深刻理解,并提升读者的实际写作能力。本书既是学术英语写作的入门指南,也可作为深化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的有益参考,适合高等学校学生、研究人员以及对学术英语写作感兴趣的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