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汉语词义演变论稿/浙大中文学术丛书/王云路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王云路 /2024-05-1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浙大中文学术丛书”之一种。本书是王云路多年来研究汉语词义学论文的结集,集中于汉语词形的演变、结构的演变、词义的演变,其间联系千丝万缕,关系错综复杂。本书收录共二十余篇。结构通常是对复音词而言,而汉代以来,复音化是词语结构的主要形态和发展趋势,是词义演变的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不同的组合结构表达不同的含义,同一结构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都需要我们通过语境细细分辨。这些论文大多发表在《中国语文》、《文献》、《古汉语研究》等权威与一级期刊发表。这次结集出版,更能集中给学界以重要的启示。

    • ¥82.6 ¥118 折扣:7折
    • 基于依存句法树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发展研究/计量语言学研究进展/丛书总主编 刘海涛/蒋景阳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蒋景阳 /2024-04-02/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集中呈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依存句法标注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发展研究”(17AYY021)的成果。书中的9项研究以依存句法为理论依据,以自建的学习者依存句法树库为数据支撑,用计量语言学的范式与方法,刻画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词汇、句法全景式二语发展路径。将依存句法理论和计量语言学方法用于二语句法习得领域,不仅强化了依存句法理论的应用价值,也拓展了计量语言学的应用领域;在丰富了数智时代广为使用的这一句法理论的同时,又使得二语句法习得的研究更加科学化、精确化、多样化,为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了精准量化的科学依据;开辟了数智时代二语习得研究的一条新路。

    • ¥61.6 ¥88 折扣:7折
    • 侗语语音语法及名物的多视角研究
    •   ( 20 条评论 )
    • 石林 /2019-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著作对侗语语音、语法和名物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多方位的深入分析研究。 语音方面,从语言年代学视角探讨侗台语分化时限,提出侗语是1000年前左右从侗台语中分化出来等观点;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侗族语音史进行构拟,认为古代侗语有复辅音、前喉塞和浊塞音声母;对目前学界的侗语方言土语划分提出异见,运用区别性特征、通解度等理论进行调研,证实其划分确有不当之处、亟须修正。 语法方面,从比较语法学、形态语法学、标记理论等角度对侗语语法进行多层面研究,指出侗语除了具有分析型语法特征外,也具有形态学语法特征;而侗语动物植物人物的前缀、报京侗语所有前缀等,都具有语法 标记范畴 的功能。 词汇方面,将词汇学与生物系统学及人类学传统知识研究的方法相结合,对日益深陷濒危的侗语传统地名、传统人名、自然名物(特别是动

    • ¥69.3 ¥99 折扣:7折
    • 《拜經日記》校注
    •   ( 76 条评论 )
    • 丁喜霞 /2020-06-0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拜经日记》是清代乾嘉時期的考据学家臧庸的代表作。本书以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武进臧氏拜经堂自刻本为底本,以清费念慈光绪十年(1884)所校清抄本、清阮元编《皇清经解》所辑本为参校本,择要吸收前贤的相关成果,对《拜经日记》进行标点、校勘和必要的注释,便于学界据以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对研究臧庸及其学术成就在乾嘉考据学和清代学术史上的学术地位,进一步瞭解乾嘉时期考据学、校勘学、训诂学相互促动的学术盛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77 ¥110 折扣:7折
    • 宋元明“古今字”学术史研究 张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5
    •   ( 0 条评论 )
    • /2023-12-3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在 古今字 学术史考察中,宋元明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训诂学的变革时期,所以本论文基于全面收集到的五代、辽、宋、金、元、明时期的近10000条 古今字 训释材料来考察 古今字 研究在该时期的发展情况。论文主要有五个部份组成: 绪论部份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目标、方法与指导理论、相关问题的说明和 古今字 研究综述。 第一章主要是对宋元明时期 古今字 材料的分析。根据 古 或 今 术语提取该时期所有的材料,最后得到真正属于用字变化的可供我们研究的 古今字 材料。然后对这批材料进行了不同时期和不同载体的分布统计;最后,对该时期材料进行了整体分析。 第二章主要对五代、辽、宋、金、元、明各时期的 古今字 研究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把握该时期 古今字 的发展脉络。 第三章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宋元明

    • ¥64 ¥128 折扣:5折
    • 古汉语语法四论 [德] 何莫邪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德] 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 著, /2023-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古汉语语法四论》是何莫邪先生198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同年年底这本论文的修订本在伦敦柯曾出版社出版。 全书结构包括致谢、导言和四个主体章节。导言中的核心观点,总结起来分为两个主题,一个是语言学研究的态度、原则。认为研究任何语言都要有良好的普通语言学兴趣和素养;要有处理第一手材料的能力,研究古汉语时,翻译和深刻的理解之间的差距;尊重语言事实,不能为了维护得出漂亮的规律而剪裁语料,回避例外;最好的语言学论著,都是由例句清晰推导出相应的观点,即:让例句自己说话。另一个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方向。提出要对古汉语基本结构、基本特征作具体而微的研究,在各个基本问题上拿出真正的有建设性贡献的成果,逐条建立古汉语语法规则。 否定、量化、代词和条件句四个专题是形式

    • ¥78 ¥120 折扣:6.5折
    • 穆勒的语言逻辑思想研究(精装)
    •   ( 21 条评论 )
    • 宋伟 /2020-01-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本书对穆勒的名称理论、命题理论、分类和定义理论、“哲学语言”等语言逻辑思想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其中针对“涵谓”与“指谓”、“系词”、“数学符号语言”等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揭示了穆勒语言逻辑思想的丰富性,由此纠正了既有的穆勒语言逻辑思想研究偏向语义学而忽视语形学的倾向,并进而表明穆勒作为传统逻辑学者实际上在十九世纪后期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的转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本书可管窥19世纪西方逻辑、语言、数学、自然科学尤其是博物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为我国汉语逻辑甚至汉语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资源。

    • ¥52.3 ¥95 折扣:5.5折
    • 汉字字源入门(修订本)
    •   ( 148 条评论 )
    • 王宏源 /2019-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汉字字源入门》(修订版)一书系利用汉字起源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辅助资料的*部著作。该书英汉双语,图文并茂,通过讲解近千个可以构成汉字组建和偏旁部首的象形文字,使外国人学汉字更加有趣、高效。该书出版25年来畅销全球,长销不衰。此次修订系该书面世以来首次修订。作者采用了现代统一码(Unicode)技术制作,读者根据编码即可方便快速将字头汉字录入电子设备,便利没有任何汉字基础的读者录入汉字。

    • ¥65.3 ¥98 折扣:6.7折
    • 近代汉语颜色词研究
    •   ( 38 条评论 )
    • 赵晓驰 著 /2020-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词汇场的历史演变研究是建立完整汉语词汇史的重要内容,颜色词则是其中一个具有较强系统性的词汇类聚。本书在《上古-中古汉语颜色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唐宋至元明清汉语颜色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先对近代汉语红、黑、白、绿、蓝、黄、紫、灰、褐、棕十大范畴的单音颜色词和复音颜色词进行了全面收集,再以不同的造词类型为立足点,从旧词承用、新词产生的角度说明近代汉语颜色词怎样从上古、中古颜色词演变而来,又如何进一步演变为现代汉语的颜色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汉语颜色词的演变历史与规律、汉语各时期的基本颜色词、近代汉语颜色词的释诂、汉语颜色词研究对辞书编撰的意义以及汉语颜色词的方言比较等专题问题。

    • ¥66.5 ¥95 折扣:7折
    • 广义论证视域下的中国逻辑思想研究
    •   ( 30 条评论 )
    • 王克喜 黄海 /2019-08-10/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以广义论证理论为研究工具,对中国古代的文体(以《战国策》为例)、训诂学、数学(以《九章算术》为例)、汉字语用推理等文化活动中的逻辑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力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独特属性,为世界范围内的逻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域。

    • ¥52 ¥78 折扣:6.7折
    • 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与语言接触: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   ( 1 条评论 )
    • 曹利华 /2021-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的语言学考察研究(编号:19YJC740002) 本书聚焦语言接触,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并辅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采用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方法,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汉语与周边语言的相互借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从民族学角度解析语言所折射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总之,在民族交往的历史大背景下考察语言接触,又从语言接触反观历史,宏大叙事与细节考证相结合,相得益彰。

    • ¥59 ¥118 折扣:5折
    • 重校方言/卢校丛编/卢文弨 撰/学术性善本/大量劳权批校/彩色高清印刷/浙江大学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卢文弨 /2023-09-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重校方言》十三卷,附校正补遗一卷。以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劳权批校本彩色影印。 从学术价值上说,卢文弨的《重校方言》与戴震的《方言疏证》是公认的清代《方言》整理与研究的殿军。周祖谟的《方言校笺》之所以为当今学界所称道,就是因为全面吸收了卢文弨、戴震、王念孙等清代著名学者的校勘成果。该书此前从未单行影印。 从形式上,此次影印的底本,是卢文弨《抱经堂丛书》本早印本,底本板片状况极佳,字口锋利,刷印清晰。存有大量劳权的批校和浮签。劳权批校分朱墨双色,蝇头小字遍及全书。影印本为呈现批校和底本全貌,采用大开本彩色印刷。 扬雄的《方言》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它注意到语言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地域上的转移,提出了当时汉语方言的分区问题,首次提出了“转语”的概念,在收集方言词

    • ¥84 ¥168 折扣:5折
    • 中国文化视域中的语言与逻辑
    •   ( 30 条评论 )
    • 王克喜黄海 /2020-03-30/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以逻辑与文化、逻辑东渐与中国文化、语言与思维、中国语言与中国逻辑、是与 to be 、不的含义、中国语言与非形式逻辑、汉语中反向表达的辩证逻辑阐述、中国逻辑理论与思想、论逻辑的个性、中国语言与中国逻辑等方面,从而提出逻辑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力求能够对中国古代的逻辑论和思想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 ¥59.3 ¥89 折扣:6.7折
    • 汉英句法计量特征——基于依存关系的比较研究/计量语言学研究进展3/章红新/浙江大学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章红新 /2023-11-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依存语法和配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大规模的真实语言行为数据,探索了汉语和英语的十种句法属性/单位的计量特征,挖掘了这两种语言在句法层面共同的语言结构规律和存在的一些差异。本书定义了多种新的语言属性/单位,采用多种线性和非线性的方法探索它们的分布定律,发现它们均符合齐普夫分布,均为语言多样化进程和省力原则的结果。研究为建立基于依存关系的协同语言学的语言模型打下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具有科学哲学意义的语言学理论。

    • ¥54.6 ¥78 折扣:7折
    • 现代汉语换言标记研究/李晓琴/浙江大学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李晓琴 /2023-10-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现代汉语换言标记的著作。本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重新界定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构建现代汉语换言标记系统。就共时分析而言,特别是半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不仅具有篇章连接功能,同时还有句法功能及其他功能。把它们的换言标记用法剥离出来,进行专门研究,分析它们的结构形式,描写它们所标记的具体换言关系,以及特殊的语用功能等,对全面认识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具有特殊的意义。就历时分析而言,“系言”类古已有之,“或言”类是产生于清末民初,我们甚至推测“换句话说”“换言之”等是语言接触的产物。而从共现等角度来看,半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又都属于“或言”类,其中“往X里说”等很可能也是语言接触的产物。

    • ¥54.6 ¥78 折扣:7折
    • 从西洋传教士文献看台州方言百余年来的演变
    •   ( 49 条评论 )
    • 阮咏梅 /2019-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基于19世纪西洋传教士台州方言的文献,梳理出台州历史上的传教士及其对翻译台州土白圣经译本所做的历史贡献,整理出19世纪台州方言的语音系统、主要分类词汇和语法特征等,同时与汉语官话和宁波话、温州话、上海话等吴语方言点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探讨百余年来台州方言的历史变化。

    • ¥68.6 ¥98 折扣:7折
    • 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语言与存在(精装)
    •   ( 16 条评论 )
    • 王冬菊 /2020-04-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在《平凡的华兹华斯》一书中,杰弗里·哈特曼称华兹华斯为英国的海德格尔,《永生的信息》为英语版的《存在与时间》。哈特曼此比的合理性在于:哲学家与诗人都认识到语言表达的不足性,并且发现这种不足性是在文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而并非一种内在、固有的特点。因此,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堕落的神话,被用来比喻语言表达从充分有效性到不足性的转变。不但如此,海德格尔和华兹华斯还分别探讨哲学和诗歌对语言不足性的补偿功能,而堕落-救赎也是华兹华斯的作品中常见的结构模式。本书着重分析华兹华斯如何在《抒情歌谣集》、《序曲》和《远游》三部作品中讨论语言的不足性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 ¥52.3 ¥95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