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的艺术》记述了一位作家和一位编辑在近四十年的共事中所汲取的经验教训。它的目标受众是读者和作家,是那些关心写作、关心如何写作和提高写作的人。我们基本的前提,就是你有能力学会如何写得更好。 在坚持事实方面,我们毫不含糊。非虚构远不止于事实确凿,可是它的出发点,就是不要凭空捏造。如果事件发生在星期二,那么星期二就是它发生的时间,哪怕星期四会构成一个更有条理的故事,也不能因此改动时间。当然,这并不等于把事实和真相混为一谈。 我们同样相信故事和人物的力量。我们认为,小说的各种技巧从来都不是虚构作品的专利;除了企图以虚构冒充事实之外,对于非虚构作家而言,没有哪种讲故事的技巧是禁区。我们还认为,无论是故事、论证还是沉思,图书、随笔还是家书,每一样都要做到新颖而准确,能够表达出一种独
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著作。唐孙强增字减注,成 唐玉篇 ;宋真宗年间,陈彭年在孙强本基础上修成《大广益会玉篇》;此后繁衍滋生,形成 玉篇书系 ,在汉语史、辞书史、汉字传播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界一直使用泽存堂本《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惜其祖本不传,而日藏宋本《大广益会玉篇》可窥其面目。吕浩先生一直致力于《玉篇》研究,以日藏本做底本,楝亭本、宋11行本、《玉篇残卷》为校本,进行了整理和校勘,并制作索引,极方便学界使用。
这是一部科学观察著作,是一个儿童的成长日记。本书观察记录了乳名叫 冬冬 的中国女孩零到六岁半的语言发展,以及她的生活、行为、心理活动等,时间从1985年1月16日到1991年7月22日止,也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风尚、人们的生活状态、教育理念、邻里关系等等。作者认为,这本书是世界上记录儿童语言发展时间*长的一部,是原生态的语言发展史,其中语言资料90%都还没有进行科学利用。全书按日期记录编排,分六年,每月有大标题,每日又设计了小标题,对婴幼儿语言观察的科学记录方法、记录的内容包括婴儿语音发育和词汇及语法的习得、方言和俗语民谣语料等,对语言研究者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家长对婴幼儿的教育理念、引导方式等,对年轻的家长也会有所启发。
《法语在英格兰的六百年史(1000 1600)》是一部语言教学史,同时也细致描述了公元1000年1600年间法语和英语的语言关系史。全书共七章,分五个阶段对法语在英格兰的使用状况做了论述。每个阶段均论述了法语在英格兰的地位、说法语的人群、法语的教学三个主题,围绕语言政策、语言与社会、语言教学方法等领域展开,同时涉及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思潮、媒介技术革新等影响因素。
本文集收入丁声树先生生前论著三十余篇,分上下两卷。上卷 包括训诂、音韵、语音三部分,如《释否定词 弗 不 》《汉语音韵讲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说 匼 字音》等;下卷包括语法、方言、词典编纂三部分,如《现代汉语的主语和宾语》《河南省遂平方言记略》《方言调查词汇手册》《 现代汉语词典 编写细则的改订部分》等。
作者在海外档案馆深入挖掘了一批未被历史学者使用过的关于马礼逊生平、词典编纂以及出版的原始文献,勾勒出词典作者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背景过程及出版的历史。为了以古鉴今,本书解析了世界上第一部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词典的需求及相应的设计特征,结合汉字、汉语文化译义等方面的翻译实践,以具体个案来指导21世纪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编纂。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人工智能(AI)的重要应用领域,是继图像和语音处理技术(感知技术)突破之后的另一个令人期待的关涉认知技术的核心环节。 本书以答问的形式,站在人工智能应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符号规则学派对于自然语言结构深度解析的创新和实践;对计算语言学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批判,提出洞穿乔姆斯基层级体系的可行架构和机制;以中文信息处理为主题,揭示多层深度句法解析对于自然语言应用的革命性作用的原理和威力;针对困扰中文信息处理近半个世纪的三大迷思,指出分词并非中文独有的前处理,词性辨识不必先行,递归并非自然语言的本性;通过对这三大问题的解答,揭示多层中文分词与解析的关系,词类识别与句法角色的关系,离合词(如 洗澡 )带来的词典与句法的接口关系等,从而梳理通向中文深度解析之路的痛点及难点
纵观中国文学史,何时无诗,何时无江湖诗人?却只有南宋晚期江湖诗人的活动和创作最引人瞩目,被称为江湖诗派。此中原因,除了社会政治因素之外,商业文化的推动更为重要。本书主要从南宋临安书贾陈起的诗集刊刻活动入手,分析商业经营对江湖诗人活动、创作和诗集传播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史料的梳理,详细考证陈起刊刻的江湖诗人小集在明清时期的流传,揭示宋刻本《南宋群贤小集》与江湖诗集的关系、四库本《江湖后集》的文献问题,为进一步整理和使用江湖诗提供参考。同时,对清人利用江湖诗伪造《两宋名贤小集》进行考辨,厘清若干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
该部专著主要研究的是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下知识归属语句的语境敏感性现象,集中考察了刻画知识归属语句语境敏感性现象的语言哲学模型,在当前新兴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下,澄清了心理学、实践代价或者成本、知识归属的直觉判定等因素对于认知场景的刻画以及相关知识归属判定的影响机制,揭示出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相关现象的哲学层面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澄清了针对知识归属现象的种种理论误解,进而有效地展示了影响知识归属语句判定的诸多要素与语境敏感性现象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理论关联与概念差异。在此基础上,《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进一步评估了关于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主张及其相关语言哲学理论在当代知识论传统问题研究上的效用,结合知识的怀疑论、知识的实用价值等问题,评估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理论所带来的理论后承
本书为汉语史研究学术论文集,收录该领域研究论文十余篇,包括语音流变分析、文化交流尤其是佛教传入对汉语新词汇的影响,词义演变、语法演变等,以及与相应时期其他语言的比较。作者多为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师、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空 是具有深厚哲学渊源、凸显中国诗学民族特色、蕴含着东方诗学精蕴的范畴。它通贯于古代诗文论、词论、曲论和小说理论中,生成、演变、理论内涵极为复杂。《 空 及其文学思想史地位研究》是天津社会科学院田淑晶副研究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成果。作者从 空 之概念史切入,沉潜到文化史和思想史当中,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考其原始、释其内涵、辨其演变、探讨其在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内在价值及其与佛学的异同;并以古鉴今,指出 空 这一凸显中国诗学民族特色的范畴至今仍是现代文学思想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对西方文学思想的有益补充。
吴楚材,吴调侯:因编选盛行不衰的《古文观止》而著名的叔侄。他们精心选文, 诸选之美者毕集,其缺者无不备,而讹者无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矣! 因亲自选编,故而评论独具特色,自成一格,特别是他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艺术成就的总评部分精彩。
知名社会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从1995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合订本,这是2016年度的杂志合订本(平装)。合订本保持了一贯的特色:知识实用,信息密集,文字生动,材料新颖。刊物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和年度十大流行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类媒体纷纷报道。作为关注社会语文运用的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合订本经过长期积淀,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在不少读者心中形成了阅读期待。
语言交际中的人际距离具有可调节性。交际者在会话过程中,通过言语手段的运用能够实现人际距离的构建与调节。调节人际距离的言语手段存在于会话的不同构成部分和语言结构层面中。所有的言语手段在会话中形成一个系统。该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分别为身份确认系统、礼貌系统、话题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在每一个子系统下,不同的语言形式或项目共同为实现人际距离的调节而聚合,在会话层面上发挥互动意义。从结构层次上看,调控手段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一是词语层,包括词和话语标记;二是话轮层,包括句子和句子构成的话轮;三是组织层,包括序列结构和话题组织。活跃性和可调节力度依次减弱。交际者对人际距离的调节会制约和影响调控手段的效果。
王宏志主编的《翻译史研究(2016)》探讨了近代史上翻译家、翻译事件中的翻译问题和与之相关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关系,也讨论了近代史上的汉学家对中文海外传播的探索,对历史文本中的译词比较亦有关注。本书文字流畅,内容丰富,体例清晰,论证严谨,对翻译学、近代史研究人员有一定参考和启发作用。
《中国学生跨语言词汇推理加工机制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阅读中词汇推理加工过程,探究词汇推理加工过程影响因素,并考察了跨语言视角下词汇推理加工的一些关键问题,揭示了语言学习者汉英、汉英日词汇推理加工机制和发展模式,并建构语言学习者跨语言词汇推理加工理论模型,对揭示语篇理解与词汇推理加工过程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词汇推理研究提供实证资料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并为词汇推理以及语篇阅读推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学生跨语言词汇推理加工机制研究》分为四部分,首先对语篇阅读推理与词汇推理理论、词汇推理加工跨语言问题与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法加以论述,共有五章。第二部分为词汇推理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汇报针对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推理加工过程的主要读者因素和语篇因素开展
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公文格式》为依据,精选出15种法定公文和常用应用文模板共计220余个,以书籍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每篇模板的后面都带有注释和知识问答,注释让读者清楚缺少的内容该怎么添加,知识问答汇总了写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给予解答,增强了实用性。
《中国濒危语言志》总主编为是著名方言学家曹志耘教授,一套丛书30册,以中国各地濒危的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统一的调查材料,展开广泛的调查研究,是继《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后,近年来学术界重新关注语言文化的又一个重要项目。 《甘肃肃南西部裕固语》基于丰富的*手田野调查语料,从语音、词汇、语法角度详细描写了肃南主要是大河乡西部裕固语的全貌,并对裕固族(使用西部裕固语)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变迁、语言系属、语言使用现状及濒危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畜牧词汇、服饰词汇以及与文化仪式相关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