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亮主编的《藏书家》(第22辑)收录文章21篇 ,有刘浩敏的《中国印谱版框之美》、谢其章的《沦 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南京篇)》、赵俊杰的《随 性而为随喜而做》、彭震尧的《看到我就是看到 鬼 了》、韦力的《风雨藏书楼》(一)、王朋的《千 目庐钩沉》、刘蔷与王锷的《读书清华园钩玄古文献 》、邢蓝田的《藏书百咏》、王国香的《古籍编目随 记》等。 刘浩敏女史跟随印谱收藏大家林彰松先生治 学,目验广博,兼之才情斐然,作文深入浅出,尽揭 古人雅好。谢其章先生的文章一如其旧,旁征博引, 由点及面,娓娓道来,勾勒出沦陷时期南京地区出版 的文艺期刊之概况。赵俊杰先生是**赐稿,大作详 细讲述了其藏书的乐趣与艰辛,也如题目所示,其藏 书乃随性而为、随喜而作。彭震尧先生的文章深情回 忆了老一辈藏书家、史学家谢兴尧先
《藏书家》第 21 辑刊载了 26 篇文章。陈灿峰先生的《印谱:余事见文心》一文重点介绍了沪上著名印人、藏谱大家王哲言先生收藏的印谱。读罢此文,深切地感受到印谱之美,正如作者所云 印谱之美自外而内 是文人艺术的精华所在 印谱之美自外而内 。胡桂林先生的《这柬儿权作言儿代》分享了自己收藏的旧笺纸片与老信封,尽显中国的生活的细腻、雅致。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藏品佳。爱书之人必富爱书之事。沈津先生以经周氏藏、批、校的《前尘梦影新录》为例,展示了周氏的藏书之好。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更在于其 书藏天下 之识。周氏所刻之书颇多,均可谓嘉善之本,其中明纸印本《宣和宫词》即为一代表,详述俱见胡艳杰女史一文。谢其章先生钟情于民国期刊,大作《沦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上海篇)》即描绘了沦陷时期上海的期刊出版
《动物病理剖检技术及鉴别诊断》紧密围绕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从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角度出发, 详细介绍了动物病理剖检技术和病理鉴别诊断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在动物病理解剖和检查中需要学生掌握及了解的基本理论、操作要领、检查方法、病理组织学检查常用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牛、羊、猪、禽等动物经常发生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内科常见病,从临床诊断和病理学诊断两个方面进行了鉴别。
本书首先概述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应用模式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分析并论证基于大规模网络分析方法和内存计算技术研究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应用和服务的可行性,阐述了研究依据、内容和方法;接着详细分析了支撑本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大数据一般应用模式和通用框架,然后分别结合具体数据来源,从模型构建、分析方法和案例应用等维度分节讨论包括图书馆文献服务、个性化服务、学科知识服务、智慧服务、电子资源使用统计和面向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大数据应用共6种具体模式和框架;最后以文献个性化推荐为例,给出实证案例和软件实现过程。
暂无内容简介。。。。。。
为纪念《辞海》动议编纂100周年、出版80周年,上海辞书出版社联合《中华读书报》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举办了 百年《辞海》 我心目中的《辞海》 征文活动。得到广大读者积极响应和踊跃投稿,共得文章近百篇。现择其意隽情深者64篇汇集成册,以作纪念。 各篇文章,或质朴无华,或以诗抒情,或探究考证,追忆与《辞海》相识、相伴的历程,叙说在书荒年代从《辞海》中获得的知识的滋养、精神的慰藉,讲述《辞海》对自己求学工作的助益,探讨《辞海》未来的发展,提议完善《辞海》中的若干条目。林林总总,无不饱含对《辞海》数十年来的真情爱意,拳拳之心,感人肺腑。作为《辞海》的出版者,感恩无已,谨借片言,敬表对读者的谢意! 全书各篇文章,按照作者姓名(笔名)的音序排列。
《藏书家》第21辑刊载了26篇文章。陈灿峰先生的《印谱:余事见文心》一文重点介绍了沪上有名印人、藏谱大家王哲言先生收藏的印谱。读罢此文,深切地感受到印谱之美,正如作者所云“印谱之美自外而内……是文人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思想汇编,涉及了教育的本质、类型、任务、方式、可能性与边界,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任务,等等。书中充盈着雅氏关于教育的洞见,如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堆集和智识的训练,而是人的教育,灵魂的教育,整全的教育;他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互相照亮;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并提出了本真的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