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思想汇编,涉及了教育的本质、类型、任务、方式、可能性与边界,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任务,等等。书中充盈着雅氏关于教育的洞见,如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堆集和智识的训练,而是人的教育,灵魂的教育,整全的教育;他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互相照亮;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并提出了本真的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初版于1925年,系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中*有价值之著作,作者为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全书分12章,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前两章述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为提纲挈领之讨论;后10章都是拿具体的事实来解释各项建议之涵义。
本书是一个一线教育者的行走和思考、观察与行动。 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的教育情怀、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师、学生、学校文化、家校合作等问题的独到的思考,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著作。 本书是对弋阳教育生态从局部到整体、从城镇到乡村真正改良的记录与描述,思想性、现实性、可操作性都很强,是 做 出来的,是真正的 做 而论道,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书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与阅读,也适合教育管理者和关注教育的人士阅读。
全书汇集作者谈读书和语文学习文章40余篇,分四部分:一、语文教育与读书,谈语文教学与激发读书兴趣、学好语文与养成读书习惯、课堂教学与读书方法、语文课改与阅读素养、如何阅读经典等等。二、通识教育与读书,谈通识教育中的读书、阅读书目和阅读素养。三、网络时代与经典阅读,围绕网络时代的阅读现象分析经典阅读的价值。 四、名家名作导读,《乡土中国等》十余种名著名篇导读,提示阅读方法,揭示解读关键。全书所选文章大都短小、有趣、有料、实在,其中十多篇曾广为流传。
聚集胡适、蔡元培、王云五、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30年代就令人瞩目、今天更令人追怀的学者、文化人士,向青年读者恳谈读书经验。读书的 价值 易让人懂,读书的 方法 却难人人能求: 同样一本书,懂得方法的人读了,可以获得智识,应付环境;反之,不懂方法的人,读了却一无所得,反博得 书呆子 的绰号。 所以 把国内闻名的学者教授们 的 读书经验汇集起来 , 供读书青年的参考 ,这在民国 是读书界所急切需要的一件事 ,在今天这样的读书环境与风气下,恐怕同样急切。本书各位作者虽然经历、专业、性情各有不同,具体观点、方法也各有门道,但对读书方法的诚恳介绍,却都相当一致。希望读者阅览这本小书时,各取所需,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也找到自己读书治学的门径。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怀特海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 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 。这些富有创见而深刻的教育观念,对现在所提倡的 素质教育 有很大参考价值。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该书瞄准广大思政工作者为棘手的“后一公里”问题,围绕广大思政工作从业人员为关心和为烦恼的“脱节”问题,搭建理论与实践、学生与教师、线上与线下的沟通桥梁,打通思政育人“后一公里”。
本书为 附中文丛 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利用Python、Geogebra等软件实现对物理情景与运动过程的计算机虚拟仿真与物理模型重构,使得同学们对高考物理、物理竞赛与强基中抽象、不直观、不易理解的知识得到高观点、全方位的认识与理解,达到高中物理知识可感知、物理结论可验证、物理过程可探究、物理场景可视化的目的。本书涵盖了物理高考、竞赛与强基计划中的多个疑难问题,包括十一章,分别为:VPython与Geogebra简介、猎犬追及狐狸问题、抛体运动问题、天体问题、板块问题、交变磁场问题、有界磁场问题、静电场问题、机械振动问题、波动与光学问题、电磁场复合问题。
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在长期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吸纳中国古代文论 意境说 ,从中概括出 真、美、情、思 四大核心元素,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当代儿童教育的探索历程。作者提出的 审美的愉悦产生儿童主动学习的力 与儿童真情交融,让情感伴随认知活动 广远的意境开发潜在智慧 等崭新理念及操作策略,以及四大领域网络结构的情境课程等,形成了既具时代气息又蕴含东方文化智慧的情境教育理论和操作体系。作者几十年来扎根教育教学实践的沃土,本书理论阐释与具体案例相互交融,适合一线教师研读与借鉴。
本书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用书,供班主任特别是初任班主任提高业务素养而阅读使用。其内容除一般的家校沟通原理阐述外,重点是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案例分十种类型,分别是与 冲动型 家长的沟通、与 求助 型家长的沟通、与 回避 型家长沟通、与 护短 型家长的沟通、与 专家 型家长沟通、与 焦虑 型家长沟通、与 完美 型家长沟通、与 沉默 型家长沟通、与 抱怨 型家长的沟通、与 悲观 型家长沟通。
《非遗进校园 剪纸大讲堂100讲(初段 上)》为剪纸入门教材,分为6个单元:剪纸的故事,剪纸知识基础,灯笼花、寿花、喜花、财花的剪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设计剪纸课程的目标,选取传统民俗剪纸中有吉祥寓意的部分,为学生介绍中国传统剪纸造型的基本语言:传统剪纹。课程设置中包含知识技法讲解、学生联系、作品展示等各个部分,内容丰富。
本书注重循序渐进开展学生欺凌预防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同理心,掌握情绪感知与控制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学生欺凌发生率,还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家庭生活有莫大帮助。上编以 情绪识别与情绪管理 为主题,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情绪识别、管理能力。中编以 同理心培养 为主题,在学生具备一定情绪管理、情绪识别能力的基础上,引入 同理心 概念,引导学生在理解他人感受、识别他人情绪后,应当做出怎样的行为选择。下编以 学生欺凌初认识 为主题,兼顾基本处置技能。在学生形成 同理心 的基础上,开始强化其面对欺凌的基本应对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处理欺凌的基本技巧和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自信心,认识到欺凌的基本构成角色,为小学高年级的欺凌防治学习提供过渡。
本书作者主持的工作室于2025年获批国家级名师工作室,该书作者对获批国家级工作室申报书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对每一项填报内容从填报注意事项、错误实例、推荐实例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和剖析,确保申报书填报内容精准、全面,语言精炼,提炼总结到位,对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申报名师工作室材料编写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能够大大提高工作室申报的成功率。本书可与作者撰写的《手把手教你打造名师工作室》配套学习和使用。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