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新史纪丛书·犹太人的故事:寻找失落的秘符(公元前1000年—公元1492年)(精装)
    •   ( 10290 条评论 )
    • 西门·沙马 著,黄福武 黄梦初 译,悦读名品 出品 /2016-08-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犹太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聪慧而拥有源远流长又苦难的历史。犹太人斑驳的历史中,浸透了所在国的浓浓印记。 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历史教授西门 沙马勋爵历经40年实地考古、构思与沉淀,凝结成这部《犹太人的故事:寻找失落的字符(公元前1000年 公元1492年)》犹太历史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原著甫一出版即获得塞缪尔 约翰逊图书奖,该奖项是英国针对非小说类图书设立的地位*的一个奖项。沙玛教授通过将考古与历史的细节结合,试图寻找历史的痕迹,还原*真实的犹太历史。创作《犹太人的故事》的动机,沙玛先生直言是为了兑现40年前的承诺,完成父亲的遗愿。 故事将你带到从未想象的地方:南阿拉伯群山中的犹太王国,叙利亚犹太会堂荧光闪烁的墙壁,罗马犹太墓地的棕榈树林。 书中记载了《塔木德》在巴黎街头燃烧,中世纪伦

    • ¥34.9 ¥69.8 折扣:5折
    • 良渚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良渚文明系列丛书
    •   ( 393 条评论 )
    • 陈明辉 著 /2019-07-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封面文案: 距今五千年前后,神奇的北纬三十度一带,诞生了以古埃及、苏美尔、哈拉帕和良渚为代表的伟大文明,人类历史从此迈入新的时代。 内容简介: 旨在介绍良渚所在的时间段前后世界和中国范围内的古代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发展状况。国外方面,既包括广为人知的古埃及、苏美尔、哈拉帕文明,也包括大家了解较少的基克拉迪、卡拉尔文明,重点对各个文明的中心聚落或都邑性遗址、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存,并将这些文明放在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文化序列中来介绍,*终寻找各个文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国内方面,集中论述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圈的形成历程,重点探讨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时代以良渚、大汶口、屈家岭为代表的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找寻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源。

    • ¥39 ¥78 折扣:5折
    • 中国民族史
    •   ( 739 条评论 )
    • 王桐龄 /2018-03-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中国民族史》本书运用大量史料,以中国历史分期为章节,以汉族与其他族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同化为主线来进行介绍与讨论。各章节引经据典,详细地介绍了历史上各个族群部落融入中国以及中华民族对外发展的事迹。本书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关于民族关系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以族际交往和族际融合为主线,来贯穿中华民族整个族群关系演变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具有特殊的意义。

    • ¥36.9 ¥82 折扣:4.5折
    • 中华民族神话与传说(美绘版·单卷)神话学者萧兵撰写,人气画师雪鱼配图,中华神话传说通识读本!炫美国风,图文盛宴!
    •   ( 1163 条评论 )
    • 萧兵 著,雪鱼 绘 /2020-11-01/ 译林出版社
    • 神话传说不仅是故事,也是文化之根,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源头。《中华民族神话与传说》的宗旨是 从源头说神话,用故事讲文化 。全书从神话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介绍了中华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同根根源、多姿多彩的代表性神话传说及其知识背景;将学术性、民族性和故事性融为一体,整合跨文化与本土知识,相互阐释,互补互证,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神话传说中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一部锤炼民族精神、普及传统文化、适合全民阅读的通识读本。 书中原创全彩插图既有敦煌飞天那样西来的潇洒,更保有东方美学固有的形象认知,现代而又不失民族风格,以张扬又内敛的想象力道出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同时修复并收录《山海经》等古籍插图、考古资料、民间艺术品等近百幅图片,直观呈现中华文明的演变传承与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 ¥44 ¥88 折扣:5折
    • 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 良渚文明系列丛书
    •   ( 180 条评论 )
    • 马黎 著 /2019-07-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封面文案:近十年,是良渚考古发现*多的十年,也力证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作者以媒体人的角度,贴身观察,讲述那些发现背后的故事和人。 内容简介: 作者从2012年开始,贴身报道良渚考古发现,记录良渚文化。而这7年也是良渚考古发现、理念革新、进展*快,刷屏*多的7年。书稿全程记录了良渚考古一点一滴的变化,考古历史的变迁,考古人的心路历程,思想碰撞的火花等,对考古人物也有深入地访谈。作者以*现场的角度,通过*手资料,从媒体人的视角,连通了大众和专业,通俗和学术,对于普通大众了解良渚文明,了解考古是什么,提供了借鉴,有较大的普及性。

    • ¥34 ¥68 折扣:5折
    • 梅府的家宴
    •   ( 149 条评论 )
    • 沈林安 张葆洁 吴迎 /2018-10-01/ 学林出版社
    • 1943年,厨师王寿山师傅进入梅兰芳先生家,成为梅先生的家厨。此后,梅府的家宴经过王寿山师傅及众多先辈的不断摸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营养丰富又淡雅精致的风格,恰如梅先生一生所秉持的 中正平和 的理念,又如他刚柔并济的性格。本书以梅府的家宴中八个具有代表性的菜品 花生米牛肉汤 煮干丝 龙须鳜鱼 鸳鸯鸡粥 芫荽炒软兜 干煎明虾 狮子头 核桃酪 为线索,讲述了梅府家宴背后的人与故事。

    • ¥47.6 ¥68 折扣:7折
    • 蒙古族文化探寻
    •   ( 76 条评论 )
    • 徐福玲 著 /2019-05-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蒙古族文化探寻》是作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总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地区用的都是国家统编教材,涉及地方文化内容很少。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没会去了解、接触自己家乡的本土文化,作者认为这是很遗憾的事。在工作中了解到国外的孩子本土文化知识底蕴丰富是因为他们通过正常的课程内容从小开始学习自己所在城市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再学习国家的地理、历史。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这样的知识结构,因为课程设置里没有这些内容。为了补充这种缺失,作者在综合课上编写了《蒙古族文化探寻》,主要以家乡的地理、历史、饮食、服饰、音乐、居住、风俗等十二个方面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特色文化。

    • ¥32 ¥48 折扣:6.7折
    • 金代女真语
    •   ( 85 条评论 )
    • 孙伯君著 著 /2019-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孙伯君著作的这本《金代女真语》采用音韵分析法,对金史、宋元史籍中一批女真语汉字记音资料进行严格的音韵分析,然后参照《蒙古字韵》《元朝秘史》这些经典的与女真语具有类型学和发生学关系的蒙古语写音资料,对汉字所代表的女真语音进行调整、归纳、分析,从而获得女真语的语音系统和音节搭配规律。

    • ¥42 ¥60 折扣:7折
    • 中国人的习惯 中国人通常如何思考?如何行动?本书沿着知—信—行的顺序,试图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解答思路。
    •   ( 45 条评论 )
    • 邱泽奇 /2022-07-01/ 北京大学
    • 中国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中国人的习惯》从习惯养成视角入手,沿着知—信—行的顺序,以思维和行动的底层文化逻辑为抓手,指出,中国人养成的习惯是内省。以内省为基底,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推己及人的,社会习惯是和而不同的,生活习惯是择善而从的,工作习惯是勤勉好学的,休闲习惯是张弛有度的。随着中国的开放和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加深,这些习惯在当下已经面临挑战,未来的中国人将会养成怎样的习惯取决于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觉和对外来文化的理解。这本小书试图为中国人理解自己的习惯提供参考, 为世界理解中国人的习惯提供建议。

    • ¥38.11 ¥59 折扣:6.5折
    • 那达慕 巴义尔 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巴义尔 著 /2019-08-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巴义尔的生活目标,就是用镜头记录人生百态。作为蒙古族人民的儿子,他对蒙古族人民、文化的深情,是浸透在他的大量图片和文字当中的。这不用我多说,读者诸君自会感受到。 这些画面合成整体,传递了多重意思:体现了摄影家的担当,表达了一个民族文化上的自觉和认同,又在展示自身文化特质的同时,彰显了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只有热爱自己文化的人,才懂得尊重进而欣赏他人的文化,也才会有更为包容的胸怀,达成“美美与共”的崇高境界。 就这个意义上说,《那达慕》将是文化间沟通的桥梁。 摄影家巴义尔经过精心筹备,现在推出图文《那达慕》以飨读者。

    • ¥31 ¥75.37 折扣:4.1折
    • 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   ( 46 条评论 )
    • 李丽芳邱昊谢晓霞编 /2017-03-01/ 人民出版社
    • 由李丽芳、邱昊、谢晓霞编*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讲述了我国各少数民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建筑、服饰、语言、艺术、宗教、手工艺等文化。它们抑或传递着少数民族的历史,抑或在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着新的信息。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语言、艺术、宗教、手工艺等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介质,在无声地传播着各民族丰富的文化的同时,也建构着少数民族社区的传播网络,*重要的是建构着他们的集体记忆。

    • ¥38 ¥45 折扣:8.4折
    • 人文荟萃:中国传统文学
    •   ( 17 条评论 )
    • 马丽娅 著,马新 编 /2018-08-01/ 山东大学出版社
    • 《人文荟萃:中国传统文学》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学体裁、文学流派以及部分著名文学家及其文学成就,并以专题式叙述形式对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概貌。

    • ¥32.3 ¥41 折扣:7.9折
    • 北京宫苑图考(精)
    •   ( 8 条评论 )
    • 朱偰 /2018-02-01/ 大象
    • 《北京宫苑图考》收录朱偰先生《元大都宫殿图考》、《北京宫阙图说》、《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三本书的内容,原书先后于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90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重新排印,200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将此三本书合订出版,命名为《昔日京华》。本书以朱偰先生的原稿为基础,参照以上两个版本,订正了句读、引文的错漏,并于附录中收录了《八百年前的北京伟大建筑——金中都宫殿图考》一文及家人与友人撰写的纪念文章三篇。该书出版之初即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史的空白,如今亦是古建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著作。

    • ¥35.05 ¥85 折扣:4.1折
    • 贯通草原和绿洲丝路的古代民族
    •   ( 24 条评论 )
    • 徐黎丽 著 /2020-08-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北温带和北寒带变迁中形成的陆上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为基础,从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提供的丝绸之路沿线的不同人类文化遗存着手,以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交融为主线,先界定“西域”“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基本概念,然后重点论述曾经在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留下足迹的古人类、斯基泰人(萨迦人、塞人)、戎、狄、羌、月氏、乌孙、匈奴、汉等民族,*后分析为什么绿洲丝绸之路在汉匈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开通及丝绸之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国形成国家中的作用;从写作范围上来说,则主要限于亚欧陆上丝绸之路,包含绿洲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能动性,有时会延伸到相邻区域。从写作时间来说,从公元前9000年左右西方的斯基泰人和东方的夏家店遗址到绿洲丝绸之路开通的两汉匈奴时期(公元前202-公元220)。

    • ¥36.4 ¥46 折扣:7.9折
    • Hainan Tourism Customs and Cultures 海南民俗旅游文化
    •   ( 40 条评论 )
    • 朱兵艳 刘士祥 郭汉英 /2016-11-01/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结合国内外民俗旅游文化翻译研究成功范例,归纳民俗文化英译常用策略,分类整理出十章内容,包括: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海南服饰民俗、民间语言文学艺术民俗、劳动生产民俗、海洋民俗、传统生活民俗、传统游艺民俗等跨文化交际内容,对准确传达跨文化意象、保持民族文化身份、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全面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书的特色为:基于游客体验的视角探讨民俗旅游文化,跨文化交际翻译、接受美学、功能翻译等理论指导,为首本英汉对照概述海南民俗旅游文化书籍。

    • ¥37.9 ¥48 折扣:7.9折
    • 湘西宗教文化源流研究
    •   ( 41 条评论 )
    • 胡文会 /2018-03-13/ 中央民族大学
    • 本文利用哲学、宗教学方法对湘西民间信仰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出湘西宗教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脉络。湘西的宗教既保存了各民族传统的巫文化特征,也吸收了儒释道等中原主流文化的养分,并在和汉民族为代表的主流文化在融合与冲突中不断发展,成为华夏文明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元。本研究较为系统地考证了廪君崇拜、驩兜崇拜、盘瓠崇拜、萨岁崇拜等远古神话传说的历史来源和演变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如对廪君所属部落及其生活的时代进行了考察,对盘瓠崇拜、萨岁崇拜与女娲崇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汉文化与侗文化的互动情况。本文还利用当代考古学、民俗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对炎帝故里说进行了系统考证。这些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南方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重要贡献。

    • ¥33.1 ¥42 折扣:7.9折
    • 乌江流域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   ( 35 条评论 )
    • 陈风波 /2017-12-27/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在过去的相关研究中,有些问题研究比较少或者还处于空白状态:一,对于苗族文化的研究多注重其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而对于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少,对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开发的研究比较多;二,对于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缺乏详细、系统的分类阐述。三,针对乌江流域这一特定区域的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既无对乌江流域苗族节日的详细分类介绍,也无对乌江流域苗族传统节日具体文化内涵的研究,对乌江流域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困境缺乏调查研究,对其保护与开发更无具体的、针对性的举措。四,对乌江流域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现实意义的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理论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太多实践性。本书正是从这些薄弱环节入手,清晰梳

    • ¥47.4 ¥60 折扣:7.9折
    • 土家族主要古籍及其文化研究
    •   ( 29 条评论 )
    • 杨怏 著 /2018-04-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土家族文化历史变迁角度研究土家族主要古籍 《摆手歌》、《梯玛歌》和《土家族土司史录》,综合分析了三部古籍的思想内容、语言特征、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运用文化层次理论解析三部古籍蕴涵的摆手文化、梯玛文化和土司文化内涵,并尝试构建摆手文化、梯玛文化和土司文化多元文化层次体系。

    • ¥32.9 ¥39 折扣:8.4折
    • 贵州苗族代表性服饰
    •   ( 112 条评论 )
    • 张晓张寒梅潘璐璐 /2017-09-2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贵州苗族代表性服饰》内容简介: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苗族服饰色彩纷呈,宏富多姿,常常被人们所注目。但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生活模式却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本书作者对贵州苗族服饰做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对于了解苗族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 ¥32.1 ¥38 折扣:8.4折
    • 商周至汉初民族文化区域互动研究
    •   ( 34 条评论 )
    • 曾文芳 著 /2016-09-01/ 人民出版社
    • 中华独特的文化系统是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不竭的动力源于多元的起源和长期的文化交流。这种互动,既有来自外部的不同文化系统间的相互浸润汲取,也有文化系统内部不同类型的彼此相融相长,从而保持了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高峰迭起的发展序列。商周至汉初正处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缔造了*为璀璨的文明根基:这一时期亦正处于中国古代民族交流和融合*为频繁的鼎盛时期,建构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曾文芳*的《商周至汉初民族文化区域互动研究》以历史文献、考古发掘为基础全面梳理了商周至秦代1500多年间各族文化交流互动的情况,通过对其系统性、阶段性的呈现,深入分析中华民族的形成与文化交流的内在联系,思考和探讨中国的“大一统”政治体制是如何在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和夯实坚固的。

    • ¥41.2 ¥52 折扣:7.9折
    • 共和与经纶 增订本 刘小枫著宗教哲学哲学知识读物哲学经典书籍哲学的故事中国哲学文化哲学与人生哲学通论历史哲学 华夏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刘小枫 /2021-08-04/ 华夏出版社
    • 2012,作者在北京三联书店刊行《共和与经纶》。通过释读熊十力写于1951年间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 并恳代陈毛公赐览 的长函《论六经》, 以及熊十力在1949年至1951年间刊印的其他文迹尤其《韩非子评论》(原题 正韩 ),作者尝试探究熊十力经学思想与共和革命精神的关联,以及儒家心学与西方启蒙哲学的内在亲缘,进而理解共和精神给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文化的品质打下的深刻烙印。 此次重新刊行《共和与经论》,作者增补了三篇。《现代儒家公羊学与历史哲学》写于1990年代末,与《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属于同一时期,收入本书时重新写过。《诗言志的内传理解》写于2018年,通过对廖平《诗纬》的疏解,表明中国古代诗学之性情之学、哲学或者政治哲学、立法学的真实面貌。《成为 水浒传 的高明读者可能吗?》写于2016年,以对话体进行人物分析,重

    • ¥46.8 ¥78 折扣: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