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文字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最为常用的符号系统,其产生是人类的一大创举和文明标志。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不仅只有抽象的符号,还有感性的质料,而后者是能被感觉直接经验到的,且先于任何符号出现在我们活生生的经验中。技术时代生活的普遍电子化,使我们周遭正加速虚拟化,而我们置身的现实世界,却一如既往由琳琅满目的有形物质所形构。当前还是一个超节奏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除了依靠书籍等精细的符号学习外,另一种借助实物的 粗放 学习似乎正适逢其时。 由此可见,除了 通过能被识别的符号 进行间接学习,人类还可以拥有一套自成一格的学习方式,即 借助能被感知的实物 。该方式犹如一道冲破当时代学习困境的亮光,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尝试研究博物馆学视域下的实物学习对日常学习模式的启发及构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鉴(2011年)》是一部特色突出的专业年鉴,是具有综合性、系统性、规范性、资料性、实用性的工具书,它载录的是2011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新事件、新成果等,它是全面了解本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进程的重要窗口,同时也具有鉴往知来、立此存照的功能,其所收录的信息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