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学论文及忆文选编/涉藏反分裂斗争实践的理论思考研究丛书》汇集了王贵先生几十年在藏工作的忆文及研究文章,全书分为以下部分:进藏之前的革命历程、和平解放西藏及在藏工作、人物回忆与评述、藏语文学习与研究等,收录作者在不同时期写就的各类文章,如《回忆在西藏站稳脚跟的艰辛岁月》《百万农奴翻身全靠党》《怀念王其梅首长》《西藏人民的次抗英战争》等。
《西夏番姓大族研究/西夏学文库》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夏学文库》辑其中一本,绪论讨论西夏的族群结构与族群认同,分析党项人的他称和自称,考察党项人在复杂的族群结构中如何形成族群认同。章主要讨论西夏番姓大族的身份认同,考察唐代党项拓跋氏从猕猴种到西羌、从西羌到北魏拓跋氏后裔的身份认同转变,唐代党项窦氏自居为西羌和扶风窦氏的双重身份认同,并分析产生这些身份认同的原因及影响。第二章主要讨论西夏番姓大族的权力构建,考察党项拓跋氏、窦氏与唐中央及夏州藩镇之间政治关系的演进,分析唐末五代宋初定难军节度使官爵制度之变迁及其政治内涵。第三章主要讨论西夏番姓大族的信仰与西夏政治之间的互动。最后对上述研究进行概括性总结,指出西夏番姓大族的身份认同与信仰始终与他们的政治权力演进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西
《西南彝志(选本彝汉对照)》的部分经典内容编辑而成,内容涉及彝族天文、历法、医药、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西南彝志(选本彝汉对照)》采用五言诗体、彝汉对照的形式,介绍西南地区彝族历史,描述彝族及其周边部落古代社会面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源流。
《地缘与族群:辽代以前蒙古草原与东北地区族群发展与互动研究》的主题是“辽代以前蒙古草原与东北地区族群关系研究”。在学界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这样的题目,但是相关的研究成果却并不算少。特别是在民族史研究框架下有关蒙古草原族群与东北地区族群间的政治、军事关系的研究不少,例如慕容鲜卑与夫余、高句丽关系研究,突厥与靺鞨、渤系研究,契丹与渤系研究,等等。与以往研究相比,《地缘与族群:辽代以前蒙古草原与东北地区族群发展与互动研究》除了做一个整体的考察以外,所关注的重点与以往也有所不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两大相互毗邻、又有着迥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之间,各历史族群在起源上有何种联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彼此相异的文化面貌,各族群问互动发展背后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等等,并尝试探索蒙古草原与
《藏学论文及忆文选编/涉藏反分裂斗争实践的理论思考研究丛书》汇集了王贵先生几十年在藏工作的忆文及研究文章,全书分为以下部分:进藏之前的革命历程、和平解放西藏及在藏工作、人物回忆与评述、藏语文学习与研究等,收录作者在不同时期写就的各类文章,如《回忆在西藏站稳脚跟的艰辛岁月》《百万农奴翻身全靠党》《怀念王其梅首长》《西藏人民的次抗英战争》等。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卷四)》稿包含贵州水族文化史、贵州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史、贵州白族建筑文化史、贵州瑶族舞蹈文化史、贵州壮族歌谣文化史、贵州畲族民俗文化史、贵州毛南族猴鼓舞文化史、贵州满足石雕艺术文化史、贵州羌族服饰建筑文化史。《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卷四)》各部分文化史由不同作者完成,各部分均从民族族源、文化演变、文化现象解析、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几方面入手,资料详实,在展示各民族文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