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民族地理》为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以历史时代为经,以历史时期中国疆域内的民族空间为纬,全方位立体性地探索了中国历史时期与民族起源、分布及发展有关的地理要素,民族分布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规律,其中包括民族起源地及其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区与历史格局的形成与演变、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及迁徙运动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上述重点问题的探索是结合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历史地图展开的,在直观性和可读性、准确性方面有其填补空白的重要价值。
室韦是南北朝至辽金时期见于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属东胡系鲜卑后裔,与古代蒙古族有一脉相传的历史关系,在北方民族史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书利用文献史料和新的考古资料,借鉴中外学者研究成果,对室韦的族名、族源、部落变迁、地域分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其考古学文化做了系统论述,是一部全面研究室韦历史的学术著作。
《契丹资料辑录》主要辑录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以及五代初期约五百多年契丹的史料。收录时间,上起自契丹之名始见于《三国史记》记载的378年(东晋太元三年、高句丽小兽林王八年),下讫于907年(唐天祐四年、后梁开平元年)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称汗建国。
《奁史》,100卷补1卷,清初王初桐(王丕烈) 辑,囊括了古代妇女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可称为一 部古代妇女生活的百科全书。 王初桐在荟萃诸子百家之书的基础上,编选出与 妇女有关的资料集。上起远古,下至清初,大到典章 制度,小到一名一物,微言懿行,凡能反映古代妇女 的肢体皮发、音容笑貌、钗环服饰、针线女红、诗文 艺术、内亲外戚、婚嫁匹配、生养死葬等有关妇女本 身和涉及妇女生活的事物,几乎包罗无遗,可称得上 是一部古代妇女生活的百科全书。
《冰湖腾鱼》为中国冰雪文化遗产经典读本。自然地理摄影师边缘2006年10月在中国吉林省拍鸟途中意外获知查干湖采用蒙古族古老的冬季捕鱼方式。十年期间用相机记录冰天雪里地里故事。画册以图文画册的形式,记录了中国蒙古族冬季捕鱼的劳作方式和渔猎文化,图片按照捕鱼的流程进行编辑排列,描述蒙古族渔猎的文化背景以及民间习俗。边缘著,撰文曹保明,摄影边缘,本画册获《美国国家地理》授权,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作者边缘,从事新闻编采20多年,历任报纸总编辑部编辑记者,航空杂志总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先后荣获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中国国家林业局森林文化奖、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奖。作为行走世界的中国著名自然地理摄影师,对图片和文章有着独到的见解。近年来编辑出版自然
本书所收 苗图 德国藏本分别是柏林民族学博物馆藏本(柏林本)、哥达研究图书馆藏本《名人精写苗蛮图》(哥达本)、莱比锡格拉西民族学博物馆《贵州图册》(莱比锡甲本)、莱比锡格拉西民族学博物馆卷轴画(莱比锡乙本)及莱比锡格拉西民族学博物馆散页(莱比锡丙本),捷克藏本则为布拉格纳普斯特克博物馆藏本(布拉格本)。
《云南民族通史》是目前*部系统研究云南民族古今历史的通史性著作,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内容上将涉及云南古今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关系、政治制度、物质文化、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宗教等诸多方面。
1.本书是*部记录新加坡华人历史的通史,起始年代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再往前追溯500年,记录新加坡华人社会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特点、成就和贡献。 2.本书的作者队伍整容庞大,编委会成员包括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孝胜、崔贵强,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黄坚立,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系教授杨茳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特聘教授陈志明和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讲座教授梁元生等,均为其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 3.本书的史料翔实,图片资料很多首次公开,价值不言而喻。 4.该书的体例和国内通史的写作的体例区别较大,分成各种专题,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经济、教育、艺术、宗教、出版等。
嫩科尔沁部历史是蒙古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蒙古民族史还是清史研究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从1593年 九部之战 到1693年献出麾下全部锡伯人,嫩科尔沁部同大清国(1635年前为爱新国)五朝四帝发生了诸多关系。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 清内秘书院 清内国史院 清内阁蒙古堂档 等满蒙文档案,将档案资料与史书记载结合互补,相互印证,对清前期嫩科尔沁部与清初五帝关系史进行专门研究,意在厘清清初蒙古族历史的发展演变轨迹,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论中华民族:从地域特点和长城的兴废看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修订第三版)》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学科资料从地域特点和长城兴废的角度探讨了中华各族内向发展、互补依存和逐渐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揭示了华夏-汉族-中华民族雏形-中华民族演进的阶段性和表现为 先多效应 的内在规律。书中资料翔实,行文简洁,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并配有丰富的相关图表,对关心中华民族历史由来和前途命运的读者具有参考价值。
这是国内*部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专著。这是白寿彝先生1984年提出的课题,2005年被列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6年完成,并通过*审查结项。该书通过细究古今各少数民族史学个案,综合探讨各时段、各区域少数民族的史学状况,分析少数民族史学的内容、特点、与中央王朝史学及其他民族史学关系等,将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先秦至南北朝(前3000 580)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初起的时期;第二阶段,唐宋辽夏金(581 1279)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全面展开的时期;第三阶段,元明清(1206 1911)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史学的兴盛时期;第四阶段,20世纪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全面开拓、充分发展的时期。全书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代少数民族史学发展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尤详于20世纪的中国
本稿系统的讲述云南各历史时期的民族源流和发展,*编重点讲 上古居民与部落 。分别讲述滇池区域的叟,南盘江下游西洋江上游的句町,洱海地区的昆明,澜沧江以西地区的哀牢,第二编讲述南诏建国,南诏与唐朝、吐蕃间的关系,南诏的经济政治;南诏灭亡后郑赵杨段高的更替,大理国时期对外经济关系。第三编讲述元明清时期王朝在云南的统治。作者注重云南地方史的研究,是立足当今,面向未来,造就建设云南的各种有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将云南民族史和云南地方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本稿含藏、蒙、土、裕固等多民族、多语种包括汉译的《格萨尔》,还有曲谱,为国内首次全面汇集各种版本的汇校整理。本稿为格萨尔史诗目前*齐全者,版本*者。 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主持编纂的国家 十三五 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三十册《格萨尔文库》,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标志我国《格萨尔》的整理和研究进入了更高阶段。该项目集搜集、整理、翻译、研究于一体,在科学梳理和划分的基础上,对多民族《格萨尔》史诗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整理与研究,具有填补空白和正本清源作用,为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品。 举世闻名的《格萨尔》,是中国古代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 活形态 英雄史诗。它不但在我国甘、青、川、滇、藏等藏族
本汇编尽量搜集现存1911年前的各种正史、别史、方志、档案、碑刻、游记及调查材料中有关15种民族的汉文、汉译资料,从先秦到清末,把分散于不同文献中的相关史料集中组合,标点分段,分类汇编,与相关民族无直接联系者尽量不用。其中将较大民族按源流分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大致分类,各类下又设细目。在每族史料起首,均对其民族特点作出简介,并在篇末单列 引录书目 ,注明所引史料各书的时代、作者及其版本,以利读者了解史料的相关状况及进一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