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群,新时代 四有 好老师的杰出代表,曾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2019年中宣部授予其 时代楷模 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躬耕教坛40余载,当校长30余年,在退休之际,陈立群婉拒东部学校百万年薪聘请,远赴贵州贫困县义务支教,让一所 垫底 的民族中学完美 逆袭 : 学校辍学人数从每年的100多人变成了现在的实况 净流入 ;高考本科以上录取的指标完成率已连续多年排名全州。 陈立群将奇迹发生的原因都写入新书《陈立群:我在苗乡当校长》,用朴实的语言和心中的大爱,首次全方位记录支教之间的工作和探索,记录为贫困地区学生、教师、社会层层立志的故事,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扶贫扶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本,并启发读者站在更高角度,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置于更长的时间维度
.
《中国植物学先驱胡先骕》为我社“教育薪火”书系之胡先骕卷。胡先骕是开辟中国生物学研究事业的中国现代植物学一人,也是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除亲自传授植物分类学、经济植物学等,还编写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教材。《中国植物学先驱胡先骕》回顾了胡先骕的学术及教育生涯总结其教育思想及教育成就,有较高出版价值。
《王阳明教育思想评述》基于阳明学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悉心梳理阳明教育思想的精髓。一章呈现阳明一生的学问、事功与讲学的基本概况;第二章提炼出阳明的教育目的论;第三章叙述阳明的教育主张;第四章概括阳明的德育思想;第五章梳理阳明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与其教育内容;第六章介绍阳明的社会教育与蒙学教育思想。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活动家和学者,他一生留下了上千万字的著作,对我国社会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一个贫寒之家的学子,凭着勤奋和才华,追随时代潮流前进,成为一名重要人物。自从卷入维新运动以后,他的经历,几乎就是中国社会各种改革和矛盾的聚光点。
《蔡元培评传》作者刘然通过对蔡元培先生一生事迹的描写,将一位“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对蔡元培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发起“护国救党运动”等事件进行了详细记述,《蔡元培评传》脉络清晰,文笔流畅自然,方便读者学习和阅读。
《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为我社“教育薪火”书系之布鲁纳卷。《布鲁纳的教学原则》清晰梳理了布鲁纳在认知发展学说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进而阐述其所蕴含的一系列教育理论,并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提出有借鉴意义的建议主张,适合教师及家长阅读。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大国,正在崛起的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与它打打交道,并在与它日益深入的交往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假如下一代的中国人与美国人不能相互了解,世界的命运将不堪设想。吴家玮著的《玻璃天花板(美国大学首位华人校长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回忆录)》这本类似自传的书,或许能够帮助我国青年们对美国这个“当今世界的大国”减少一点陌生,加多一点熟悉,甚至增加他们为世界和谐作出贡献的愿望。
本书讲述了一位40后老教授跌宕起伏的一生。老教授生于解放前的湖南贫苦山区,一生历经国家发展的众多重要时期,始终保持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经过个人的不懈努力,从一个山区的放牛娃成为大学的知名教授。
陶行知是一位的教育家、思想家,生于晚清,卒于民国。书中从其病逝和身后哀荣写起,详细记述了其致力教育事业的一生。原是一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陶行知,在时代的疾风险浪中,未能坚持住本来的立场,先是被动后又主动地与他的同乡同庚同学的胡适反向而行。探究其道路的选择,不仅可以了解作为个案的思想与性格因素,还可以明了使其转变的社会因素,从而为那一代同样作此选择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共性提供参照。
《李达年谱》与以往所著各种李达年表、年谱和传记不同,表现为生平事迹与论著思想兼顾,更着重于记述李达的论著和思想。就内容上而言,则是突出搜集其论著,用心阐述其思想,叙述和介绍繁简结合,即对于以往李达年表、年谱和传记中反复讨论过的著作如《 解说》和《 解说》等,择其要而加以阐述;而对于李达研究中通常被忽视的重要著作如《社会进化史》和《货币学概论》等则详细论述。应该说,这是一部比较有特色的年谱,它的出版,将有助于人们在对李达本人特别是对其思想和理论贡献的了解和研究。
《人民教育家车向忱》以时间为序,向读者呈现出车向忱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从少年时的忧国忧民、立志改造社会,到办平民教育、反对日本侵略,再到办抗大式学校、建设民主昌盛新东北,作者徐徐道来,真实再现车向忱先生的教育生涯。
章学诚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也是一位具有浓郁社会关怀意识的教育家,《章学诚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以他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为中心而展开。首先介绍了章学诚的生平及交游,然后探讨了他的教育史论思想及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六经皆史”、“言公”、“道器合一”、“教与学”、“师”、“性情和识趣”等),接着叙述了他的蒙学、科举及书院教育思想,后面的三章分别从他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为人处世及社会教育思想等方面展开研究。
《别有中华:张伯苓七十寿诞纪念文集/南开大学校史丛书》中汇集了十三位作者的十二篇文章。这十三位作者,除胡适外,均为当时美国的研究东亚和中国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外交、历史、法律、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学者,如曾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北京协和医学院代理校长顾临、曾于清华大学任教的霍尔康柏以及中国湖南湘雅医学院的创始人胡美等人。 文集通过论述张伯苓这一杰出中国人物及其所处时代各领域的变化,以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面貌。书中介绍了教育家张伯苓及其所创办的南开系列学校的成绩,颂扬了张伯苓的人格及南开教育事业的国际声誉与深远意义,同时,综述了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演进、经济转变、哲学更替、医学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近世师表孙家鼐》为“教育薪火”书系之孙家鼐卷。他是晚清状元,光绪帝师,也是清朝及中国历史上后一个获得谥号“文正”殊荣的人,是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者。《近世师表孙家鼐》以历史人物传记的笔法叙述了他求学、讲学、任帝师及官宦生涯,他对中国近代教育所做的诸多努力及贡献。
《别有中华:张伯苓七十寿诞纪念文集/南开大学校史丛书》中汇集了十三位作者的十二篇文章。这十三位作者,除胡适外,均为当时美国的研究东亚和中国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外交、历史、法律、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学者,如曾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北京协和医学院代理校长顾临、曾于清华大学任教的霍尔康柏以及中国湖南湘雅医学院的创始人胡美等人。 文集通过论述张伯苓这一杰出中国人物及其所处时代各领域的变化,以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面貌。书中介绍了教育家张伯苓及其所创办的南开系列学校的成绩,颂扬了张伯苓的人格及南开教育事业的国际声誉与深远意义,同时,综述了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演进、经济转变、哲学更替、医学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