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国家社会党(后改名 民主社会党 )的领袖。本书系国内部详细记述张君劢生平和思想发展史的编年体著作。全书采用资料性、学术性和传记性相统一的编撰原则,以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大量使用档案资料和日记资料,并充分汲取近年来的新研究成果,还原和再现张君劢丰富多彩、命运多舛的一生。许多史料是近年来从中国台湾、香港,以及美国新发现的,笔者经过研究考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澄清了过去一些出版物中关于张君劢生平研究的失实记载。
夏目漱石在日本被誉为 和汉洋 三才兼备的 国民大作家 ,国内对夏目漱石的普遍认知,还多停留在其作为 小说家 的存在,鲜见对夏目漱石汉诗文的关注和研究。本著以《漱石全集》之《汉诗文》卷为底本,对目前所知的夏目漱石所有汉诗文作品进行整理和注释,包括夏目漱石汉诗216首(含8首未定稿)、汉文6篇。另外,为更加直观、全面、系统地了解夏目漱石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创作历程,本著对夏目漱石的年谱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江南桐城人,清代文学家。桐城派是清代以下 重要的古文流派,影响巨大,方苞与姚鼐、刘大櫆并称,是桐城派 重要的作家。方苞为学以程、朱为宗,提倡古文“义法”,追求道文并重。文风简严精实,古文写得雅洁自然,富有感染力。方苞的成就不 于古文创作,其作为官员、学者、选家,事迹亦多,只是为文学声名所掩盖,受到关注相对有限。现在这部《方苞年谱》,即力求通过充分的文献调查与考证,全方位、多面向地呈现方苞立体的历史形象,为读者了解方苞生平、所处时代、桐城源流提供一份扎实可读的材料。
孙衣言(1815—1894),字绍闻,号琴西,晚号遁披,斋名逊学,浙江瑞安人。清代官员、学者、藏书家。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光绪间官至太仆寺卿,寻以疾乞归。生平努力搜辑乡邦文献,刻《永嘉丛书》,筑玉海楼以藏书。著有《瓯海轶闻》《永嘉古文词略》《永嘉内外集》《逊学斋诗文钞》等。子孙诒让,购书益富。后其藏书大部分归于浙江大学图书馆。玉海楼至今保存完好,现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郭沫若书“玉海楼”匾及楹联。本书以丰富的材料对《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进行增补,将为研究孙氏父子提供极为重要的资料。同时,从年谱中还可以了解到晚清振兴永嘉学派的基本过程和温州的优良文化传统,对促进温州学的创建也将大有裨益。
文廷式是我国近代 爱国诗人、词家、学者,积 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本书通过对文廷式一生之行旅做出了翔实可信的描述,展示了文廷式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为晚清历史、文学等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本书为“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之一种。殷夫(1910 -1931),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 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主要作品有《孩儿塔》《殷夫选集》《殷夫集》《别了,哥哥》《血字》《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同时,他还在《列宁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性文章。本书以谱牒学为学术方法,详细记载了殷夫生平之事。
文廷式是我国近代 爱国诗人、词家、学者,积 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本书通过对文廷式一生之行旅做出了翔实可信的描述,展示了文廷式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为晚清历史、文学等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她的一生对中国政治发挥过特殊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其一生经历了整个中国的二十世纪,让她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不可避免的历史人物。在两岸历史与政治关系的研究领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