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手绘图谱植物卷》《诗经手绘图谱动物卷》两册,以冈元凤纂辑《毛诗品物图考》所出先后顺序为序,分草、木、虫、鱼、鸟、兽卷,每卷所列物种以《诗经》篇目先后为序,加以常识性注解,并对原诗稍作简析,同时对照收录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所绘制相关物种图片,对比铺陈,凡四百余幅图片,方便读者一一对应,格物致知。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立足于典籍探讨中医药文化,对古代医籍的特点、编纂、传播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概述,重点探讨了书目、类书、丛书与中医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内容不仅涉及《医藏书目》《医籍考》等中医专科书目、《济生拔萃》《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皇汉医学丛书》等中医丛书,更将视线聚焦在此前中医界较少关注的综合性书目、类书、丛书,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发掘、整理、研究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医文化内容。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
《清香流动》是茶道美学家解致璋的经典代表作,全新典藏,作者亲自操刀修订,重新精选配图。 基于三十余年的习茶经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作者以简约雅致的笔触、全面清晰的脉络,谈论茶席的空间布置、茶具的选择与搭配、品茶的方法、泡茶的要素、饮茶的流变……数百幅高清彩图聚焦不同时空里的茶席光景,捕捉茶与美的瞬间,搭配诗词禅句,情景交融,令人悠然神往;书中不只分享与茶相关的实用知识,还从园林、器物、绘画、诗词、历史、禅宗等不同侧面,解读茶道日常之美,更多借由茶之艺术,探讨生活之美,回归宁静本心,培养观照自我、从容自在的人生态度,学习温柔敦厚的待客之道。在茶道意境中,重新发现东方美学,于茶味底蕴里,深入传统文化精髓。
这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是一个瑞典汉学家学习古琴的传奇经历和体会,其中不对古琴本身的描写,还有关于古琴对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关于古琴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关联。全书分为五章,章《另一个世界》记叙了作者在北京古琴研究会跟随古琴师王迪学习的经历,以及与许多古琴大师的交往;第二章《乐器》则从琴体、漆与断纹、古琴作坊、琴弦和调音、铭文、琴式等方面谈论古琴本身;第三章《远古及传说》是通过历史故事讲述古琴的文化传承;第四章《桃源梦》集中谈论古琴与古代文人的关系,最后一章是《琴谱和弹奏技巧》。作者从小学习欧洲古老的鲁特琴,在中国学习古琴时有幸遇到管平湖、査阜西、溥雪斋这样的大师,所以她的这部作品就有一种生动的感性,一种特别的味道,同时有着专业的根基。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古琴艺术著作。
深入24个茶寨,拜访数百个茶农,掌握手茶样及土壤的检测数据, 详解各茶寨的自然条件、民风民俗、茶叶品质,带你走入全景式普洱新世界。 本书作者根据天气与茶树的长势,驱车一万多公里,跑了云南24个寨子,拜访数百个茶农,实地考察了云南普洱茶主产地的风土人情、茶树品种和产量,并给出了24个寨子的茶评和内含物检测报告,对24个寨子的茶叶价格进行了汇总。这本书不仅为茶叶爱好者提供了普洱茶主产区24寨的基本情况和茶叶品质;还为专业茶人提供了关于茶的基本数据,为普洱茶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资料。是一本可读性强、内容丰富的茶书,值得所有茶爱好者、茶经营者、茶专业学者一读。
2019年,是我国传统生肖的猪年,猪在东西方的文化中皆有“福气”“运气”和“财富”等寓意。借此机会,我们精心选取了博物学绘画中反映猪及猪科成员体貌与习性特征的图片,并广采中外名家画笔下与猪有关的绘画名作,同时搜集童话、民间故事及文物等素材中风格各异的“猪”,力求从多个维度传递与猪有关的知识和文化,辑成这部丰富而别致的关于猪的文化简史。承继《锦鸡吉祥》与《灵犬旺年》的精美形式,以考究材质、精美装帧,寓知识与审美于日常生活,打造成兼具实用性与收藏性的艺术日历,以飨读者。
《孝亲敬老 我们一起来》全面展示嘉峪关孝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既有深度鲜活的新闻报道,也有感人至深的凡人善举,还有温情醇厚的家庭故事,亲切温暖,发人深省,给人启迪,为读者提供一片心灵休憩之地。
本书力求经典解析学术纯正、体例内容系统完备,通过创立独特的情境体验学习法,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沟通交流、观察思考、应变应对、仁爱爱人、坚定坚持、尊老敬贤、自信谦恭、独立自理的能力和传统美德,成为具备良好德行的社会英才。
《术与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性特征》主要分析了《易》中关于“阴阳”文化的释义和存在,同时将阴性文化单独列出加以讨论,从古代文献如《六经》《春秋》《洪范》等篇目中分析阴性文化的现实阐述,将人性、文化等用阴性文化加以阐释,诠释了阴性文化的内在含义。
《壶韵茶香》是一本关于紫砂茶壶和茶文化的充满专业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图书。 全书共分八章。章从紫砂的定义开始,介绍紫砂矿料的形成、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第二章主要介绍紫砂壶的历史沿革与制作工艺。第三章介绍紫砂壶的造型艺术、装饰技法、印章与款式、十大经典器型等。第四章介绍了当代的紫砂壶制作名家。第五章介绍了茶的起源与发展、茶的分类、中国名茶等。第六章详细介绍了绿茶、红茶、青茶等各类茶的紫砂壶泡法。重点分析了茶水比例、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对各类茶茶叶中呈香、呈味物质的溶出量以及比例关系的综合影响。第七章介绍了紫砂壶泡茶的安全性。第八章介绍了保养紫砂壶的方法。图文并茂,内容翔实。
《中华吉祥文化丛书》是从多角度系统阐述我国吉祥文化的著述,相关研究专家花费近十年心血,是泰山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也是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研究的力作。本套丛书分为民间艺术卷、民间信仰卷、人生仪礼卷、饮食卷、服饰卷、商贸卷、文字卷、语言卷、动物卷九卷,互为体系,又各自成篇。各卷著述选取了大量吉祥文化事象,进行系统详细分析与阐述,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为了增加可读性,本丛书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叙述,用各种故事传说渲染,并配以精选的插图,图文并茂。既适合研究者阅读,也适合大众读者欣赏。
学者李欧梵选取了心目中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英雄本色、政教道统、江河岁月、饮食男女、魑魅魍魉、魂兮归来,结合经典文本进行个体剖析,从中外比较、古今汇通的角度阐释中国文化传统是什么。同时,作者所提出的这六个面向又构成一个完整而多元的文化光谱,它们相互映照,富有乐感,读来甚有趣味。
《老梁看象》是梁宏达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象棋世界》节目“老梁看象”栏目的内容精选,现结集成册。该栏目由梁宏达主讲,全部栏目共10集,包括对盲棋、彩棋、象棋大师、旧时代上海棋坛等内容的讲述。本书图文并茂,图片中有大量古棋谱的演示图。通过阅读本书,广大象棋爱好者和普通读者可以对中国象棋和中国棋坛有一个初步了解,从而达到普及弘扬这项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目的。
学者李欧梵选取了心目中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英雄本色、政教道统、江河岁月、饮食男女、魑魅魍魉、魂兮归来,结合经典文本进行个体剖析,从中外比较、古今汇通的角度阐释中国文化传统是什么。同时,作者所提出的这六个面向又构成一个完整而多元的文化光谱,它们相互映照,富有乐感,读来甚有趣味。
时节、节气也。节气中的花花朵朵,一帧帧精美的画册。在恰当的时候赏恰当的花,记录美与自然的对话,是一种生活的情致与雅趣。《二十四节气 花园》是一本好看且实用的书,诉说着节气中的花朵,它们在文字中发芽,在节气中开放。作者通过花事与节气的契合点,给节气以生动的色彩、气息和味道,给花事以感人的情怀、寄托和向往,给传统文化以活色生香、可感可知的平台和载体,诗词、传说、民俗,均有涉猎。
爱国华侨、企业家、教育家陈嘉庚家族的优良家风概况和家训内容资料。书稿从陈氏家风源流、家风家训内涵、家风传承三方面,展现在陈嘉庚先生言传身教中形成的家风家训。陈嘉庚的家风家训具有鲜明的特点: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鼓励“诗书传家”,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吸纳了西方科学,鼓励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现代文明。陈嘉庚坚守传统文化,教育子女后辈爱国报国;接纳先进科学,促成子女后辈立业成材,其精神值得今人学习借鉴。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明珠,不仅其中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还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时至,唐诗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根脉,融入了国人的日常生活。 《唐诗之美日历》(2017珍藏版)随四季流转选取相关唐诗,并选配涵义相近的中国历代绘画。入选的诗作,每一篇都酌加评注,疑难字词作了解释。读者可以在读诗赏画中,具体而微地体会唐诗之美。 《唐诗之美日历》(2017珍藏版)有阴阳日历备查,又有唐诗、古画可以鉴赏、学习,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收藏价值于一身,可以自用,也是上佳的节日礼品。
《碧山13:建筑师在乡村》是“碧山”系列3辑。近年来,中国自上而下驱动了新一轮乡建,大批职业建筑师离开喧嚣的城市,来到农村从事乡土建筑的营造,并随着乡村振兴成为一个社会话题。本书即以建筑为媒介,展示了外诸多建筑师在中国乡村进行的多项实践活动,并从建筑师、学者、评论家、媒体人等不同的视角,重点讨论了建筑师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在深入乡村建设中进行的思考与反思等。本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语言流畅,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乡村建设的建筑师和建设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